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混凝土板件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48985发布日期:2022-03-15 23:4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混凝土板件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混凝土板件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2.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由胶结材料、集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后成型得到。由于其具有结构强度高、成型尺寸多样的特点,可广泛用于房屋及道路等建设中。
3.目前的混凝土成型大多采用人工支模的方法,人工支模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人工将胶合板、钢模板、铝合金等材质的平直板材拼接并围成混凝土成型所需的模具外形,在浇筑时利用模具来协助混凝土达到所需的成型形状。但在混凝土需要成型为弧面或者异形表面时,人工支模的方法便很难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混凝土板件及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混凝土成型结构单一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包括:
7.柔性板;
8.移动块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移动块点阵排布在所述柔性板的下方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移动块独立移动,所述移动块移动时带动所述柔性板发生形变并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
9.可选地,所述柔性板为塑料板。
10.可选地,所述柔性板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
11.可选地,所述加强层为柔性织物。
12.可选地,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柔性板的一端呈球面。
13.可选地,所述移动块通过吸盘与所述柔性板连接。
14.可选地,还包括环形夹持部,所述环形夹持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环形夹持部和第二环形夹持部,所述柔性板的边缘夹持于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和第二环形夹持部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呈四边形,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的至少一条边与剩余部分可拆卸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柔性板周围设置有挡板。
17.可选地,还包括支撑部,所述环形夹持部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18.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移动块移动。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件,所述混凝土板件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获得。
2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方面所述混凝土板件的成型方法,包括:
21.驱动组件根据所述混凝土板件的成型要求移动移动块,多个所述移动块带动柔性板发生形变;
22.在所述柔性板上形成的成型空间中喷射或浇筑混凝土。
23.可选地,在所述成型空间中喷射或浇筑混凝土后,还包括混凝土固化以形成混凝土板件,将所述混凝土板件的侧边作为后浇筑混凝土成型的侧模并与后浇筑混凝土拼接成型。
2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包括柔性板、移动块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移动块点阵排布在所述柔性板的下方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移动块独立移动,所述移动块移动时带动所述柔性板发生形变并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通过在柔性板的下方排列多个可以独立移动的移动块,使柔性板可以发生可控变形,达到灵活、定制化成型混凝土板件的目的。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主视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俯视图(不包括柔性板);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30.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31.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主视图;
32.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33.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34.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局部放大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柔性板;2-环形夹持部;21-第一环形夹持部;22-第二环形夹持部;3-移动块;4-驱动组件;5-加强层;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
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40.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包括:
41.柔性板1、移动块3和驱动组件4。
42.多个所述移动块3点阵排布在所述柔性板1的下方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移动块3独立移动,所述移动块3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板1平面的方向,所述移动块3移动时带动所述柔性板1发生形变,所述柔性板1上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
