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5782发布日期:2020-07-14 16:5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施工是指各种防水施工工艺,包括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卫生间防水、外墙防水、地铁防水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防水施工已然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防水施工的准备阶段中,施工员不仅要对防水材料进行精准的预算,还要对防水施工工具进行提前准备。在防水施工时,施工员常常需对卷材铺贴后的基面,进行赶压排气,将卷材下面多余浆料、空气排出,使卷材实现密封满粘的效果,以确保防水施工基面的干净、平整,以保障防水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目前施工人员在针对防水施工过程中的卷材赶压排气,采用的是人力通过平铲或其他硬物进行赶压排气,此种方法,一方面将浪费过多的施工人员体力,另一方面,根据施工人员的人为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和操作,容易因施工人员的熟练度不同,而造成赶压排气的工作效率也随之有所不同,极易存在赶压排气效率低或赶压排气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平铲或其他硬物进行赶压排气容易消耗施工人员过多的体力以及容易因不同的施工人员熟练度不同,而造成赶压排气效率低或赶压排气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包括用于对基面卷材进行赶压排气的压实组件、用于对压实组件进行动力传动的动力组件和用于将动力组件和压实组件进行连接的两个支撑杆;

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放置盒;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放置盒内部用于提供机械转动力的电机和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用于传递转动力的转轴;

所述压实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用于对基面卷材进行赶压排气的压力板、设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辊轴且辊轴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转轴接收转动力的通孔和铰接设置于压力板上通过缓冲组件与辊轴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和压力板弹性相连;

所述辊轴和支撑杆的交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支撑杆和辊轴相连接,所述转轴完全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杆的外部构成压力板工作的机械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置盒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对电机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窗。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上包裹有橡胶垫。

进一步,所述压力板的一端呈翘起状以减少与防水基面卷材接触点的阻力。

进一步,所述辊轴的内部至少开设有四个缓冲腔,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部与连接杆相连接的缓冲弹簧和开设于辊轴表面便于连接杆伸入或抽出缓冲腔的开口槽。

进一步,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杆两侧用于对连接杆提供支撑力以避免连接杆在感受到缓冲弹簧的弹力后出现随意晃动的滑杆和设置于缓冲腔内部两侧用于提供滑杆滑动空间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通过电机、转轴、压力板、辊轴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当施工人员需对防水施工基面卷材进行赶压排气时,电机可开始工作,通过转轴将传动力传递至辊轴,并再次通过连接杆将传动力传递至压力板,使得利用转动过程中的压力板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将卷材与基面之间残留的多余浆料、空气排出,相比较传统的利用人力使用平铲或其他硬物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本申请一方面大幅度减少了施工人员的体力输出,另一方面,利用本申请相对完善的机械联动机构以针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解决了因不同施工人员的熟练度不同,而造成赶压排气效率不同或赶压排气可能存在的不均匀现象。

2、该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通过缓冲弹簧、滑杆、滑槽和与压力板弹性连接的复位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以及连接杆和压力板之间的铰接设置,当压力板在进行卷材的赶压排气工作时,与连接杆铰接设置的压力板,当压力板与防水基面之间直接接触时,压力板可轻微的进行转动,并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复位弹簧,当感受到来自压力板转动的转动力后,可立即利用其弹性产生反作用力,促使压力板紧贴于基面的一侧,一方面增强了本装置对卷材的赶压排气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电机的继续工作,压力板必将随辊轴的转动而远离基面的一侧,此时复位弹簧则又可利用其反作用力驱使压力板调节至原先位置,再者将压力板活动设置,可避免压力板对防水基面的卷材造成损坏,进一步的,在压力板与基面相接触时,若施工人员操作不慎或其他外界因素所导致压力板过于压紧卷材时,缓冲弹簧可感受到来自连接杆的压力,并立即收缩,连接杆可因滑杆在滑槽内侧的滑动,而保证连接杆做向缓冲腔内部收缩的运动,以避免压力板对卷材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实组件和缓冲组件局部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实组件和缓冲组件局部侧视图。

