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05606发布日期:2021-03-26 17:0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水泥为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建筑地面使用水泥搅拌的混凝土铺设的地面,在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地面凹陷或凸起的不平整现象,所以在水泥混凝土完全硬化之前,需要对建筑地面进行修补、平整。
3.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先对地面进行观察,然后在利用一些工具铲平凸起多余的地面,配合水泥砂浆填补凹陷的地面。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建筑平整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观察,自动化程度低且劳动强度大;对不平整的地面只能对单个点进行施工,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具有在对建筑地面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6.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面施工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移动台、铲平装置、填补装置以及平衡移动装置,所述移动台设于地面上方,所述平衡移动装置设于移动台的两端并与地面相抵触设置,所述铲平装置与填补装置依次设于移动台靠近地面的一侧;
8.其中,所述铲平装置包括铲刀块、滑移杆、固定块、伸缩杆以及往复机构,若干所述固定块均匀设于移动台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上滑动穿设有所述滑移杆,若干滑移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有所述铲刀块,所述伸缩杆一端与铲刀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机构相连接,所述往复机构设于移动台靠近地面的一侧;
9.所述填补装置包括弹性伸缩机构、挡块、微型滚轮、拉簧、刮板、安装块、盛料盒以及流动槽,所述安装块设于移动台靠近地面的一侧,并靠近往复机构远离铲刀块设置,所述盛料盒嵌设于移动台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流动槽贯穿开设于安装块上下两端,且流动槽向上的一端与盛料盒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均匀穿设于安装块上,且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微型滚轮,并通过微型滚轮与地面相抵触设置,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挡块,所述挡块滑动穿设至流动槽内,与所述流动槽的槽壁远离地面一侧相接触设置,且若干挡块之间相滑动贴合,所述刮板铰接于安装块远离铲刀块的一侧,且向下倾斜与地面相接触设置,刮板中部通过若干所述拉簧与安装块相连接;
10.利用上述设备对建筑地面进行施工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s1:设备检查,在启用地面施工处理设备对建筑地面进行处理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12.s2:工作准备,启动平衡移动装置,并配合人工的辅助,使设备缓慢移动在建筑地面上,并将适量的水泥浆体倒入盛料盒内;
13.s3:往复铲平,启动驱动电机让铲刀块进行往复运动,以平整在铲刀块运动范围内建筑地面上凸起的地方,且碎块被铲刀块推移至设备两侧的地面上;
14.s4:填补平整,当微型滚轮移动至建筑地面凹陷处时,通过填补装置使水泥浆体从流动槽内流下来,并落在该凹陷处附近,然后通过刮板将其平整,并使多余的水泥浆体移至设备一侧的地面上;
15.s5:压实平整,设备继续缓慢移动,通过平衡移动装置对填补装置与铲平装置平整后的建筑地面作最后压实平整。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臂、拨块以及往复槽块,所述转动臂设于移动台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移动台远离地面的一侧,且输出轴穿设于移动台与转动臂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拨块设于转动臂靠近地面的一侧并远离转动臂的转动轴设置,所述往复槽块套设并抵触所述拨块,且外侧壁与伸缩杆远离铲刀块的一端相连接。
1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限位槽、压簧、限位块、抵触杆以及压盘,若干所述限位槽均匀开设于安装块内部,所述限位槽内限位滑移有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地面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挡块,所述限位块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抵触杆,抵触杆靠近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微型滚轮,且滚轮与地面相抵触,所述压盘固定套设于抵触杆上,且通过所述压簧与安装块相连接。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块、碾压辊、驱动机构以及平衡机构,若干所述连接块对称设于移动台远离铲刀块的一端,并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碾压辊设于若干连接块之间并远离移动台与地面相抵触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设于连接块远离碾压辊的一侧,且输出端转动穿设于连接块与碾压辊同轴连接,所述平衡机构设于移动台远离碾压辊的一端。
1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块、v形块以及滚轮,所述平衡块的中部转动设于移动台远离碾压辊一端的中部,若干所述v形块对称设于平衡块的两端,且与平衡块转动连接,并向下靠近地面设置,若干所述滚轮分两组对称设于若干v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并与地面相抵触设置。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减速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设于连接块远离碾压辊的一侧,且转动轴穿设于连接块与碾压辊同轴连接,所述减速轮与驱动轮均设于移动台的一侧,且减速轮传动轮相互啮合,驱动轮与减速轮以皮带的方式传动连接。