43.需要说明的是,点阵排布是指多个移动块3排成多排多列,并均布在柔性板1的下方,如图2所示,多个移动块3可以排布为四排二十五列,各排之间相互平行,各列之间相互平行,各排和各列之间垂直。当然,多个移动块3是根据需要进行排布,例如,各排之间可以有间隙,各列之间可以有间隙,各排和各列之间可以呈一定夹角倾斜等。
44.通过设置柔性板1,并由柔性板1下方多个点阵排布的移动块3带动柔性板1发生形变,从而便于形成弧形或其它异形的表面,从而便于形成表面呈弧形或其它异形的混凝土板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通过在柔性板1的下方排列多个可以独立移动的移动块3,使得柔性板1可以发生可控变形,以达到灵活、定制化成型混凝土板件的目的,而且成型精度高。
45.可以理解的是,在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曲线轨道梁部分,由于其可以是平面弯曲的曲线梁体,也可以是立面扭转的曲线梁体,还可以是平面弯曲加立面扭转的双扭曲曲线梁体,曲线轨道梁的表面较为复杂,而轨道梁的结构精度直接影响行车安全性,因此对结构精度要求较高。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其柔性板可以发生可控变形,从而可以方便且精确地形成具有复杂表面的混凝土板件,再由混凝土板件形成曲线轨道梁,从而可以方便地制造出精度较高的曲线轨道梁。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还可以包括环形夹持部2,参见图7,所述环形夹持部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环形夹持部21和第二环形夹持部22,所述柔性板1的边缘夹持于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和第二环形夹持部22之间。所述移动块3移动时带动所述柔性板1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所述柔性板1及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的内侧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夹持部22远离所述移动块3的一侧,也就是发生形变的所述柔性板1和其上部的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
47.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和第二环形夹持部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也可以通过卡扣卡接固定,只要能够起到便于夹持和拆卸所述柔性板1的目的即可。多个所述移动块3点阵排布在所述柔性板1的下方且与所述柔性板1相抵,所述移动块3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所述柔性板1与所述移动块3的顶面紧贴并随着所述移动块3的移动而发生变形,由于所述柔性板1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变形板材,比如高分子材料板或者较薄的金属板,所述柔性板1上与相邻所述移动块3之间区域相对的部分虽然没有与
所述移动块3直接接触,但同样可以在相邻所述移动块3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保证所述柔性板1变形的顺滑性。
48.更重要的是,所述驱动组件4可以驱动多个所述移动块3独立移动,所述移动块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柔性板1的方向独立移动后,可以使所述柔性板1发生变形,所述柔性板1在发生变形后可以形成如弧形、锥形、波浪形等不规则成型表面,以达到灵活、定制化成型混凝土板件的目的。所述柔性板1及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的内侧形成所述成型空间后,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的内侧可以作为混凝土成型阶段的侧模板,从而可以形成较厚的混凝土板件,且可以保证混凝土成品边缘整齐。
49.可选地,所述柔性板1为塑料板。具体地,塑料板具有表面光滑、弹性优良且弯成小半径圆弧时也不易发生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直接在接触混凝土时提供给混凝土多样化的成型表面,而且在混凝土成型好之后便于脱膜,也就是便于成型的混凝土板件从所述柔性板1上脱离,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外观。
50.可选地,参见图8,所述柔性板1远离所述移动块3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5。
51.具体地,混凝土一般由集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后成型得到,而这些材料的交联强度低,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所述加强层5的设置,可以将这些集料、骨料和水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提高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52.可选地,所述加强层5可以为柔性织物,该柔性织物可以形成混凝土的柔性骨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柔性织物可以是土工布,一般在浇筑或喷射混凝土前将其铺在柔性1之上。土工布分布在混凝土中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减少成型混凝土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
53.可选地,参见图7和图8,所述移动块3靠近所述柔性板1的一端呈球面。
54.具体地,所述柔性板1虽然在所述移动块3的移动过程中会发生变形,但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强度,比如塑料柔性板。将所述移动块3靠近所述柔性板1的一端设置成球面后,可以在所述移动块3与所述柔性板1相抵后避免在所述柔性板1上产生较大的应力。比如所述移动块3靠近所述柔性板1的一端为方形端面时,相邻所述移动块3的顶面高低不同,所述移动块3的棱边便会与所述柔性板1相抵,这时在所述柔性板1的相抵位置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容易造成柔性板1的损坏。
55.可选地,所述移动块3通过吸盘与所述柔性板1连接。
56.具体地,在没有所述环形夹持部2夹持所述柔性板1边缘时,为了保证所述柔性板1与所述移动块3的顶面紧贴并随着所述移动块3的移动而发生变形,可以通过所述吸盘将所述移动块3和所述柔性板1连接。在部分所述移动块3移动并带动所述柔性板1变形时,剩余所述移动块3在未移动时可以给所述柔性板1提供局部的固定,保证所述柔性板1变形的稳定性。
57.可选地,参见图6和图7,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呈四边形,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的至少一条边与剩余部分可拆卸连接。
