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038发布日期:2020-10-28 12:5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最主要的连接形式之一。线浇剪力墙和预制混凝土墙板通过竖向现浇节点与现浇剪力墙水平其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后可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工序。同时,也对现场管理以及工人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简称套筒灌浆连接。对于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时,从套筒下方灌浆口注浆,待接头上方的排浆孔流出浆料1-2秒后,用塞子封堵,封堵时要保持一定的压力。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时出浆孔未流出圆柱体灌浆料拌合物不得进行封堵,积压时间不得低于规范要求。灌浆枪口撤离,注浆孔及时封堵完成,防止倒流。

灌浆作业工艺不当或操作未按正确工艺执行,可能造成接头灌浆锚固长度不足,连接质量不合格,或灌浆料凝固后接头连接部位发生移动,灌浆料与套筒、钢筋之间出现间隙。钢筋位置的偏离和钢筋的伸入长度不足会导致钢筋被拔出破坏。现有技术通过记号笔做连接钢筋的插入深度,按照标记好的位置吊装套筒,现场操作工序复杂,精度差,不易调节且作业时间长。

钢筋受力机理及破坏机制:钢筋手拉时,拉力p通过钢筋到灌浆料结合面的粘接作用传递给灌浆料,灌浆料再通过其与套筒内壁结合面的黏结作用传递给套筒。钢筋与灌浆料结合面的黏结作用由材料黏附力、表面摩擦力和钢筋表面肋部与灌浆料之间的机械咬合力构成,钢筋中的应力通过该结合面传递到灌浆料中。破坏形式有钢筋外钢筋拉断、钢筋与灌浆料结合面拉断、灌浆料与套筒的结合面拉断。而钢筋钢筋与灌浆料结合面拉断、灌浆料与套筒的结合面拉断这两种破坏形式都与钢筋与套筒的安装时的位置关系有直接关系,套筒漏浆以及钢筋偏心都会影响灌浆的质量。

1.套筒漏浆

水平套筒灌浆一般采用独立灌浆法,套筒端部、灌浆口及出浆口封堵不严都会发生漏浆,在套筒顶部形成通长的空隙缺陷,使灌浆料无法对钢筋形成全截面的有效约束,会降低钢筋的粘结锚固作用,影响套筒灌浆接头的性能。

2.钢筋偏心

在装配式结构工程安装中,墙体尺寸偏差、钢筋倾斜和构件位置调整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钢筋和套筒的偏心。偏心的钢筋如果紧贴灌浆口和出浆口侧的套筒内壁,则会出现浆料流动不畅,影响灌浆的效果,导致端部和中部的灌浆缺陷。

3.灌浆部位预处理和封堵质量

通过连接钢筋上标出画的插入深度标记检查套筒位置正确性,套筒灌浆接头的灌浆和出浆孔端口超过套筒内壁最高处,两端密封橡皮圈位置正确、无破损。

现有技术中,测量和调节好预制墙板中的钢筋位置与下钢筋相对设置,通过套筒灌浆进行浇灌,当预制墙板吊装就位,调校完毕后,进行座浆沙浆分仓、封仓等操作。在分仓时,无法对上下钢筋在套筒内的位置进行适当调节和矫正,由于钢筋在套筒内,灌浆质量无法测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只能是施工前以及过程中的控制,而有些灌浆缺陷仅仅凭借人员施工是无法控制的,比如上述钢筋偏心、套筒漏浆等缺陷,所以需要在结构上对灌浆缺陷进行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施工过程中的灌浆套筒问题,提供易于组装和调节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其包括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心的第二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外圆周表面的排浆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圆周表面的注浆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调节装置;

在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钢筋;

所述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的钢筋的距离;

所述第一套筒为空心圆柱状;

所述排浆孔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孔相通;

所述第二套筒为空心圆柱状;

所述注浆孔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孔相通;

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远离所述调节装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塞;

所述钢筋贯穿所述橡胶塞。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母、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母左侧的第一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远离调节螺母一侧的第一托架、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母右侧的第二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远离调节螺母一侧的第二托架;

所述调节螺母为圆柱体,在所述调节螺母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轴向的螺纹孔;

所述调节螺母左侧螺纹孔为左旋螺纹;

所述调节螺母右侧螺纹孔为右旋螺纹;

所述调节螺母左侧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

所述调节螺母右侧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心;

所述第一螺杆、第一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孔内;

所述第二螺杆、第二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内孔内;

所述钢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螺母的左侧端面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母同轴心的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截面为t形;

所述调节螺母的右侧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同的第二环形凹槽;

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调节螺母的连接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凸起;

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调节螺母的连接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凸起;

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螺母包括内套和外套以及连接内套和外套的连接肋;

所述内套一端连接第一螺杆,另一端连接第二螺杆;

所述调节螺母外套内壁孔径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孔相等;

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内孔直径相等;

