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6353发布日期:2020-07-04 04:41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及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进行轻质楼板宽拼缝w的连接时,在两块轻质楼板的宽拼缝w位置底部总是会产生溢浆问题。使得轻质楼板与叠合楼板连接处底面混凝土观感质量差,需要后期对楼板底面混凝土进行打磨修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及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轻质楼板宽拼缝连接时,存在两块轻质楼板的宽拼缝位置总是会产生侧向溢浆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在进行预制轻质楼板施工时,在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接缝端底部预留有压槽,同时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内的钢筋网在接缝端伸出一段;在浇筑叠合楼板时,首先通过支模体系上的模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之间的宽拼缝底部封堵,再通过一组拉筋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接缝端伸出的钢筋网连接为一体,并通过支架支撑上层钢筋网;最后通过现场浇筑的叠合楼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连接为一体。

前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中,所述压槽深度a为3~6mm,压槽宽度b为20~30mm,压槽长度与轻质楼板相同。

前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中,所述模板两侧边分别超出压槽边缘宽度c为50~80mm。

前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中,所述支模体系采用轮扣式支模架或钢管扣件式支模架。

前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中,所述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伸出的钢筋网包括至少一根纵筋;所述拉筋两端设有弯钩,通过拉筋两端的弯钩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伸出钢筋网的纵筋拉住并焊接为一体;一组拉筋之间也经纵筋连接为一体。

前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中,所述支架为人字形,支架顶部焊接有纵筋,通过纵筋支撑上层钢筋网。

按上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结构,包括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之间设有宽拼缝w;两块预制轻质楼板靠宽拼缝w一侧底边设有压槽;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宽拼缝w底部设有模板,模板两侧边与预制轻质楼板底面搭接,模板底部设有支模体系;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宽拼缝w内设有拉筋,拉筋与从两块预制轻质楼板内伸出的钢筋网连接;两块预制轻质楼板顶部设有支架,支架上支撑有上层钢筋网;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宽拼缝w和两块预制轻质楼板顶部以及两块预制轻质楼板底部的压槽经现浇的叠合楼板连接为一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在进行叠合板宽拼缝的连接时,存在现浇宽缝位置侧向溢浆问题。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完成后楼板底面混凝土平整光滑,无需再进行打磨修补的特点。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实施。本发明适合一般高度的楼层和采用高支模或高大支模的楼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叠合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预制轻质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拉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1-预制轻质楼板、2-压槽、3-钢筋网、4-叠合楼板、5-支模体系、6-模板、7-拉筋、8-支架、9-上层钢筋网、10-纵筋、11-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如图1和图3所示,该方法是在进行预制轻质楼板1施工时,在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接缝端底部预留有压槽2,同时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内的钢筋网3在接缝端伸出一段。如图1所示,在浇筑叠合楼板4时,首先通过支模体系5上的模板6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之间的宽拼缝底部封堵,再通过一组拉筋7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接缝端伸出的钢筋网3连接为一体,并通过支架8支撑上层钢筋网9;最后通过现场浇筑的如图2所述的叠合楼板4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连接为一体。如图3所示,压槽2深度a为3~6mm,压槽2宽度b为20~30mm,压槽2长度与轻质楼板1相同。模板6两侧边分别超出压槽2边缘宽度c为50~80mm。支模体系5采用轮扣式支模架或钢管扣件式支模架。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伸出的钢筋网3包括至少一根纵筋10;如图4所示,拉筋7两端设有弯钩11,通过拉筋7两端的弯钩11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伸出钢筋网3的纵筋10拉住并焊接为一体;一组拉筋7之间也经纵筋10连接为一体。支架8为人字形,支架8顶部焊接有纵筋10,通过纵筋10支撑上层钢筋网9。

按上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结构,如图1~图6所示,该连接结构包括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之间设有宽拼缝w;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靠宽拼缝w一侧底边设有压槽2;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底部设有模板6,模板6两侧边与预制轻质楼板1底面搭接,模板6底部设有支模体系5;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内设有拉筋7,拉筋7与从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内伸出的钢筋网3连接;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顶部设有支架8,支架8上支撑有上层钢筋网9;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和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顶部以及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底部的压槽2经现浇的叠合楼板4连接为一体。

上述图6中,为了看清楚整体的内部结构,图6中对预制轻质楼板1和其中的钢筋网3以及叠合楼板4和其中的上层钢筋网9做了剖切。实际施工时,所有结构应该都是与预制轻质楼板1长度相等的。

本发明的支模体系梁模板安装时一起将预制板宽缝位置模板安装完成,其安装方法和梁底模板安装类似,模板厚度大于18mm,铺设宽度大于叠合楼板宽拼缝w及压槽宽度50mm以上。在安装模板时,会扰乱叠合楼板的支架,需在支模架搭设前对支架的排布及叠合楼板的支撑做细致规划。

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在进行叠合板宽拼缝的连接时,存在现浇宽缝位置侧向溢浆问题。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完成后楼板底面混凝土平整光滑,无需再进行打磨修补的特点。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实施。本发明适合一般高度的楼层和采用高支模或高大支模的楼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进行预制轻质楼板施工时,在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接缝端底部预留有压槽,同时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内的钢筋网在接缝端伸出一段;在浇筑叠合楼板时,首先通过支模体系上的模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之间的宽拼缝底部封堵,再通过一组拉筋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接缝端伸出的钢筋网连接为一体,并通过支架支撑上层钢筋网;最后通过现场浇筑的叠合楼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深度a为3~6mm,压槽宽度b为20~30mm,压槽长度与轻质楼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两侧边分别超出压槽边缘宽度c为5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体系采用轮扣式支模架或钢管扣件式支模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伸出的钢筋网包括至少一根纵筋;所述拉筋两端设有弯钩,通过拉筋两端的弯钩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伸出钢筋网的纵筋拉住并焊接为一体;一组拉筋之间也经纵筋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人字形,支架顶部焊接有纵筋,通过纵筋支撑上层钢筋网。

7.一种按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构成的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结构,包括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之间设有宽拼缝(w);其特征在于: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靠宽拼缝w一侧底边设有压槽(2);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底部设有模板(6),模板(6)两侧边与预制轻质楼板(1)底面搭接,模板(6)底部设有支模体系(5);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内设有拉筋(7),拉筋(7)与从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内伸出的钢筋网(3)连接;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顶部设有支架(8),支架(8)上支撑有上层钢筋网(9);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的宽拼缝(w)和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顶部以及两块预制轻质楼板(1)底部的压槽(2)经现浇的叠合楼板(4)连接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楼板宽拼缝的连接方法及结构,本发明是在进行预制轻质楼板施工时,在两块预制轻质楼板的接缝端底部预留有压槽,同时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内的钢筋网在接缝端伸出一段;在浇筑叠合楼板时,首先通过支模体系上的模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之间的宽拼缝底部封堵,再通过一组拉筋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接缝端伸出的钢筋网连接为一体,并通过支架支撑上层钢筋网;最后通过现场浇筑的叠合楼板将两块预制轻质楼板连接为一体。本发明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在进行叠合板宽拼缝的连接时,存在现浇宽缝位置侧向溢浆问题。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完成后楼板底面混凝土平整光滑,无需再进行打磨修补的特点。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实施。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荣;阚马;丁燚;周尚宪;金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7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