5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尺寸有限,而大型建筑使用的混凝土构件尺寸可能很大,在需要成型体积大于本技术模板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段拼接成型来得到尺寸较大的混凝土。比如第一段混凝土预制结束后,将第一段混凝土向模板外移动并保留一小段混凝土在所述柔性板1上,这一小段混凝土可以作为拼接段,然后在
所述柔性板1上的空置部分继续喷射混凝土,喷射过程中的混凝土会与第一段混凝土相接,形成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经过多个阶段的拼接后,可以灵活控制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得到的混凝土尺寸。另外,所述第一环形夹持部21的形状可以根据混凝土成型要求确定,比如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9.可选地,参见图1至图3,所述柔性板1的周围设置有挡板6。
60.具体地,在需要成型的混凝土板件厚度较小时,所述柔性板1上形成混凝土板件的成型空间时可以利用所述柔性板1的周侧变形作为混凝土成型阶段的侧模板,比如通过所述移动块3将所述柔性板1的周侧顶起,以保证混凝土板件成品边缘整齐。但在需要成型的混凝土板件厚度较大时,所述柔性板1的周侧不足以成型混凝土板件的侧边。这时所述挡板6的设置可以作为较大厚度尺寸混凝土板件成型阶段的侧模板,保证混凝土板件的成型尺寸。另外,所述挡板6可以为环形挡板并套在所述柔性板1的周围,或者是连接在所述移动块3的周围。
61.可选地,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还包括支撑部,所述环形夹持部2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
62.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4可以为电机驱动组件或液压驱动组件,这类驱动组件一般尺寸较大,需要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的底部。而所述环形夹持部2在未进行固定时,当所述移动块3带动所述柔性板1变形时可能一起带动所述环形夹持部2移动,这就难以达到对所述柔性板1有效的顶持和变形。而所述环形夹持部2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后,可以将所述环形夹持部2与所述驱动组件4相互固定,一方面可以对所述环形夹持部2形成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在所述移动块3移动并带动所述柔性板1变形时将所述柔性板1的边沿固定,提高所述柔性板1变形的准确性。另外,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包括基座时,所述环形夹持部2可以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座连接,同样可以达到对所述环形夹持部2固定的目的。
63.可选地,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4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4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组件4通过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移动块3移动。具体地,所述控制组件可以为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的芯片等器件可以向所述驱动组件4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移动块3移动,达到灵活控制所述移动块3移动的目的。
6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件,所述混凝土板件采用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获得。
65.具体地,所述混凝土板件在采用所述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成型时,通过多个所述移动块3的灵活移动,可以成型精度高且多样化外形的所述混凝土板件,提高所述混凝土板件的适用性。另外,所述混凝土板件还可以作为制造轨道梁梁体的侧模板,并与后浇筑的部分共同组成轨道梁梁体的整体结构。用混凝土板件作为制造轨道梁梁体的侧模板,无需现场调整外形、无需脱模,混凝土板件在浇筑阶段作为模板受力,待混凝土板件内部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并与混凝土板件连成一体后,可作为整体构件。
6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混凝土板件的成型方法,包括:
67.s101,驱动组件根据混凝土板件的成型要求移动移动块,多个所述移动块带动柔性板发生形变;
68.s102,在所述柔性板上形成的成型空间中喷射或浇筑混凝土。
6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方法通过在柔性板的下方排列多个可以独立移动的移动块,使得柔性板可以发生可控变形,以达到灵活、定制化成型混凝土板件的目的,而且该成型方法的成型精度高,操作便利,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70.可选地,在步骤s102中所述成型空间中喷射或浇筑所述混凝土后,还包括混凝土固化以形成混凝土板件,混凝土固化可以使得所述混凝土达到要求的结构强度,保证所述混凝土的使用安全,在所述混凝土固化形成混凝土板件后,将固化后的混凝土板件的侧边作为后浇筑混凝土成型的侧模并与后浇筑混凝土拼接成型。
71.具体地,一般混凝土板件在固化达到需求强度后,便可以从成型模板上取下。而在需要成型的混凝土板件体积大于本技术混凝土板件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阶段拼接成型来得到尺寸更大的混凝土板件,也就是上述的拼接成型过程。比如第一段混凝土板件预制结束后,将第一段混凝土板件向模板外移动并保留一小段混凝土板件在所述柔性板上,这一小段混凝土板件可以作为拼接段,然后在所述柔性板上的空置部分继续喷射混凝土,喷射过程中的混凝土会与第一段混凝土板件相接,形成尺寸较大的混凝土板件。经过多个阶段的拼接后,可以灵活控制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板件成型模具得到的混凝土板件尺寸。
72.另外,本技术实施例的成型方法获得的混凝土板件在固化成型后,也可以作为混凝土材质的混凝土模板,在由该混凝土模板形成的模具内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无需现场调整模板外形,也无需脱膜,待模具内部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并与混凝土板件连成一体后,则可作为整体构件使用。
7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