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5429发布日期:2020-08-05 00:3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隧洞施工具有工作面狭窄、劳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大等特点。在对隧洞的伸缩缝进行注浆或修补时,由于隧洞的直径较大,因此往往会借助工作平台进行施工。

授权公告号为cn102704952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式隧洞灌浆台车,包括架体、工作平台以及行走组件,工作平台水平设置在架体的顶部且行走组件设置在架体的底部。

上述方案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工作平台在隧洞内部进行施工,但工作平台在架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且隧洞内壁为弧形,由于工作平台不能进行升降,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需要不断的改变姿势,长时间的工作会加重疲惫感,因此对隧洞顶部进行施工时会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具有工作平台可以进行升降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隧洞顶部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底部的行走组件,架体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来对工作平台进行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隧洞的内壁为弧形,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控制升降机构对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及时进行调整,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在调整过程中,在工作平台上方的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可以自行改变至比较舒服的姿势,或可以始终保持站立、蹲坐,方便施工的同时会降低因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疲惫感,因此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具有工作平台可以进行升降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隧洞顶部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滑动组件,每个滑动组件均包括两个等长且中间位置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同一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和固定板的顶部且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板的顶部和工作平台的底部,两个滑动组件均连接在驱动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均是一端为铰接端且另一端为滑动端,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的滑动端在滑动过程中,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驱动组件在带动滑动组件中两个连接杆的开合角度改变的同时,固定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间距也在进行改变,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及时对工作平台所处的位置高度进行改变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隧洞顶部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滑动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板,同一滑动组件中的两个限位板分别水平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下方和固定板的上方,两个限位板的表面均水平开设有导向槽,同一滑动组件的两个连接杆中的滑动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转动杆,每个转动杆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辊轮且每个限位辊轮均与对应的导向槽配合,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驱动块、丝杆、驱动电机以及蜗轮蜗杆减速器,不同滑动组件中靠近固定板的两个转动杆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轴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转动杆与连接轴的轴线共线,驱动块固定在连接轴中间位置的外侧且驱动块的内部穿设有丝杆,丝杆与驱动块螺纹连接且丝杆与连接轴的轴线相互垂直,丝杆与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且蜗轮蜗杆减速器与驱动电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会改变驱动块在丝杆上的相对位置,驱动块位置的改变会带动连接轴以及两个转动杆的位置随着一起变化,由于限位辊轮转动连接在转动杆的外侧,因此转动杆在随着驱动块进行运动的同时,限位辊轮在导向槽内部是会随着进行滚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同时可以使得限位辊轮在导向槽内的运动更加平稳,驱动组件带动滑动组件中两个连接杆的滑动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同一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也会随着变化,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角度在变化的同时固定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间距也会改变,进而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对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及时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滑动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板,同一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上表面,滑动组件中的两个限位板与对应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限位辊轮为工字轮且中间位置设置在对应导向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组件中的两个限位板与对应的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且限位辊轮的中间位置设置在对应导向槽的内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限位辊轮进行安装或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限位板的两端在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沉头孔,沉头孔与对应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六角螺栓螺纹连接在沉头孔与对应的安装孔的内部,因此连接板与对应限位板两者为螺栓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同时也方便对限位辊轮进行更换,沉头孔的设置可以避免内六角螺栓与其他部位发生干涉,内六角螺栓优点在于便于紧固、拆卸且不易滑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和灭火设备,支撑组件对灭火设备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可以对灭火设备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隧洞施工时内部光线较差,若施工人员用电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施工人员可以迅速找到体积较大的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进而可以在相应位置找到灭火设备并且对现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两个u形挡杆以及两个直挡杆,支撑板水平设置且可拆卸连接在架体的底部,两个u形挡杆分别固定在支撑板的两端且两个u形挡杆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直挡杆连接在一起,两个直挡杆的轴线所在位置高度高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灭火设备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且处在两个u形挡杆以及两个直挡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可以对处在其上方的灭火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两个u形挡杆以及两个直挡杆可以对灭火设备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防止施工人员在推动架体使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进行移动时灭火设备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在与隧洞走向垂直的两侧设置有护栏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工作平台的上方施工时可以手持护栏结构,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可靠,又因为护栏结构设置在工作平台在与隧洞走向垂直的两侧,因此护栏结构不会影响到施工人员对隧洞内顶部之外的位置进行施工,从而使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的结构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由于隧洞的内壁为弧形,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控制升降机构对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及时进行调整,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在调整过程中,在工作平台上方的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可以自行改变至比较舒服的姿势,或可以始终保持站立、蹲坐,方便施工的同时会降低因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疲惫感,因此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具有工作平台可以进行升降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隧洞顶部进行施工的效果;