所述第二套筒、调节螺母、第一套筒的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自右向左连续螺旋的螺旋槽。

进一步的:

所述橡胶塞包括小圆台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小圆台体一端的大圆台体;

所述小圆台体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孔紧密配合;

所述橡胶塞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的:

所述小圆台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a;

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孔设置有环形凹槽b;

所述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

所述组合垫圈包括卡接在所述小圆台体的环形凹槽a的弹性密封圈以及套接在所述弹性密封圈外圆周的金属垫圈;

所述金属垫圈卡接在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之间。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托架、所述第二托架均设有放置所述钢筋的内槽;

所述内孔的内壁上布设有铁丝层;

所述铁丝层包括铁丝;

所述铁丝向靠近调节螺母侧倾斜;

所述铁丝层上的铁丝与所述第一托架的内孔轴心角度为45度;

所述第一托架的内孔与钢筋外圆呈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托架的内孔与钢筋外圆呈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

所述排浆孔内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筒连通的螺旋槽;

所述注浆孔的内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连通的螺旋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设置有调节装置,在上下墙体拼接时,可以在上下墙体上的钢筋插入套筒后对钢筋插入套筒的深度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墙体拼接更加贴合,避免了墙体拼接前的测量和调整工作,也避免了墙体安装后无法调整的情况。

2、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设置有钢筋托架,托架内孔与钢筋外圆为机械领域的小间隙配合,使得插入套筒的钢筋沿托架内孔导向插入,不会产生偏斜,导致套筒内的灌浆偏移中心,从而避免套筒灌浆的废弃。可以保证套筒灌浆施工高位的预期强度。

3、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的套筒内孔,设置有螺旋槽,在灌浆料灌装时,使得挤压在套筒内壁的灌浆料可以沿螺旋槽向出浆口输出,使得灌浆料有向出浆口输出的导向力,从而带动整体灌浆料在套筒内流通顺畅,避免灌浆完毕后,套筒内的灌浆料不完整的空心缺陷,从而提高了墙体套筒灌浆施工的质量。

4、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操作简单,在上下墙体拼接时,使用与调节螺母配合的通用开口扳手即可调整钢筋在套筒的位置,通过左右旋螺纹,使得套筒两端的钢筋同时接近或远离套筒长度的中心位置,从而可以调整上下墙体的间隙,对施工工人技术要求低,避免人员的限制。

5、本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零件简单易加工,且均采用工厂规范机械加工件,对墙体的整体精度有质量保障。组装简单,零件少,符合装配式的减耗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调节螺母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橡胶塞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浆孔;2排浆孔;3第一套筒;4调节装置;41调节螺母;411第一环形凹槽;412第二环形凹槽;413扇环通孔;42第一螺杆;43第一托架;44第二螺杆;45第二托架;46铁丝;5橡胶塞;51弹性密封圈;52金属垫圈;6第二套筒;7钢筋;8尼龙滑槽;9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解释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显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体套筒灌浆施工高位排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3、与所述第一套筒3同轴心的第二套筒6、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3外圆周表面的排浆孔2、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6的外圆周表面的注浆孔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3与所述第二套筒6之间的调节装置4;在所述第一套筒3以及所述第二套筒4远离调节装置4一侧有钢筋7;所述调节装置4调节第一套筒3与第二套筒6内钢筋7的距离;所述第一套筒3为空心圆柱状;所述排浆孔2与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孔相通;所述第二套筒6为空心圆柱状;所述注浆孔1与所述第二套筒6的内孔相通,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远离所述调节螺母41一侧的内孔均设置有橡胶塞5。

在上下墙体对接或互相垂直的墙体与墙板墙体的连接时,采用套筒灌浆的连接方法,首先将两个墙体内的钢筋7分别插入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内,通过调节装,4的调整,使得将两墙体拼接在一起,并进行封仓,再将灌浆料从注浆孔1灌入第二套筒6,再流经调节装置4,再灌入第一套筒3,从排浆孔2排出。

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螺母41、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母41左侧的第一螺杆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42并远离调节螺母41一侧的第一托架(43)、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母41右侧的第二螺杆44、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42并远离调节螺母41一侧的第二托架45;所述调节螺母41为圆柱体,在所述调节螺母41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轴向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母41左侧螺纹孔为左旋螺纹;所述调节螺母41右侧螺纹孔为右旋螺纹;所述调节螺母41左侧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杆42连接;所述调节螺母41右侧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杆4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2与所述第二螺杆44同轴心;所述调节螺母41与所述第一套筒3同轴心;所述第一螺杆42、第一托架43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孔内;

所述第二螺杆44、第二托架45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6内孔内;所述钢筋7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43。在所述调节螺母41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与通用扳手配合的平面。

所述调节螺母41的左侧端面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母41内孔同轴心的第一环形凹槽41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1的截面为顺时针旋转90度的t形;所述调节螺母42的右侧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1对称的第二环形凹槽412;所述第一套筒3与所述调节螺母41的连接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411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套筒6与所述调节螺母41的连接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412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调节螺母41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6转动连接。

