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3188发布日期:2020-08-14 18:2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政策与市场的大力扶持。其中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优越、生产周期短、建筑空间布置灵活、综合经济效益好、舒适度高等优点,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增多。

传统的钢结构框架中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形式主要有栓焊混合连接、全焊接、全栓接。前两种连接方式由于受到环境和工人施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焊接质量难以稳定控制,对节点连接受力性能埋下安全隐患。全栓接梁柱连接节点费工费料,工程中鲜有采用,且这些连接装配化程度不够高,无法满足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建筑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钢结构框架中梁柱节点中装配话程度不高,无法满足装配建筑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并实现绿色环保等综合建设目标,该节点采用螺栓连接代替焊接,采用套筒连接梁柱,解决了闭口柱的装配式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上柱、钢管下柱和钢梁,钢管上柱和钢管下柱正对设置并在钢管柱上安装套筒,螺栓穿过预设在钢管上柱、钢管下柱及套筒上的手孔通过套筒将钢管上柱与钢管下柱连接,同时钢管上柱及钢管下柱与钢梁连接处的螺栓上固定t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的基座与钢管上柱、钢管下柱连接,t型连接件的竖板与钢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为外套筒,外套筒安装在钢管上柱和钢管下柱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为内套筒,内套筒安装在钢管上柱和钢管下柱的内侧,钢管上柱和钢管下柱的拼接处通过围焊缝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t型连接件包括基板和竖板,竖板垂直固定在基板上,竖板两侧的基板上对称设置用于连接的手孔,竖板上也预设多个用于连接的手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管柱外壁或内壁设置外套筒或内套筒,通过高强螺栓和t型件与钢梁相连,取消了柱的内隔板,便于管内混凝土浇筑,采用全螺栓式连接,施工速度快。

该新型节点在工厂加工时需要在钢管柱及内、外套筒上开设用来进行螺栓安装的手孔,现场拼装完成后进行手孔补焊,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位外套筒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套筒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钢管上柱,2为钢管下柱,3为外套筒,4为内套筒,5为t型连接件,51为基座,52为竖板,6为钢梁,7为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梁柱连接节点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外套筒3式和内套筒4式。

实施一,如图1所示,为外套筒3式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和钢梁6,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正对设置并在钢管柱外侧上安装外套筒3,螺栓穿过预设在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及套筒上的手孔通过套筒将钢管上柱1与钢管下柱2连接,同时钢管上柱1及钢管下柱2与钢梁6连接处的螺栓上固定t型连接件5,t型连接件5的基座51与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连接,t型连接件5的竖板52与钢梁6连接。

外套筒3式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增加外套筒3厚度可以提高节点的刚度和抗震性能;通过优化外套筒3厚度、t型件腹板厚度、t型件翼缘厚度和增设加劲肋等构造参数可获得连接优良的力学性能。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外套筒3式柱外壁不平整,美观度较差,不利于后期装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内套筒4式结构,包括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和钢梁6,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正对设置并在钢管柱内侧上安装内套筒4,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的拼接处通过围焊缝连接。螺栓穿过预设在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及套筒上的手孔通过套筒将钢管上柱1与钢管下柱2连接,同时钢管上柱1及钢管下柱2与钢梁6连接处的螺栓上固定t型连接件5,t型连接件5的基座51与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连接,t型连接件5的竖板52与钢梁6连接。

内套筒4设置在钢柱内侧,柱外壁平整,利于后期装修。而且内套筒4式节点耗能能力和极限承载力得到了提高,节点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在节点域的钢管柱上开设了安装手孔,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在节点域钢管柱上开设螺栓安装手孔,采用对拉螺栓7完成钢管上柱1、套筒及t型件的连接,提高了节点的装配化施工程度。

所述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和钢梁(6),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正对设置并在钢管柱上安装套筒,螺栓穿过预设在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及套筒上的手孔通过套筒将钢管上柱(1)与钢管下柱(2)连接,同时钢管上柱(1)及钢管下柱(2)与钢梁(6)连接处的螺栓上固定t型连接件(5),t型连接件(5)的基座(51)与钢管上柱(1)、钢管下柱(2)连接,t型连接件(5)的竖板(52)与钢梁(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外套筒(3),外套筒(3)安装在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内套筒(4),内套筒(4)安装在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的内侧,钢管上柱(1)和钢管下柱(2)的拼接处通过围焊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连接件(5)包括基板和竖板(52),竖板(52)垂直固定在基板上,竖板(52)两侧的基板上对称设置用于连接的手孔,竖板(52)上也预设多个用于连接的手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连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解决现有钢结构框架中梁柱节点中装配话程度不高,无法满足装配建筑要求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钢管上柱、钢管下柱和钢梁,钢管上柱和钢管下柱正对设置并在钢管柱上安装套筒,螺栓穿过预设在钢管上柱、钢管下柱及套筒上的手孔通过套筒将钢管上柱与钢管下柱连接,同时钢管上柱及钢管下柱与钢梁连接处的螺栓上固定T型连接件,T型连接件的基座与钢管上柱、钢管下柱连接,T型连接件的竖板与钢梁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润涛;樊永盛;李浩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