2.驱动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会改变驱动块在丝杆上的相对位置,驱动块位置的改变会带动连接轴以及两个转动杆的位置随着一起变化,由于限位辊轮转动连接在转动杆的外侧,因此转动杆在随着驱动块进行运动的同时,限位辊轮在导向槽内部是会随着进行滚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同时可以使得限位辊轮在导向槽内的运动更加平稳,驱动组件带动滑动组件中两个连接杆的滑动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同一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开合角度也会随着变化,滑动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角度在变化的同时固定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间距也会改变,进而工作人员在对隧洞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对工作平台的位置高度及时进行调整;

3.支撑板可以对处在其上方的灭火设备起到支撑作用,两个u形挡杆以及两个直挡杆可以对灭火设备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防止施工人员在推动架体使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进行移动时灭火设备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板、升降机构以及工作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同一滑动组件中两个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组件和灭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行走组件;3、固定板;4、工作平台;5、护栏结构;6、升降机构;61、滑动组件;611、连接板;6111、安装孔;612、限位板;6121、导向槽;6122、沉头孔;613、内六角螺栓;614、连接杆;615、转动杆;616、限位辊轮;62、驱动组件;621、连接轴;622、驱动块;623、丝杆;624、驱动电机;625、蜗轮蜗杆减速器;7、支撑组件;71、支撑板;72、u形挡杆;73、直挡杆;8、灭火设备;9、隧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4,设置在隧洞9的内部,包括架体1、行走组件2、固定板3、工作平台4以及升降机构6,行走组件2安装在架体1的底部,固定板3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架体1的顶部,工作平台4水平设置在固定板3的正上方且升降机构6设置在固定板3与工作平台4之间。工作平台4在与隧洞9走向垂直的两侧设置有护栏结构5。

参照图2和图3,升降机构6包括驱动组件62和两个滑动组件61,每个滑动组件61均包括两个等长且中间位置铰接在一起的连接杆614、两个限位板612以及两个连接板611。同一滑动组件61中的两个连接杆614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工作平台4的底部和固定板3的顶部且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板3的顶部和工作平台4的底部。同一滑动组件61中的两个连接板611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4的下表面与固定板3的上表面,两个限位板612分别设置在靠近工作平台4的连接板611的下表面和靠近固定板3的连接板611的上表面,两个连接板611和两个限位板612均水平设置,且两个限位板612的表面均水平开设有导向槽6121。结合图4,每个连接板6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安装孔6111,限位板612的两端在与安装孔6111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沉头孔6122,沉头孔6122与对应安装孔6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栓613。结合图5,同一滑动组件61的两个连接杆614中的滑动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转动杆615,每个转动杆615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辊轮616,限位辊轮616为工字轮且与对应的导向槽6121配合。驱动组件62包括连接轴621、驱动块622、丝杆623、驱动电机624以及蜗轮蜗杆减速器625,不同滑动组件61中靠近固定板3的两个转动杆615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轴621连接在一起且两个转动杆615与连接轴621的轴线共线,驱动块622固定在连接轴621中间位置的外侧且驱动块622的内部穿设有丝杆623,丝杆623与驱动块622螺纹连接且丝杆623与连接轴621的轴线相互垂直,丝杆623与蜗轮蜗杆减速器625连接且蜗轮蜗杆减速器625与驱动电机624连接。

驱动电机624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625带动丝杆623转动,丝杆623的转动会改变驱动块622在丝杆623上的相对位置,驱动块622位置的改变会带动连接轴621以及两个转动杆615的位置随着一起变化,由于限位辊轮616转动连接在转动杆615的外侧,因此转动杆615在随着驱动块622进行运动的同时,限位辊轮616在导向槽6121内部是会随着进行滚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同时可以使得限位辊轮616在导向槽6121内的运动更加平稳。驱动组件62带动滑动组件61中两个连接杆614的滑动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同一滑动组件61中的两个连接杆614之间的开合角度也会随着变化,滑动组件61中的两个连接杆614之间的角度在变化的同时固定板3与工作平台4之间的间距也会改变,进而可以改变工作平台4的位置高度。由于隧洞9的内壁为弧形,工作人员在对隧洞9内顶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时,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平台4的位置高度自行将施工时的姿势调整至比较舒服的状态,或可以始终保持站立、蹲坐,从而降低因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疲惫感,因此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4具有工作平台4可以进行升降进而方便施工人员对隧洞9顶部进行施工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6,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7和灭火设备8,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板71、两个u形挡杆72以及两个直挡杆73,支撑板71水平设置且可拆卸连接在架体1的底部,两个u形挡杆72分别固定在支撑板71的两端且两个u形挡杆72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直挡杆73连接在一起,两个直挡杆73的轴线所在位置高度高于支撑板71的上表面。灭火设备8设置在支撑板71的上表面且处在两个u形挡杆72以及两个直挡杆73之间。

支撑板71可以对处在其上方的灭火设备8起到支撑作用,两个u形挡杆72以及两个直挡杆73可以对灭火设备8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防止施工人员在推动架体1使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4进行移动时灭火设备8掉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