具体运动过程为在下墙体内的钢筋7插入第一套筒3的内孔内,并插入第一托架43的内孔内壁,直到达到第一托架43内孔的底面;上墙体的钢筋7插入第二套筒6的内孔内,并插入第二托架45的内控内壁,直到达到第二托架45内孔的底面。此时吊车吊起的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有一定压力,通过手动开口扳手转动调节螺母41,在调节螺母41顺时针旋转的同时,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不转动,而与调节螺母41左旋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42带动第一托架43推动钢筋远离调节螺母41的中心,同时,与调节螺母41右旋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杆44带动第二托架45推动钢筋远离调节螺母的中心,当调节螺母41反转的时候,第一螺杆42以及第二螺杆44同时向调节螺母41的中心回缩,由于上墙体对下墙体的重力作用,使得上下墙体之间的距离缩短。达到对待连接墙体的调节目的。

所述调节螺母41与所述第一套筒3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塞5;所述调节螺母41与所述第二套筒6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塞5。所述橡胶塞5包括小圆台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小圆台体一端的大圆台体;所述小圆台体与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的内孔紧密配合;所述橡胶塞5为尼龙材质。所述小圆台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a;所述第一套筒3、所述第二套筒6的内孔设置有环形凹槽b;所述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所述组合垫圈包括卡接在所述小圆台体的环形凹槽a的弹性密封圈51以及套接在所述弹性密封圈51外圆周的金属垫圈52;所述金属垫圈52卡接在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之间。

组合密封垫圈使用了金属垫圈52和弹性密封圈51组合,它将密封唇硫化至金属部分的边缘,来密封第一套筒3与橡胶塞5,当拧紧橡胶塞5时,密封唇贴着平面压紧。金属垫圈52保证元件可靠地连接和安全地固定,厚度限制了弹性密封圈51的压缩量,消除了结合处超过限定扭矩的现象,因此保证了整个密封系统的可靠。通过螺栓固定的内部压力通过密封唇施力,从而加大了密封力。除此以外橡胶塞5与第一托架43和所述第二托架45起到上下墙体的钢筋引导作用,使得钢筋7在插入本装置内的中心位置,可以保证灌浆后不易产生偏心的缺陷。

所述第一套筒3与所述第二套筒6内孔相等;所述调节螺母41的端面上设置有扇环通孔;所述扇环通孔413以所述调节螺母41的中心圆周分布;所述扇环通孔413的大圆弧与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孔相等;所述第二套筒6、调节螺母41、第一套筒3的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自右向左连续螺旋的螺旋槽9。所述排浆孔2内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筒6内孔的螺旋槽9连通的排浆螺旋槽;所述注浆孔1的内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3连通的注浆螺旋槽。

在灌浆料灌装时,使得挤压在套筒内壁的灌浆料可以沿螺旋槽向出浆口输出,使得灌浆料有向出浆口输出的导向力,从而带动整体灌浆料在套筒内流通顺畅,避免灌浆完毕后,套筒内的灌浆料不完整的空心缺陷,从而提高了墙体套筒灌浆施工的质量。

所述第一托架43、所述第二托架45均设有放置所述钢筋7的内槽;所述内槽的内壁上布设有铁丝层;所述铁丝层包括铁丝46以及粘接层,所述铁丝46向靠近调节螺母41侧倾斜;所述铁丝层上的铁丝46与所述第一托架43的内孔轴心角度为45度;所述第一托架43、所述第二托架45的内孔与钢筋7外圆呈小间隙配合。铁丝层底部为高粘免钉胶,可与第一托架43以及第二托架45紧固连接,铁丝46为弹性铁丝材质,铁丝直径为1mm,增加钢筋7与第一托架43以及所述第二托架45的摩擦力,使钢筋更加稳固。

所述第一套筒3之间设置有尼龙滑层8;所述调节螺母41与所述第二套筒6之间设置有尼龙滑层8。尼龙滑层8的设置可以降低调节螺母41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6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施工人员手动操作时,更易于操作,更省力。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第二套筒6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套筒3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套筒6的内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孔尺寸,本实施例的操作运动过程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从注浆孔1注入灌浆料,由于内径的变化,第二套筒6内的灌浆灌入第一套筒3内时对第二套筒6内的灌浆有压力,可以使得第二套筒6内的灌浆灌入更加充实,另外由于第一套筒3以及第二套筒6内孔的内壁设置有连通的螺旋孔9,使得套筒内的灌浆料有螺旋向排浆孔方向的作用力,不会产生卡滞或堵塞。再次,由于第一套筒3与第二套筒6形成台阶状,使得此灌浆结构不仅使得整栋装配式建筑可以承受水平剪切力以及建筑高度方向的拉拔力,提高了本建筑的强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示出和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情况下对此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变化、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