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2586发布日期:2021-01-26 13: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建筑连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连廊是衔接不同建筑间的通道,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方式,近年来,不少高层及超高层办公楼塔楼之间设置大跨度空中钢桁架连廊,将建筑空间与景观结合,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钢结构连廊将两座塔楼连接,方便两座塔楼内的人员来往,加强两座塔楼之间的联系。
[0003]
钢结构连廊的重量大,因此一般会先在地面安装好钢结构连廊,然后将钢结构连廊整体提升至预定高度,再将钢结构连廊与塔楼连接,然而对于带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与裙楼之间的地面形成狭窄空间,对于钢结构连廊这样跨度大的结构,不适于进行钢结构连廊在狭窄空间上的安装以及之后的提升工作,增大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降低钢结构连廊的安装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
[0005]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两侧裙楼露台以及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拼装胎架;步骤二:在所述拼装胎架上拼装钢结构连廊,在所述钢结构连廊上安装下吊点;步骤三:在塔楼对应所述钢结构连廊的预定安装位置的上方设置提升支架,在所述提升支架设置上吊点,在所述上吊点位置安装液压提升设备,所述液压提升设备与所述下吊点通过钢绞线连接;步骤四:在所述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位于所述钢结构连廊下方的脚手架平台,通过所述脚手架平台在所述钢结构连廊的底部安装连廊底部装饰面板;步骤五:解除所述钢结构连廊与所述拼装胎架的连接,对所述钢结构连廊进行试提升,检查所述钢结构连廊的结构变形以及液压提升设备的工作状况;步骤六:对所述钢结构连廊进行整体提升,对所述钢结构连廊的提升过程进行监控;步骤七:将所述钢结构连廊提升至预定安装位置,将所述钢结构连廊连接于两侧所述塔楼之间;步骤八:卸载所述液压提升设备与所述钢结构连廊的连接,拆卸所述液压提升设备、所述脚手架平台和所述拼装胎架,完成所述钢结构连廊的安装。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侧裙楼露台以及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拼装胎架,使钢结构连廊的安装空间不只限于裙楼与裙楼之间的狭窄空间,以适应高低跨的建筑空间,
充分利用裙楼露台上方的空间,从而为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降低钢结构连廊的安装难度,并且拼装胎架可以对钢结构连廊进行支撑,提高钢结构连廊提升前的稳定性。
[0007]
优选的,所述拼装胎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地下室顶板的多个第一钢格构柱和设置于所述裙楼露台的多个第二钢格构柱,所述第一钢格构柱的柱顶和所述第二钢格构柱的柱顶高度相同且均设有盖板,步骤二中,将位于所述钢结构连廊的下弦杆连接于所述盖板,然后在所述下弦杆的基础上安装上弦杆、中弦杆、主次钢梁以及楼承板,拼装组合成所述钢结构连廊。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格构柱和第二钢格构柱对下弦杆进行支撑固定,为钢结构连廊的拼装提供坚实的支撑结构,并且以下弦杆作为拼装钢结构连廊的基础,提高拼装效率。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格构柱的底部设有砼柱墩,所述中间地下室顶板对应所述第一钢格构柱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砼柱墩浇筑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钢格构柱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凸板,所述第一固定凸板与所述砼柱墩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钢格构柱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凸板,所述第二固定凸板与所述裙楼露台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钢格构柱位于所述裙楼露台的梁板上方。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格构柱承受的载荷传递到砼柱墩,砼柱墩与安装槽的设置使载荷进一步传递到地下室顶板,从而提高地下室顶板支撑第一钢格构柱的稳定性;第二钢格构柱位于裙楼露台的梁板上,从而提高裙楼支撑第二钢格构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拼装胎架承托钢结构连廊的稳定性。
[0011]
优选的,所述上弦杆、所述中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端部均设为切断部,两侧所述塔楼均设有连接杆件,所述上弦杆、所述中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同一端之间连接有提升加固杆,所述提升加固杆位于两侧所述下吊点之间;步骤五中,将所述上弦杆、所述中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与所述第一钢格构柱以及所述第二钢格构柱分离,使所述钢结构连廊与所述拼装胎架解除连接,步骤七中,所述钢结构连廊到达预定高度后,将所述切断部与所述连接杆件,使所述钢结构连廊连接于两侧所述塔楼之间。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加固杆连接上弦杆、中弦杆以及下弦杆,在提升过程中,提升加固杆可以传递上弦杆的受力,提高钢结构连廊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塔楼预设连接杆件,起到便于钢结构连廊与塔楼连接的的作用,并且便于将钢结构连廊对准到预定的安装位置。
