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000发布日期:2020-10-28 12:5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共、民用建筑中,对于墙体的施工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常模板为薄板,进行竖向放置,这就会造成模板重心不稳,非常容易倾倒,故施工单位采用模板支撑装置用来对模板进行位置上的固定。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支撑装置的架设过程中没有统一标准的型材,通常是各种结构、零件进行混用,导致施工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拼凑组装,而拼凑的结构往往又会因为不匹配进而造成整个装置不稳定。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解决上述至少一项问题。

本发明保护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在所述墙体模板阴角和阳角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在所述墙体模板第一端面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四支撑架在所述墙体模板第二端面处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一端接头,所述支撑管的内径大于接头的外径,相邻支撑架的接头能够与支撑管进行插接,所述支撑管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侧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插入固定销以对所述支撑架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指的是沿某一方向设置的墙体模板两侧的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指的是沿另一个方向设置的墙体模板两侧的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作用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一端接头指的是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均包括支撑管、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一端接头;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分别都可以根据墙体模板的长度设置多个;所述支撑管的内径大于接头的外径,相邻支撑架的接头能够与支撑管进行插接可以确保所述相邻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不会因为支撑管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差值过大而造成松垮的现象,在直线型墙体模板较长时,相邻的支撑架通过接头插支撑管的方式首尾进行连接,然后再用固定销进行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管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接头的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架中的接头穿过所述连接管在墙体模板阴角或阳角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管可以与所述支撑管一体成型或者采用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此时可以在第二支撑架的支撑管或者接头开设限位孔,通过固定销插入限位孔来进行加固。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沿所述支撑管径向方向的长度l的值大于支撑管的宽度l′的值。

采用上述方案,长度l大于支撑管的宽度l′时可以使得搭接长度更长,以保证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开设有贯穿其侧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接头的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架中的接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在墙体模板阴角或阳角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可以设置在支撑管的两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

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在所述墙体模板阴角和阳角处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导向管、与所述导向管连接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的外径小于导向管的内径,所述导向体与第一支撑架的支撑管进行插接,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接头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导向体的截面形状和规格可以与接头设置相同,所述导向管的截面形状和规格可以与支撑管设置相同,导向管和导向体之间可以设置成90度夹角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三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第三连接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开设有支撑架连接口,所述支撑架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支撑管设置于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之间并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接头穿过所述连接口并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可以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沿横向设置,并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厚度设置相同;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之间的间隔可以为第一支撑架穿过的通道。当然根据模板支撑架设置的形状不同,连接件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方形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之间可以选择为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口可以设置为两个支撑管连接口和两个接头连接口,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施工人员对于支撑架设置的方向会有区别,同时设置支撑管连接口和接头连接口可以更好的适应连接;另外第一连接板中还可设置穿墙孔以供穿墙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沿纵向平行设置,所述上支撑件下表面和下支撑件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隔h,所述间隔h的值大于所述支撑管的外径,所述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之间通过连接体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对端面进行连接时,由于间隔h的值大于所述支撑管的外径,所以此时可以将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的支撑管插入到间隔h中,可以通过同种类的支撑管、接头组成的支撑架即可进行连接,无需在使用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与连接体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支撑管侧面开设螺栓孔或者销钉孔,在所述连接体设置与之适配的螺栓孔或者销钉孔,采用螺栓或者销钉将连接体与支撑件侧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与连接体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方案,将整个支撑架在预制时制成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体可以制作成两个连接板的形状或者一个连接块的形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穿墙固件可以包括螺杆、挡片、螺母,螺杆穿过间隔h穿过模板并穿入墙体模板中,挡片外径大于间隔h的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支撑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接头的外径解决了施工中支撑管的连接需要额外的连接件或者采用焊接等方式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使用便捷、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2.所述连接管的设置解决了拐角处架体的连接问题,产生了使用便捷、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3.所述连接件的设置解决了拐角处架体的连接问题,产生了使用便捷、提升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架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管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架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件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件一种实施方式应用图;

图8为本发明连接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连接件另一种实施方式应用图;

图10为本发明连接件另一种实施方式另一应用图;

图11为本发明支撑架又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连接体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穿墙固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第一支撑架,11-连接管,12-第一连接孔,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第四支撑架,51-支撑管,52-接头,53-限位孔,6-固定销,71-导向管,72-导向体,73-第一连接板,731-支撑管连接口,732-接头连接口,74-第二连接板,75-第三连接板,81-穿墙固件,811-螺杆,812-挡片,813-螺母,82-墙体模板,91-上支撑件,92-下支撑件,93-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发明保护一种墙体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在所述墙体模板阴角和阳角处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三支撑架3在所述墙体模板第一端面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2与第四支撑架4在所述墙体模板第二端面处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51、设置于所述支撑管51一端接头52,所述支撑管51的内径大于接头52的外径,相邻支撑架的接头52能够与支撑管51进行插接,所述支撑管51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侧的限位孔53,所述限位孔53通过插入固定销6以对所述支撑架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1指的是沿某一方向设置的墙体模板两侧的支撑架,第二支撑架2指的是沿另一个方向设置的墙体模板两侧的支撑架,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作用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图1中1-4的附图标记代表的是各自支撑架的整体;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管51、设置于所述支撑管51一端接头52指的是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均包括支撑管51、设置于所述支撑管51一端的接头52;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分别都可以根据墙体模板的长度设置多个,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制造长度为550mm、900mm、1400mm、1900mm、2400mm几种规格的支撑管51的长度;所述支撑管51的内径大于接头52的外径,相邻支撑架的接头52能够与支撑管51进行插接可以确保所述相邻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不会因为支撑管1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2的外径差值过大而造成松垮的现象,在直线型墙体模板较长时,相邻的支撑架通过接头52插支撑管51的方式首尾进行连接,然后再用固定销进行固定即可,提升了施工效率而且方便使用,支撑管51和接头52的形状尺寸相适配以确保可以插接。

