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全金属骨架陶瓷叶轮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33344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全金属骨架陶瓷叶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加工全金属骨架,所述全金属骨架包括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同时连接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和后盖板支撑部的叶片支撑部,以及设置在后盖板支撑部中部的轮毂支撑部;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和叶片支撑部上开有包覆层吸附孔;

2)采用抛丸喷砂工艺对全金属骨架除轮毂支撑部内孔的所有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处理,并清除存在的毛刺和尖角,使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达到sa2.5或sa3级;

3)对全金属骨架除轮毂支撑部内孔的所有表面再次进行油渍处理和防锈处理;

4)将全金属骨架定位在浇铸模具中,随模具一起在抽真空环境下加热至100-120℃,并进行保温,直至全金属骨架上的水份烘干;

5)在抽真空环境下,加热并搅拌碳化硅陶瓷材料,使碳化硅陶瓷材料中的酚醛树脂熔化;

6)将加热并搅拌后的碳化硅陶瓷材料加压注入浇铸模具中,使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和叶片支撑部的内侧及外侧表面均包覆有碳化硅陶瓷包覆层,所述轮毂支撑部的外侧面包覆有碳化硅陶瓷包覆层;

7)浇铸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对陶瓷叶轮的冒口部分进行打磨清除,得到陶瓷叶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轮毂支撑部的外侧面加工有环形定位凹槽,且所述环形定位凹槽的内侧宽度大于外侧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轮毂支撑部两个轴向端部的外沿均包覆有碳化硅陶瓷包覆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轮毂支撑部的外侧面的碳化硅陶瓷包覆层为向后收敛的锥面,该锥面角度为10-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包覆层吸附孔在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和叶片支撑部上呈均匀分布,所述包覆层吸附孔的直径为50-80mm,且所述包覆层吸附孔的间距为孔径的1-2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全金属骨架上的各支撑部的结合处均采用为圆角过渡;其中所述叶片支撑部与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的结合处的圆角为r15-r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和后盖板支撑部的外沿直径尺寸相同,用以提高金属骨架的整体强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后盖板支撑部的外沿为均匀分布的波浪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全金属骨架选用球墨铸铁材料、不锈钢材料或碳钢材料加工而成的铸造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碳化硅陶瓷包覆层的厚度为6-2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全金属骨架陶瓷叶轮的制作方法,首先加工全金属骨架,所述全金属骨架包括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同时连接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和后盖板支撑部的叶片支撑部,以及设置在后盖板支撑部中部的轮毂支撑部;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和叶片支撑部上开有包覆层吸附孔;然后采用抛丸喷砂工艺对全金属骨架除轮毂支撑部内孔的所有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处理;再采用浇铸模具使所述前盖板支撑部、后盖板支撑部和叶片支撑部的内侧及外侧表面,以及所述轮毂支撑部的外侧面包覆有碳化硅陶瓷包覆层。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解决了传统陶瓷叶轮存在的内部缺陷多、与金属骨架结合能力差、整体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弱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衡;李家虎;徐邦庭;潘呈祥;王爱兰;丁康;常显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