[0013]
优选的,步骤五中,试提升的过程为,对所述上吊点按20%、40%、60%、80%、100%逐级同步加载,在所述钢结构连廊离开所述拼装胎架且上升20cm后,空中悬停静置12h,检查所述钢结构连廊的结构变形以及液压提升设备的工作状况。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结构连廊进行试提升,有助于检查设备的安装是否到位,保证钢结构连廊的整体提升能够顺利进行。
[0015]
优选的,步骤六中,所述钢结构连廊提升时,所述钢结构连廊的切断部与所述连接杆件的水平距离为50mm,提升前和提升过程中,利用激光垂准仪对所述钢结构连廊的提升通道发射激光束,发现并移走提升通道的障碍物。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提升通道的垂直度,减少障碍物阻挡钢结构连廊提
升的情况,使钢结构连廊顺利提升。
[0017]
优选的,步骤六中,以其中一个所述下吊点为基准点,根据所述基准点的提升速度,调整其余各个所述下吊点的提升速度;所述钢结构连廊每提升一层就用水准仪对所述下吊点进行高程测量,测出所述基准点与其余各个所述下吊点的高程累积偏差。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各个下吊点提升的同步性,减少钢结构连廊整体倾斜的情况,并且通过水准仪测出基准点与其余各个下吊点的高程累积偏差,为后续消除累积偏差提供依据。
[0019]
优选的,所述液压提升设备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升支架且与所述钢绞线连接的穿心千斤顶以及与所述穿心千斤顶连接的液压油泵,所述穿心千斤顶设有油缸行程标尺,通过所述油缸行程标尺和高程累积偏差,测出调节行程控制值,再根据调节行程控制值对所述钢结构连廊进行调平,消除所述钢结构连廊每提升一层的高程累积偏差。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心千斤顶用于提升钢结构连廊,油缸行程标尺的设置便于消除桁架提升的累积偏差,并且水准仪和油缸行程标尺的使用成本低,符合经济适用原则。
[0021]
优选的,所述钢结构连廊各个角落均设有定位绳,步骤六中,当遇到大风时,停止提升,将所述定位绳与所述塔楼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风时,定位绳与塔楼连接,限制钢结构连廊的水平摆动,保护钢结构连廊和施工设备。
[0023]
优选的,所述提升支架包括连接于所述塔楼且水平分布的若干个支杆、连接于若干个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塔楼的端部且供所述上吊点设置的提升基台、连接于若干个所述支杆之间的加强片、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杆且位于两侧所述支杆相背离的侧面的加强杆以及与所述提升基台底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加强杆以及所述支撑杆均与所述塔楼连接。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片的设置可以提高支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提升基台的稳定性,并且加强杆和支撑杆的设置提高支杆与塔楼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上吊点的稳定性。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两侧裙楼露台以及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拼装胎架,使钢结构连廊的安装空间不只限于裙楼与裙楼之间的狭窄空间,以适应高低跨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裙楼露台的空间,从而为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降低钢结构连廊的安装难度,并且拼装胎架可以对钢结构连廊进行支撑,提高钢结构连廊提升前的稳定性;2.水准仪监测下吊点与基准点的高程累积偏差,提高各个下吊点提升的同步率,油缸行程标尺与水准仪配合可以得到调节行程控制值,工作人员根据调节行程控制值对钢结构连廊进行调平,确保钢结构连廊安全提升。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钢结构连廊在塔楼之间安装好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钢结构连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第一钢格构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钢结构连廊提升过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提升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第一钢格构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1、塔楼;11、裙楼;2、钢结构连廊;21、下弦杆;22、中弦杆;23、上弦杆;24、主次钢梁;25、楼承板;3、拼装胎架;31、第一钢格构柱;32、第二钢格构柱;33、盖板;34、安装槽;35、砼柱墩;36、第一固定凸板;4、下吊点;41、提升座;42、提升加固杆;43、切断部;44、连接杆件;45、定位绳;5、提升支架;51、支杆;52、提升基台;53、上吊点;54、加强片;55、加强杆;56、支撑杆;57、穿心千斤顶;58、油缸行程标尺;59、钢绞线;6、承载板;61、沉头孔;6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如图1所示,需要安装钢结构连廊2的位置在两个塔楼1之间,两个塔楼1的长边方向相互垂直,钢结构连廊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塔楼1相互垂直且靠近的侧面,钢结构连廊2的两侧长边长度不一,塔楼1的底部设有裙楼11,裙楼11之间的地面为中间地下室顶板。