所述墙体模板支撑装置,只需使用同一种类的支撑管51和接头52,在施工中使用方便。

参考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支撑管5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内径大于接头52的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架2中的接头52穿过所述连接管11在墙体模板阴角或阳角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管11可以与所述支撑管51一体成型或者采用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此时可以在第二支撑架2的支撑管51或者接头52开设限位孔53,通过固定销6插入限位孔53来进行加固。

参考图3所示,所述连接管11沿所述支撑管51径向方向的长度l的值大于支撑管51的宽度l′的值。

采用上述方案,长度l的值大于支撑管51的宽度l′的值时可以使得搭接长度更长,以保证连接更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l和l′仅仅是对长度的标记并非代表某一数值。

参考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1开设有贯穿其侧面的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一连接孔12的孔径大于接头52的外径,所述第二支撑架2中的接头52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在墙体模板阴角或阳角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12可以设置在支撑管51的两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无需采用额外的连接件,可以提升施工效率。

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在所述墙体模板阴角和阳角处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参考图6、图7所示,所述连接件包括导向管71、与所述导向管71连接的导向体72,所述导向体72的外径小于导向管71的内径,所述导向体72与第一支撑架1的支撑管51进行插接,所述导向管7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接头52进行插接。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导向体72的截面形状和规格可以与接头52设置相同,所述导向管71的截面形状和规格可以与支撑管51设置相同,导向管71和导向体72之间可以设置成90度夹角的连接方式,因为实际施工中模板的拐角多为90度,再者当二者位置需要调换使用时,通过翻面即可做到,方便了使用,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考图8、图9所示,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7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73连接的第二连接板74、与所述第一连接板73连接的第三连接板75,所述第二连接板74、第三连接板7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73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板74设置于第三连接板75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74和/或第三连接板75开设有限位孔53,所述第一连接板73开设有支撑架连接口,所述支撑架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4和第三连接板75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支撑管51设置于第二连接板74、第三连接板75之间并通过固定销6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接头52穿过所述连接口并通过固定销6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73可以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74、第三连接板75沿横向设置,并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73的上下两端,厚度设置相同;第二连接板74、第三连接板75之间的间隔可以为第一支撑架1穿过的通道。当然根据模板支撑架设置的形状不同,连接件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方形等,第一连接板73、第二连接板74、第三连接板75之间可以选择为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架连接口可以设置为两个支撑管连接口731和两个接头连接口732,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施工人员对于支撑架设置的方向会有区别,同时设置支撑管连接口731和接头连接口732可以更好的适应连接;另外第一连接板73中还可设置穿墙孔以供穿墙固件;所述限位孔53的设置可参考图2。

参考图10所示,所述在实际应用中当两个模板支撑架在连接时,如果出现因长度不够出现无法搭接的情况,可以快速使用所述模板支撑架连接件进行连接,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考图1、图11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件91和下支撑件92,所述上支撑件91和下支撑件92沿纵向平行设置,所述上支撑件91下表面和下支撑件92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隔h,所述间隔h的值大于所述支撑管51的外径,所述上支撑件91和下支撑件92之间通过连接体93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对端面进行连接时,由于间隔h的值大于所述支撑管51的外径,所以此时可以将第三支撑架3、第四支撑架4的支撑管51插入到间隔h中,可以通过同种类的支撑管51、接头52组成的支撑架即可进行连接,无需在使用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为方便在图中标识所述h只是表示间隔的符号,并不代表高度值。

参考图12所示,所述上支撑件91和下支撑件92与连接体93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支撑管51侧面开设螺栓孔或者销钉孔,在所述连接体93设置与之适配的螺栓孔或者销钉孔,采用螺栓或者销钉将连接体93与支撑件51侧面连接。所述可拆卸的结构,将整体拆成若干部分进行现场组装,可以方便运输。

所述上支撑件91和下支撑件92与连接体93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方案,将整个支撑架在预制时制成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体93可以制作成两个连接板的形状或者一个连接块的形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时,不会遗失零部件、从而增加运输、施工效率。

参考图13所示,所述穿墙固件81可以包括螺杆811、挡片812、螺母813,螺杆811穿过间隔h穿过模板并穿入墙体模板82中,挡片812外径大于间隔h的值。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