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3945发布日期:2020-07-14 16:4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厂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洁净厂房是为了适应实验研究与产品加工的精密化、微型化、高纯度、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而诞生的一种新型产房要求。洁净厂房主要运用于微电子、生物制药、手术治疗、精密仪器制造等精密且高精密质量要求领域,因此,洁净厂房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73768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混凝土地板,彩钢板隔墙,防水密封胶,圆弧隔板,防水槽铝,通过在防水槽铝中增加倒梯形凹槽、防水隔层、安装卡块等设计,提高防水渗透效果,从而避免热胀冷缩等情况导致防水结构变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彩钢板隔墙安装至防水槽铝的过程中,倒梯形凹槽的凸出部分容易与彩钢板隔墙碰撞而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可能会造成防水效果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能提升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依然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包括地板,所述地板上垂直设置有隔墙,所述地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隔墙一侧嵌入的安装槽,所述隔墙靠近所述地板的一侧的上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固定条的固定槽,所述隔墙靠近所述地板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条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防水条,所述第一防水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防水条的第一防水槽。

安装时,隔墙嵌入安装槽后,固定条嵌入在固定槽中,第一防水条嵌入在第一防水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在安装时较为便捷,同时提高了隔墙安装在地板上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第一防水条通过隔板自重压力下抵紧在第一防水槽中,保障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条的平整面设置在所述隔墙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防水槽的槽底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防水条贴合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条能较好地贴合在第一防水槽内,使得隔墙一侧的水不容易通过防水槽而到达隔墙的另一侧,保障了结构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墙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防水条,两条所述第二防水条分别位于所述隔墙的两侧,所述隔墙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防水条的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二防水槽靠近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防水条部分凸出在所述第二防水槽外。

第二防水条与第二防水槽相配合,进而堵住隔墙与地板间的缝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结构的整体防水效果,使得水更难从隔墙的一侧进入到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板上且沿隔墙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防水条填充在所述隔墙与所述地板的缝隙中的填充件。

填充件能将第二防水条抵紧在地板与隔墙形成的缝隙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条能提供更加良好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整个结构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件包括填充条、两块固定板和倾斜板,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倾斜板的两侧,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夹角为直角,所述填充条设置在倾斜板面向所述隔墙与所述地板形成的缝隙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水条上开设有供所述填充条嵌入的填充槽。

填充条使得第二防水条的体积变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条以形变的方式抵紧了隔墙与地板形成的缝隙,从而提高了第二防水条对隔板与地面间的缝隙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了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条和所述填充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填充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填充条的横截面积,所述填充槽的两端边沿沿径向向圆心延伸形成形变部。

填充条填充进填充槽时,形变部将变形,从而将倾斜板、地板与隔墙之间的间隙填充完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防水条的密封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使水更难通过隔墙与地板间的缝隙,从而提升了整个结构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所述隔墙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固定在所述地板或所述隔墙上。

固定螺栓将填充件固定在地板与隔墙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结构安装简单的同时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且使得填充条始终保持嵌设在填充槽内的状态,进而保障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墙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注胶槽,所述注胶槽远离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防水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注胶槽中设置有防水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板和隔板间的第一防水条与隔板和隔板间的第二防水条形成的间隙得到了填充,从而保障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得到以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技术效果:

1.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不易因外界碰撞或安装时的不注意而导致整体的防水性能得到下降,且安装时较为便捷;

2.通过第一防水条与第一防水槽,第二防水槽与第二防水槽之间的配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保障了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地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隔墙隐藏了第二防水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填充件和第二防水条的剖面爆炸示意图,用于展示填充件与第二防水条的配合关系。

附图标记:100、地板;110、安装槽;120、固定槽;130、第一防水槽;200、隔墙;210、第一防水条;220、第二防水槽;230、第二防水条;231、填充槽;232、形变部;233、半圆部;234、三角部;240、注胶槽;250、固定条;300、填充件;310、填充条;320、固定板;330、倾斜板;340、固定孔;35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洁净厂房的防水结构,包括地板100,地板100上垂直设置有隔墙200,地板100上开设有供隔墙200一侧嵌入的安装槽110,隔墙200靠近底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条250,安装槽110的槽底开设有供固定条250嵌入的固定槽120,隔墙200靠近的地板100的一侧且分别位于固定条250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防水条210,安装槽110槽底开设有供第一防水条210嵌入的第一防水槽130。

参照图2、图3,第一防水条2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第一防水条210的平整面粘接在隔墙200的一侧上,第一防水槽130的槽底开设为与第一防水条210相贴合的弧形面,第一防水条210的体积大于第一防水槽130,在安装隔墙200时会受到挤压而形变,从而将第一防水槽130塞满而提供密封性,防止水分的进入。

参照图1、图3,隔墙200的长度方向上粘接有两条第二防水条230且分别位于隔墙200的两侧,隔墙200在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供第二防水条230嵌入的第二防水槽220,第二防水槽220靠近固定条250的一侧与地板100的上表面平齐,第二防水条230包括半圆部233和三角部234,半圆部233嵌设在第二防水槽220内,三角部234露出在第二防水槽220外。

参照图1,图4,地板100上螺栓固定有将第二防水条230的三角部234填充在隔墙200与地板100形成的缝隙中的填充件300,填充件300包括填充条310、两块固定板320和倾斜板330,两块固定板320分别位于倾斜板330的两侧且两块固定板320的夹角为直角,固定板320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340,固定孔340沿隔墙200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固定孔340内设置有固定螺栓350,固定螺栓350穿过固定孔340将填充件300螺栓固定在隔墙200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上。填充条310焊接在倾斜板330面向隔墙200与地板100形成的缝隙的一侧上,第二防水条230的三角部234上开设有供填充条310嵌入的填充槽231,填充条310的体积大于填充槽231,填充条310与填充槽231的横截面都为半圆形,填充槽231的两端边沿沿径向向圆心延伸形成形变部232。

参照图3,隔墙200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注胶槽240,注胶槽240远离固定条250的一侧与第二防水条23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注胶槽240内通过注入防水胶而形成防水栓(图中未标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前先将第一防水条210的平整面涂上粘接剂,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丙纶防水粘接剂,将第一防水条210粘接在隔墙200的一侧上。

然后将隔墙200安装至安装槽110中,固定条250此时会嵌入固定槽120中,第一防水条210在隔墙200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将第一防水槽130与隔墙200之间的空隙完全塞满。

再将第二防水条230粘接在第二防水槽220内,将第二防水条230开设有填充槽231的一侧露在外端,另一侧涂上丙纶防水粘接剂后粘在第二防水槽220内,然后将填充件300上的填充条310嵌入第二防水条230的填充槽231内,将填充件300通过固定板320上的固定孔340利用螺栓固定在地板100与隔墙200形成的缝隙上。

安装完成后,在每两块隔墙200间的注胶槽240内注入防水胶,本实例中优选地采用纳米硅防水胶,从而形成防水栓(图中未标出),安装完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