图中:1、放置盒;2、动力组件;201、电机;202、转轴;3、支撑杆;4、把手;5、橡胶垫;6、压实组件;601、压力板;602、连接杆;603、辊轴;7、散热窗;8、缓冲组件;801、缓冲弹簧;802、滑杆;803、滑槽;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施工用卷材压实装置,包括用于对基面卷材进行赶压排气的压实组件6、用于对压实组件进行动力传动的动力组件2和用于将动力组件2和压实组件6进行连接的两个支撑杆3;

一个支撑杆3的一侧设置有放置盒1;

动力组件2包括设置于放置盒1内部用于提供机械转动力的电机201和设置于电机201输出端用于传递转动力的转轴202,电机201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进行电性连接,电机201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该电机201的型号可为60ktyz电机;

压实组件6包括至少四个用于对基面卷材进行赶压排气的压力板601、设置于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辊轴603且辊轴603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转轴202接收转动力的通孔和铰接设置于压力板601上通过缓冲组件8与辊轴603相连接的连接杆602,连接杆602的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9和压力板601弹性相连,当施工人员需对防水施工基面的卷材进行赶压排气时,可双手抓取支撑杆3的端部,此时电机201可开始工作,并通过转轴202,将传动力依次传递至辊轴603、连接杆602和压力板601,转动过程中的压力板601可实现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反复转动过程中的压力板可将卷材与基面之间残留的空气、浆料排出卷材的底端,以实现卷材与基面密封满粘的效果,以确保防水施工基面的干净、平整,在压力板601与卷材的接触过程中,若压力板601的端部与卷材接触时阻力过大,压力板601可因其与连接杆602的铰接设置进行轻微的转动,当压力板601进行轻微的转动时,复位弹簧9利用其弹性产生反作用力,驱使压力板601紧贴于卷材的一侧,以提高本装置对卷材的赶压排气效率,另一方面,当压力板601转动至远离卷材的一侧时,复位弹簧9的弹性又驱使压力板601转动至原来位置以便于压力板601再次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

辊轴603和支撑杆3的交接处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支撑杆3和辊轴603相连接,转轴202完全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另一个支撑杆3的外部构成压力板601工作的机械传动连接,转轴202贯穿插入辊轴603中部的通孔,在接收到来自电机201的转动力后开始旋转,并将此转动力传递至辊轴603,轴承在此处的设置,可满足转轴202传动辊轴603的目的,以便于辊轴603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盒1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对电机201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窗7,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此热量可通过散热窗7流通至放置盒1的外部,实现放置盒1内外的热量交换,以避免电机201长时间工作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3的顶端设置有把手4,且把手4上包裹有橡胶垫5,施工人员在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时,可手抓把手4部位,进行工作,此时橡胶垫5可增加施工人员手部和把手4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出现手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压力板601的一端呈翘起状以减少与防水基面卷材接触点的阻力,压力板601的一端呈翘起状(可参考说明书附图3或4),在压力板601转动对卷材进行赶压排气时,可避免压力板601的端部与卷材之间直接接触,而造成压力板601与卷材之间的阻力过大,对卷材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辊轴603的内部至少开设有四个缓冲腔,缓冲组件8包括设置于缓冲腔内部与连接杆602相连接的缓冲弹簧801和开设于辊轴603表面便于连接杆602伸入或抽出缓冲腔的开口槽,当施工人员因操作不慎或其他外界因素导致压力板601过于紧贴卷材而可能对卷材造成损坏时,连接杆602将压力板601与卷材之间的阻力传递至缓冲弹簧801,缓冲弹簧801开始收缩,使得连接杆602通过开口槽做向缓冲腔内部进行收缩,从而可避免压力板601对卷材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卷材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8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杆602两侧用于对连接杆602提供支撑力以避免连接杆602在感受到缓冲弹簧801的弹力后出现随意晃动的滑杆802和设置于缓冲腔内部两侧用于提供滑杆802滑动空间的滑槽803,在连接杆602的两侧设置有滑杆802,并在缓冲腔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提供滑杆802滑动空间的滑槽803,当连接杆602开始向缓冲腔收缩时,滑杆802可保证连接杆602可以稳定而又精准的在缓冲腔内部进行收缩,不会出现连接杆602在缓冲腔内部随意晃动的现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