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171发布日期:2020-07-17 15:55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为了方便给排水专业走管,一般是将地下车库的集水井靠外墙设置(如图3所示),但是传统的局部靠外墙设置的集水井的基坑底10较深(如图4所示,9为传统的集水井、10为传统的基坑底、11为传统的基坑维护区域、12为传统的地下室外墙),传统的基坑底10与传统的集水井8的底部平齐,这使得传统的基坑维护区域11的面积很大,外墙维护深度加深,造成了工程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坑底(5)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的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工程的经济性。集水井(1)在离地下室外墙(2)800mm以外设置是为了避开基础承台。

优选的,所述集水井排水管(3)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预埋的深度大于50mm。

优选的,所述集水井(1)的四周均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的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实用新型中基坑底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适用于集水井必须设置在外墙外的场景;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传统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传统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的剖视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为集水井、2为地下室外墙、3为集水井排水管、4为转接器、5为基坑底、6为基坑维护区域、7为建筑面层、8为排水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结构详见附图1-2所示: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实用新型中基坑底5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的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工程的经济性。集水井在离地下室外墙800mm以外设置是为了避开基础承台。

若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的集水井井深均为h,本实用新型中基坑底5的深度为h,则传统的基坑底10的深度为h-h,基坑维护区域6的面积大大减少。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排水管3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预埋的深度大于50mm。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1的四周均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相对于传统的集水井靠墙设置中的基坑底与集水井齐平,本实用新型中基坑底的深度只需满足地下室整层设计的标高基数即可,使得基坑维护区域的面积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

(2)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的问题;

(3)适用于集水井必须设置在外墙外的场景;

(4)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5)易于加工与装配,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且所述集水井(1)与地下室外墙(2)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1)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3)预埋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4)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2)上的排水立管(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排水管(3)在建筑面层(7)的下方预埋的深度大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的四周均不靠地下室外墙(2)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不靠墙设置的车库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不靠地下室外墙设置,且所述集水井与地下室外墙的距离L不小于800mm;与集水井连通的集水井排水管预埋在建筑面层的下方,且通过转接器与垂直敷设在地下室外墙上的排水立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集水井靠车库外墙设置而引起的维护深度加深,有效减少了地下工程维护的工量,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来;赵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