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锚固件及其固定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8501发布日期:2020-06-20 17:3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锚固件及其固定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装辅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锚固件及其固定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时,多在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表面边缘开平凹槽,并以干字型的固定件卡合相邻两块板体的平凹槽进行安装固定。由于干字型组合锚固件是垂直形卡槽,需要开平凹槽才能保证卡合的准确,开槽操作难度大,而且在安装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时只能从垂直方向放入卡槽内,给标准的揉压安装施工方法带来很多不方便。

一般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的厚度只有5-8mm,开槽时考虑到固定件挡板的厚度及密封胶的有效厚度,槽深需要至少3mm多,卡槽部位剩余的装饰板层太薄,很容易受外力损坏。并且干字型组合锚固件安装后,装饰板凹槽处的耐候密封胶施胶厚度不够,在耐候密封胶干燥收缩后,容易造成耐候密封胶开裂漏水和干字型组合锚固件裸露,影响防水效果和美观效果。另外安装后固定件前挡板的顶边与上侧的一体化板的开槽处的上侧槽壁直接硬性接触,在一体化板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容易造成槽壁处装饰板层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安装方便、安装效果更加稳定的组合锚固件,所述组合锚固件包括卡合部和锚固部,所述锚固部整体呈“l”型,包括连接板和锚固板,所述锚固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卡合部包括直板,所述直板的顶端设有“v”型挡板,中部垂直设有平挡板,下部开有贯穿的连接孔,其整体侧视呈“¥”型;所述锚固部的连接板的端部开有穿孔,并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过直板下部的连接孔与直板组装连接。卡合部与锚固部之间通过螺栓进行组装连接,方便快捷。该组合锚固件安装时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安装完毕后其前侧的“v”型槽中施加的耐候密封胶的厚度有保证,干燥后不易变形。同时“v”型挡板不会直接对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的边缘进行硬性接触,保护装饰板层不会产生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v”型挡板的两侧板分别呈45°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直板下部的连接孔为延直板长度方向拉长的圆矩形孔,便于对卡合部与锚固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体安装;所述锚固板上的安装孔为延直板长度方向拉长的圆矩形孔。便于锚固板适应墙面安装孔的位置。

同时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包括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及如上所述的组合锚固件,所述组合锚固件安装在上下相邻两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之间,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的上下边缘处分别呈45°倒角,所述组合锚固件的“v”型挡板卡合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的45°倒角处的外侧,所述平挡板卡合在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保温板层中,所述组合锚固件的锚固部组装连接卡合部,其锚固板位于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后侧,并与墙体连接;所述“v”型挡板前端的“v”型槽中施加有耐候密封胶层。

上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固定完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后,在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上侧边缘预加工45度倒角;

b、在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的倒角处放置抗震防挤压垫片;

c、固定组合锚固件,使组合锚固件的前端“v”型挡板的下侧面紧贴抗震防挤压垫片,下侧的平挡板插入到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保温板层中,使用螺栓固定锚固板;

d、对第二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下侧边缘加工45度倒角,通过组合锚固件的45度斜坡引导作用揉压粘接第二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e、在组合锚固件的前端的“v”型槽中整体施加耐候密封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设计的组合锚固件的进步之处在于,首先将锚固件的卡合部顶端设计成“v”型挡板,这在一体化板的边缘加工上和安装操作上都带了便利性,使施工操作更加的简单快捷同时也减少了一体化板的装饰板层的边缘处损伤的风险;再者挡板前的v型槽提供了足够的施胶厚度,保证耐候密封胶干燥后不会变形,影响整体的美观;还有直板上的连接孔和锚固板上的安装孔都设计成长的圆矩形孔,便于锚固件安装时进行适应性调节,应用更加的灵活。

本发明设计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的进步之处在于,添加了抗震防挤压垫片提高了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在抗震和环境影响形变时的安全性能;组合锚固件的45度斜坡引导作用提高了施工安装速度,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组合锚固件的的v形槽的结构深度,满足了耐候密封胶的施胶厚度,保证了耐候密封胶防水质量和美观效果;装饰板面边缘的45度倒角相对传统的平凹槽结构更容易操作实现,更结实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组合锚固件、2保温装饰一体化板、3抗震防挤压垫片、4耐候密封胶,11卡合部、12锚固部、111直板、112“v”型挡板、113平挡板、114连接孔、121连接板、122锚固板、123紧固螺栓、124安装孔、21装饰板层、22保温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创造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创造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设计的一种组合锚固件的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组合锚固件由卡合部11和锚固部12两部分组装而成。

卡合部11包括直板111,直板111的顶端连接有“v”型挡板112,中部垂直连接有平挡板113,下部中央开有贯穿的连接孔114,整个卡合部11侧视呈“¥”型。其中“v”型挡板112的两侧板分别呈45°角倾斜,连接孔114为延直板111长度方向拉长的圆矩形孔。

锚固部12整体呈l型,由垂直连接的连接板121和锚固板122构成,连接板121的前端中部开有穿孔,穿孔的孔径与直板111的连接孔114的宽度相同,连接板121与直板11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23穿过连接孔114和连接板121的穿孔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完成卡合部11和锚固部12的组装。锚固板122的中部开有安装孔124,用于将锚固件固定在墙体上。安装孔124是延锚固板122长度方向拉长的圆矩形孔。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专利设计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安装结构包括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和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锚固件1。组合锚固件1位于上下相邻两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之间。上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的装饰板层21的下边缘处及下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的装饰板层21的上边缘处分别呈45°倒角,组合锚固件1的“v”型挡板112卡合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的装饰板层21的45°倒角处的外侧,平挡板113卡合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的保温板层22中,组合锚固件1的锚固部12组装连接卡合部11,其锚固板122位于保温装饰一体化板2的后侧,并与墙体连接;“v”型挡112板前端的“v”型槽中施加有耐候密封胶4。

本实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为,

a、安装固定完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后,在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上侧边缘预加工45度倒角;

b、在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的上侧倒角处放置抗震防挤压垫片;

c、固定组合锚固件,使组合锚固件的前端“v”型挡板的下侧面紧贴抗震防挤压垫片,下侧的平挡板插入到第一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保温板层中,并将锚固板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d、对第二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装饰板面下侧边缘加工45度倒角,通过组合锚固件的“v”型挡板的上侧45度斜坡引导作用揉压粘接第二层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e、在组合锚固件的前端的“v”型槽中整体施加耐候密封胶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及发明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