[0036]
如图2所示,钢结构连廊2包括上弦杆23、中弦杆22、下弦杆21、主次钢梁24和楼承板25,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由上至下分布,且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均设置有长度不一的两个且分别位于钢结构连廊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主次钢梁24和楼承板25均连接固定于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之间,从而形成钢结构连廊2。
[0037]
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拼装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两侧裙楼11露台以及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拼装胎架3,拼装胎架3包括第一胎架单元和第二胎架单元,第一胎架单元和第二胎架单元均包括多个第一钢格构柱31和多个第二钢格构柱32,第一钢格构柱31垂直设置于中间地下室顶板,第二钢格构柱32垂直设置于裙楼11的露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胎架单元包括沿钢结构连廊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一钢格构柱31和两个第二钢格构柱32,第二胎架单元包括沿钢结构连廊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三个第一钢格构柱31和两个第二钢格构柱32,第一胎架单元的位置对应钢结构连廊2长度较短的长边,第二胎架单元的位置对应钢结构连廊2长度较长的长边。
[0038]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钢格构柱31和第二钢格构柱32均由四根角钢围成,相邻角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斜缀条,第一钢格构柱31和第二钢格构柱32的柱顶均水平固定有盖板33,各个第一钢格构柱31和第二钢格构柱32的盖板33的高度均相同。
[0039]
中间地下室顶板的承载面对应第一钢格构柱3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4,安装槽34内浇筑有砼柱墩35;第一钢格构柱3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凸板36,第一固定凸板36沿角钢的底部水平向外延伸,第一固定凸板36穿设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的末端与砼柱墩35连接固定,从而将第一钢格构柱31的底部与砼柱墩35连接固定,使第一钢格构柱31受到的载荷传递到砼柱墩35,砼柱墩35将载荷传递到中间地下室顶板,提高中间地下室顶板支撑第一钢格构柱3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钢格构柱31的支撑能力。
[0040]
第二钢格构柱32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凸板,第二固定凸板沿角钢的底部水平向外延伸,第二固定凸板穿设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的末端与裙楼11露台连接固定,从而将第二钢格构柱32连接固定于裙楼11的露台,并且第二钢格构柱32连接于裙楼11露台的梁板正上方,利用裙楼11的露台在梁板位置的承载能力高的特点,提高裙楼11的露台支撑第二钢格构柱32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二钢格构柱32的支撑能力。
[0041]
步骤二:如图2和图3所示,在拼装胎架3上拼装钢结构连廊2,将长度较短的下弦杆21与第一胎架单元的第一钢格构柱31以及第二钢格构柱32的盖板33焊接固定,且将长度较长的下弦杆21的端部与第二胎架单元的第一钢格构柱31以及第二钢格构柱32的盖板33焊接固定,再在下弦杆21的基础上安装中弦杆22、上弦杆23、主次钢梁24和楼承板25,实现钢结构连廊2的拼装。
[0042]
第一钢格构柱31和第二钢格构柱32的设置将钢结构连廊2的安装位置提升到裙楼11露台的高度,减小了裙楼11与裙楼11之间的狭窄空间对钢结构连廊2安装的限制,更好的适应两侧裙楼11露台与中间地下室顶板形成的高低跨建筑空间,为钢结构连廊2的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降低钢结构连廊2的安装难度。
[0043]
如图5所示,在钢结构连廊2上安装完成后,在上弦杆23的两端设置下吊点4,下吊点4安装有用于与钢绞线59连接的提升座41;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的同一端之间焊接固定有提升加固杆42,提升加固杆42竖直设置,提升加固杆42将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连接件在一起,提高钢结构连廊2两端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提升加固杆42可以分散上弦杆23的受力,提高钢结构连廊2提升过程的整体稳定性。
[0044]
根据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的两端到塔楼1的距离,将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的两端部分切除,使上弦杆23、中弦杆22和下弦杆21的两端端部形成切断部43,切断部43与塔楼1外墙脚手架之间的距离为50mm,塔楼1在钢结构连廊2的预定安装位置预设有与切断部43连接的连接杆件44。
[0045]
