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8825发布日期:2020-09-08 1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幕墙,包括密室等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室等压腔分为第一密室等压腔(1)、第二密室等压腔(2)、第三密室等压腔(3)、第四密室等压腔(4)和第五密室等压腔(5);

所述第一密室等压腔(1)、第二密室等压腔(2)、第三密室等压腔(3)、第四密室等压腔(4)和第五密室等压腔(5)周围通过单元框架(6)相互分割;

所述单元框架(6)还包括位于第一密室等压腔(1)和第二密室等压腔(2)顶部的顶边框(7)、位于第五密室等压腔(5)底部的底边框(8)和连接顶边框(7)和底边框(8)的左边框(9);

所述顶边框(7)与底边框(8)的另一端通过轴销与竖梁(10)固定连接,所述竖梁(10)与顶边框(7)和底边框(8)连接处、左边框(9)与顶边框(7)和底边框(8)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一道水密封胶条(11);

所述第三密室等压腔(3)与左边框(9)结合处设有第二道水密封胶条(12);

所述第三密室等压腔(3)与第四密室等压腔(4)结合处设有第三道水密封胶条(13);

所述竖梁(10)的中间处设置有吸水海绵(14);

所述顶边框(7)下侧设有避水板(15),且所述避水板(15)下侧设有第四道水密胶条(16);

所述第四密室等压腔(4)两端采用嵌套的方式设有第五道水密胶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室等压腔(3)和第四密室等压腔(4)分别位于第一密室等压腔(1)和第二密室等压腔(2)下侧,且第一密室等压腔(1)下侧通过等压腔排水孔(18)与第三密室等压腔(3)相连通;

所述第二密室等压腔(2)下侧通过等压腔排水孔与第四密室等压腔(4)相连通;

所述第五密室等压腔(5)位于第三密室等压腔(3)和第四密室等压腔(4)下侧,且所述第三密室等压腔(3)和第四密室等压腔(4)下侧下侧通过等压腔排水孔与第五密室等压腔(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室等压腔(1)和第二密室等压腔(2)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通气孔(19),所述通气孔(19)的另一端均与第五密室等压腔(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框架(6)在安装时设有柔性垫片,形成柔性接触,且单元框架(6)之间插接时均釆用胶条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框(7)、底边框(8)通过插接的连接方式与左边框(9)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幕墙,包括密室等压腔,所述密室等压腔分为第一密室等压腔、第二密室等压腔、第三密室等压腔、第四密室等压腔和第五密室等压腔;所述第一密室等压腔、第二密室等压腔、第三密室等压腔、第四密室等压腔和第五密室等压腔周围通过单元框架相互分割,且所述单元框架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所述单元框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密室等压腔和第二密室等压腔顶部的顶边框、位于第五密室等压腔底部的底边框和连接顶边框和底边框的左边框,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元框架将密室等压腔分隔开,并采用五道水密封胶条达到各个连接处的防水目的,即使通过渗透进入密室等压腔,每个密室等压腔底部均设有等压腔排水孔,有利于保持压力均衡。

技术研发人员:逄顺智;朱丽杰;周玉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