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4476发布日期:2020-08-11 20:3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建筑的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



背景技术:

爬架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转接件用于爬架附墙支座与建筑外墙的连接,现有技术中,由外飘窗等工程因素导致现有转接件无法直接固定附墙支座;且不同的工程因素中附墙支座所需的转接件长度都是不同的,往往采用非标件的方式解决当下的实际情况,一栋建筑可能需要多规格的非标转接件,由此造成转接件造价成本高,安装选取合适长度转接件的时间也长,安装费时费力。

为此亟待一种新的转接件,能适应不同工程因素的安装长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通过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的可伸缩实现本申请转接件的长度可调节,很好的解决了爬架附墙支座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与建筑外墙的连接难题,通过本申请转接件的使用,可以达到一种连接件适应不同的连接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所述可调节式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和斜杆,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和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可在第一伸缩件内伸缩,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开设有槽孔,所述斜杆与第一伸缩件或第二伸缩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为2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为对称设置的两条竖直边。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水平方向设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为2条以上,2条以上所述加固条设在两条竖直边的上端或/和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竖直边和横边,竖直边为2条,2条竖直边对称设置,横边为2条,2条横边以2条竖直边相同的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竖直边的一端与所述横边的一端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竖直边和横边,竖直边为2条,2条竖直边对称设置,横边为4条,每条竖直边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条横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件的结构与第一伸缩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件上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与第一伸缩件之间设有连接板和吊耳,所述连接板与第一伸缩件固定连接,所述吊耳与斜杆可转动连接,吊耳固定在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设在第二伸缩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的可伸缩实现本申请转接件的长度可调节,很好的解决了爬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与建筑外墙的连接难题,通过本申请转接件的使用,可以达到一种转接件适应不同的连接场合,即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非标转接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节式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仅含两条竖直边的可调节式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含一条横边的可调节式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含两条横边的可调节式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含加固条的可调节式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伸缩件,4.第二伸缩件,5.斜杆,6.加固条,7.竖直边,8.横边,9.连接板,10.吊耳,11.加强板,12.槽孔,1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爬架用可调节式转接件,所述可调节式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第一伸缩件3,第二伸缩件4和斜杆5,所述第一伸缩件3的一端和第二伸缩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4可在第一伸缩件3内伸缩,所述第一伸缩件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分别开设有槽孔12,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的槽孔12可以通过螺栓的固定实现附墙支座与墙体的连接,所述斜杆5的一端与第一伸缩件3或第二伸缩件4连接,斜杆5的另一端与墙体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为2个以上。连接孔13可以分上下两行排列,具体的连接可以通过螺栓固定,比较好的固定方式可以每侧壁上通过4根螺栓固定,以使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连接的稳定性更好。

第一伸缩件3有3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伸缩件3为对称设置的两条竖直边7。连接孔13设在竖直边7上,在所述第一伸缩件3的水平方向设加固条6,所述加固条6为2条以上,2条以上所述加固条6设在两条竖直边7的上端或/和下端。比如在两条竖直边7的上端和下端各固定2条加固条6,第一伸缩件3上的加固条6固定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远离第一连接件1的一端,还可以根据支撑强度适当加宽加厚加固条6。

第二种: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伸缩件3包括竖直边7和横边8,竖直边7为2条,2条竖直边7对称设置,横边8为2条,2条横边8以2条竖直边7相同的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竖直边7的一端与所述横边8的一端垂直连接。在这一实施方式下,也可以在无横边8连接的竖直边7另一端设置加固条6,以便增加第一伸缩件3的支撑强度。

第三种: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伸缩件3包括竖直边7和横边8,竖直边7为2条,2条竖直边7对称设置,横边8为4条,每条竖直边7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条横边8。

所述第一伸缩件3的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中,竖直边7和横边8可以由钢板折弯等方式实现,避免焊缝降低支撑强度。

以上3种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否有横边8都可以在竖直边7上设水平的加固条6。如图5所示的,在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加设加固条6的方案。实施方式二和实施方式三以此类推。

所述第二伸缩件4的结构与第一伸缩件3相同。可以是第一伸缩件3三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实际使用时,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的结构可采用3种方式中的任一组合。

所述第二伸缩件4上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可以设置在第二伸缩件4远离第二连接件2的一端。

所述斜杆5与第一伸缩件3之间设有连接板9和吊耳10,所述连接板9与第一伸缩件3固定连接,所述吊耳10与斜杆5可转动连接,吊耳10固定在连接板9上。所述斜杆5也可以设在第二伸缩件4上,连接方式与第一伸缩件3相同。

所述斜杆设在第二伸缩件上时,整个可调式转接件的受力最好。

工作原理:根据附墙支座与墙体的间距调节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的伸缩,以便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的长度符合附墙支座与墙体的间距,固定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上的连接孔13,锁定第一伸缩件3和第二伸缩件4的长度,将第一连接件1的槽孔12通过螺栓与墙体固定,将第二连接件2的槽孔12通过螺栓与附墙支座固定,通过吊耳10调节斜杆5的角度,固定连接斜杆5与墙体,完成安装。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