步骤三:如图5和图6所示,在塔楼1上钢结构连廊2的预定安装位置的上方设置提升支架5,提升支架5对应下吊点4设置有四个,提升支架5包括支杆51、提升基台52、加强片54、加强杆55和支撑杆56,支杆51固定连接于塔楼1,支杆51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两个支杆51沿水平方向分布;提升基台52固定于支杆51远离塔楼1的端部,提升基台52与两个支杆51一同连接固定,提升基台52设置有上吊点53,上吊点53与对应的下吊点4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上吊点53安装有液压提升设备,液压提升设备包括穿心千斤顶57以及与穿心千斤顶57连接的液压油泵,穿心千斤顶57与提升座41之间连接有钢绞线59,通过穿心千斤顶57实现钢结构连廊2的提升。
[0046]
加强片54沿支杆5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加强片5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杆51固定连接,实现两个支杆51的连接,提高提升基台52的稳固程度;加强杆5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支杆51相背离的侧面,加强杆55的一端与支杆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塔楼1固定连接,加强杆55与支杆51之间形成预定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夹角为50
°
,加强杆55起到限制支杆51在水平方向偏折的作用,提高提升基台52在高空中抵抗风力影响的能力;支撑杆5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提升基台52的底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塔楼1,支撑杆56与支杆51之间形成预定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夹角为45
°
,支撑杆56起到提高提升基台52承受钢结构连廊2的能力的作用。
[0047]
步骤四:在中间地下室顶板安装脚手架平台,脚手架平台位于钢结构连廊2下方,工人通过脚手架平台,在钢结构连廊2的底部安装连廊底部装饰面板;步骤五:如图3和图5所示,通过切割解除下弦杆21与第一钢格构柱31以及第二钢格构柱32的连接,然后对钢结构连廊2进行试提升,对上吊点53按20%、40%、60%、80%、100%逐级同步加载,使钢结构连廊2离开第一钢格构柱31以及第二钢格构柱32,钢结构连廊2上升20cm后,空中悬停静置12h,检查钢结构连廊2的结构变形以及液压提升设备的工作状况。
[0048]
步骤六:如图5所示,试提升的各项检查正常无误后,准备对钢结构连廊2进行整体提升;提升前,先在裙楼11露台架设激光垂准仪,激光垂准仪位于钢结构连廊2的端部与塔楼1之间的位置,激光垂准仪以钢结构连廊2两端的提升通道为发射路径,向上发射激光束,保持提升通道的垂直度,根据激光束的发射情况,发现障碍物,并及时调整障碍物的位置,保证钢结构连廊2的提升通道的畅通无阻。
[0049]
每个上吊点53均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同时进行穿心千斤顶57的伸缸操作,带动钢绞线59向上提升,对钢结构连廊2进行整体提升,提升过程中,保持切断部43与连接杆件44的水平距离为50mm,以确保钢结构连廊2到达预定安装位置后,切断部43能够顺利与连接杆件44连接合拢。
[0050]
以其中一个下吊点4为基准点,在提升过程中,以基准点的提升速度为基准,及时调整其余各个下吊点4的的提升速度,确保提升过程中各个下吊点4的同步性。
[0051]
另外,钢结构连廊2每提升一楼层,就在该楼层设置水准仪,对各个下吊点4进行高程测量,并且以基准点为基准,得到其余各个下吊点4与基准点的高程累积偏差。
[0052]
如图5和图6所示,穿心千斤顶57的伸缸部位设有油缸行程标尺58,油缸行程标尺58的长度为穿心千斤顶57的伸缸最大行程,通过油缸行程标尺58可以监测穿心千斤顶57每次的伸缸行程;钢结构连廊2每提升一楼层,以基准点的穿心千斤顶57伸缸行程作为标准行程,以其余各个下吊点4与基准点的高程累积偏差作为调节值,若某个下吊点4的高程大于基准点的高程,则用标准行程减去调节值,得到该下吊点4调节行程控制值;若某个下吊点4的高程小于基准点的高程,则用标准行程加上调节值,得到该下吊点4的调节行程控制值,再通过调节行程控制值来增减下次提升时该下吊点4穿心千斤顶57的伸缸行程,从而实现钢结构连廊2的调平,消除累积偏差,并且水准仪和油缸行程标尺58的使用成本低,符合经济适用原则。
[0053]
如图5所示,另外,钢结构连廊2位于下弦杆21的四角均连接有定位绳45,定位绳45具体为钢丝绳,在提升钢结构连廊2时,定位绳45远离钢结构连廊2的一端悬空;当遇到大风时,立即停止提升作业,工作人员将定位绳45与塔楼1的主体结构连接,从而抵抗风力,限制钢结构连廊2的水平摆动,保护钢结构连廊2和施工设备。
[0054]
步骤七:将钢结构连廊2提升至预定安装位置,将切断部43与连接杆件44固定连接,并且在主次钢梁24与塔楼1之间加装加固杆件,实现钢结构连廊2连接于两侧塔楼1之间。
[0055]
步骤八:卸载液压提升设备与钢结构连廊2的连接,拆卸提升加固杆42、液压提升设备、脚手架平台和拼装胎架3,完成钢结构连廊2的安装。
[0056]
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拼装胎架3与下弦杆21的连接方式
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3的承载面可拆卸式安装有多个承载板6,承载板6的四角均开设有沉头孔61,沉头孔61穿设有与盖板33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62,承载板6之间同样通过固定螺栓62连接,且相邻承载板6的固定螺栓62沿高度方向相互错开分布,在步骤二中,下弦杆21焊接固定于最顶侧的承载板6;并且在焊接固定前,通过增减承载板6的数量,个别第一钢格构柱31和第二钢格构柱32的柱顶高度可以根据拼装胎架3的整体高度而进行调节,使得拼装胎架3整体更加平整,并且在步骤四中,当连廊底部装饰面板安装到相应的拼装胎架3的位置时,通过拆卸承载板6,可以为安装连廊底部装饰面板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提高安装效率。
[005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