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4267发布日期:2020-08-05 00:3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楼板上,分布筋是指呈90度竖直设在受力筋上面的钢筋,起到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分布筋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的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

现有技术中,工人在绑扎分布筋时,首先需要用尺子在两边定位,找准等间距的扎绑点,而后再进行绑扎。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操作还容易出现定点不准的情况,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效率高且定位准确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效率高且定位准确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所述模块呈圆柱状,所述模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绕所述模块的一周等距分布,且凹槽沿模块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模块的两侧,所述凹槽内固定设有条状的吸液构件,且所述吸液构件凸出于所述模块的侧壁,所述吸液构件内吸附有有色液体;

连接轴,所述模块沿其轴心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模块上的通孔,并和模块可转动连接;

推动架体,所述推动架体包括u形连接架和两个套管;所述两个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且所述套管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u形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套管相连。

这样,

本技术:
将模块立起,然后通过控制连接轴来使模块滚动,使在模块滚动的路径上留下等间隔的有色标记,从而实现对现场分布筋的布置和绑扎复核的指导,使用本申请的分布筋定位滚筒可大大减少钢筋工作业时间和复核重复工作,而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结构,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和连接杆,所述把手水平设置且其下侧通过该连接杆和推动架体的上侧相连。

这样,通过向把手结构施加一个力,就能推动模块的滚动,更加方便实施。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结构包括基座和把手,所述基座的两侧和二个所述装配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基座的上侧和所述把手的下侧连接。

进一步地,在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限位件来限制连接轴在沿其轴心线上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构件为海绵材料制作得到的构件,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并与凹槽紧配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为多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穿过各模块的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相邻两模块的相邻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限位卡块和限位卡槽,且所述限位卡块卡入限位卡槽内。

这样,本申请通过使用多块模块相叠合并,更方便画出长条形的标记,方便施工;并且,多块模块相对于单块模块,其在滚动的时候,路径不容易歪,更加地平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在指导现场分布筋的布置和绑扎复核时,本申请可大大减少钢筋工作业时间和复核重复工作,而且操作方便。

(2)可快速制作,加工简单、快捷、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布筋定位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模块1;连接轴2;凹槽3;吸附构件4;通孔5;u形连接架6;套管7;连接杆8;把手9;限位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一种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包括模块1、连接轴2和推动架体,所述模块1呈圆柱状,所述模块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凹槽3,各凹槽3绕所述模块1的一周等距分布,且凹槽3沿模块1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模块1的两侧,所述凹槽3内固定设有条状的吸液构件4,且所述吸液构件4凸出于所述模块3的侧壁,所述吸液构件4内吸附有有色液体。所述模块1沿其轴心线方向开设有通孔5,所述连接轴2穿过所述模块1上的通孔5,并和模块1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架体包括u形连接架6和两个套管7;所述两个套管7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的两端,且所述套管7和连接轴2通过轴承连接;所述u形连接架6的两端分别与两套管7相连。

这样,本申请将模块立起,然后通过控制连接轴来使模块滚动,使在模块滚动的路径上留下等间隔的有色标记,从而实现对现场分布筋的布置和绑扎复核的指导,使用本申请的分布筋定位滚筒可大大减少钢筋工作业时间和复核重复工作,而且操作方便。

其中,还包括把手结构,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9和连接杆8,所述把手9水平设置且其下侧通过该连接杆8和推动架体的上侧相连。

这样,通过向把手结构施加一个力,就能推动模块的滚动,更加方便实施。

其中,在模块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件10,所述限位件10与连接轴2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连接轴可为一根长螺杆,限位件可为限位螺母。

这样,通过限位件来限制连接轴在沿其轴心线上的位移。

其中,所述吸液构件4为海绵材料制作得到的构件。

其中,所述模块1为多块,各模块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2穿过各模块1的通孔5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相邻两模块1的相邻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限位卡块(未图示)和限位卡槽(未图示),且所述限位卡块卡入限位卡槽内。

这样,本申请通过使用多块模块相叠合并,更方便画出长条形的标记,方便施工;并且,多块模块相对于单块模块,其在滚动的时候,路径不容易歪,更加地平直。

本申请分布筋定位滚筒的制作可按以下步骤:

①模块的原料可采用工地常用的2cm厚的九夹板,将九夹板切割两个直径9.55cm、周长约30cm的圆形板,将两块圆形板沿圆边缘等分开槽,槽宽约1cm和槽深约1cm,槽与槽之间的间隔5cm;

②然后将两块圆形板合并,圆心处采用十公分长螺杆穿过,并用螺栓两面上紧。把海绵加工1cm宽,1.5cm高,6cm长的条状,放入模板槽内,并固定在木板上,使海绵刚好突出模板边缘0.5cm;

③用两根略大于长螺杆的轴承套在长螺杆上;

④钢筋焊接制作手拿推动架子,将架子焊接在轴承周侧上。

本申请分布筋定位滚筒的使用:待滚筒制作完成后,清理模块上的杂物,然后使用注射器注射墨汁于吸附构件内,接着沿模块上的第一个凹槽滚动,就可在路径上留下等间隔的墨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所述模块呈圆柱状,所述模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绕所述模块的一周等距分布,且凹槽沿模块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模块的两侧,所述凹槽内固定设有条状的吸液构件,且所述吸液构件凸出于所述模块的侧壁,所述吸液构件内吸附有有色液体;

连接轴,所述模块沿其轴心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模块上的通孔,并和模块可转动连接;

推动架体,所述推动架体包括u形连接架和两个套管;所述两个套管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且所述套管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u形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套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结构,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和连接杆,所述把手水平设置且其下侧通过该连接杆和推动架体的上侧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构件为海绵材料制作得到的构件,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并与凹槽紧配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为多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穿过各模块的通孔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相邻两模块的相邻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限位卡块和限位卡槽,且所述限位卡块卡入限位卡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地用分布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模块呈圆柱状,模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绕模块的一周等距分布,且凹槽沿模块的轴向设置,并贯穿模块的两侧,凹槽内固定设有条状的吸液构件,且吸液构件凸出于模块的侧壁,吸液构件内吸附有有色液体;连接轴,模块沿其轴心线方向开设有通孔,连接轴穿过所述模块上的通孔,并和模块可转动连接;推动架体,推动架体包括U形连接架和两个套管;两个套管套设在连接轴的两端,且套管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U形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套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分布筋定位滚筒可大大减少钢筋工作业时间和复核重复工作,而且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甲;毛红鹏;张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