21.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发明通过铲平装置与填补装置大大降低操作人员对建筑地面进行平整的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23.2.本发明通过铲平装置与填补装置对建筑地面连续作业方式,进而提高了对建筑地面平整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24.3.本发明通过平衡移动装置使设备在不平整的建筑地面上保持平稳的状态行进,进一步降低对铲平装置与填补装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26.图2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铲平装置、填补装置和平衡移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铲刀块与转动臂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填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刮板和压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移动台;2、铲平装置;3、填补装置;4、平衡移动装置;21、铲刀块;22、滑移杆;23、固定块;24、伸缩杆;25、往复机构;31、弹性伸缩机构;32、挡块;33、微型滚轮;34、拉簧;35、刮板;36、安装块;37、盛料盒;38、流动槽;251、驱动电机;252、转动臂;253、拨块;254、往复槽块;311、限位槽;312、压簧;313、限位块;314、抵触杆;315、压盘;41、连接块;42、碾压辊;43、驱动机构;44、平衡机构;441、平衡块;442、v形块;443、滚轮;431、驱动轮;432、减速轮;433、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为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地面施工处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地面施工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移动台1、平衡移动装置4、铲平装置2以及填补装置3,移动台1设于地面上方,平衡移动装置4设于移动台1的两端,并抵触地面以支撑移动台1,铲平装置2与填补装置3依次设于移动台1靠近地面的一侧。
35.其中,铲平装置2包括铲刀块21、滑移杆22、固定块23、伸缩杆24以及往复机构25,若干固定块23均匀设于移动台1靠近地面的一侧,固定块23滑动穿设有滑移杆22,供滑移杆22进行往复运动;铲刀块21呈v型展开,中间凸起,两端水平向后倾斜,截面为弧形,若干滑移杆22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铲刀块21的后侧相连接;伸缩杆24一端与铲刀块21靠近固定块23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往复机构25相连接,往复机构25设于移动台1靠近地面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往复机构25通过伸缩杆24推动铲刀块21进行往复移动,以平整建筑地面凸起的部分,并将铲掉的碎料在铲刀块21导向下移至设备两侧,再以人工的方式对碎料进行清理。
36.填补装置3包括弹性伸缩机构31、挡块32、微型滚轮33、拉簧34、刮板35、安装块36、盛料盒37以及流动槽38,安装块36设于移动台1靠近地面的一侧,并靠近往复机构25远离铲刀块21设置,盛料盒37嵌设于移动台1远离地面的一侧,以放置供填补凹陷坑洼的水泥浆体;流动槽38贯穿开设于安装块36上下两端,且流动槽38向上的一端与盛料盒37相连通设置,以使得水泥浆体通过流动槽38流至地面上;若干弹性伸缩机构31均匀穿设于安装块36上,且一端转动连接有微型滚轮33,并通过微型滚轮33与地面相抵触设置,另一端安装有挡块32,挡块32滑动穿设至流动槽38内,与流动槽38的槽壁远离地面一侧相接触设置,且若干
挡块32之间相滑动贴合,当微型滚轮33移动至建筑地面上的凹陷处,弹性伸缩机构31下降一定的高度,使挡块32与流动槽38之间存在空隙,让水泥浆体从盛料盒37通过流动槽38落在地面上,且当微型滚轮33继续从凹陷处移动至水平地面上时,挡块32与流动槽38相贴合水泥浆体不再流出;刮板35铰接于安装块36远离铲刀块21的一侧,且向下倾斜与地面相接触设置,刮板35中部通过若干拉簧34与安装块36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落在凹陷处地面的水泥浆体在刮板35的作用下对该地面的凹陷坑洼处进行填补平整,多余的水泥浆体在刮板35继续推移下,逐渐移至该设备一侧的地面上。
37.往复机构25包括驱动电机251、转动臂252、拨块253以及往复槽块254,转动臂252设于移动台1靠近地面的一侧,驱动电机251设于移动台1远离地面的一侧,且输出轴穿设于移动台1与转动臂252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拨块253设于转动臂252靠近地面的一侧并远离转动臂252的转动轴设置,往复槽块254套设并抵触拨块253,且外侧壁与伸缩杆24远离铲刀块21的一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51采用的是转速和扭力适中的伺服电机,驱动电机251驱动转动臂252转动,带动拨块253作圆周运动,并带动套设在拨块253上往复槽块254往复移动,通过伸缩杆24进而实现铲刀块21的往复运动,使铲刀块21能够有效铲掉建筑地面上凸起的部分,防止单次铲动失败。
38.弹性伸缩机构31包括限位槽311、压簧312、限位块313、抵触杆314以及压盘315,若干限位槽311均匀开设于安装块36内部,限位槽311内限位滑移有限位块313,限位块313远离地面的一端连接有挡块32;限位块313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有抵触杆314,抵触杆314靠近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微型滚轮33,且滚轮443与地面相抵触,压盘315固定套设于抵触杆314上,且通过压簧312与安装块36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抵触杆314始终在压簧312的作用下通过微型滚轮33与地面相抵触,当微型滚轮33移动至凹陷处时,弹性伸缩机构31带动挡块32远离流动槽38,让水泥浆体留下来,且凹陷处相对水平地面越深,挡块32与流动槽38之间空隙越大,流出的水泥浆体也越多,使刮板35在填补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水泥浆体对地面的凹陷进行填补。
39.平衡移动装置4包括连接块41、碾压辊42、驱动机构43以及平衡机构44,若干连接块41对称设于移动台1远离铲刀块21的一端,并向下倾斜设置,碾压辊42设于若干连接块41之间并远离移动台1与地面相抵触设置;驱动机构43设于连接块41远离碾压辊42的一侧,且输出端转动穿设于连接块41与碾压辊42同轴连接;平衡机构44设于移动台1远离碾压辊42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碾压辊42在驱动机构43的作用下缓慢滚动,带动移动台1、铲平装置2和填补装置3在建筑地面上行进,同时在平衡机构44的作用,使移动台1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移动时保持相对水平平稳的状态,降低对铲平装置2与填补装置3的影响。
40.平衡机构44包括平衡块441、v形块442以及滚轮443,平衡块441的中部转动设于移动台1远离碾压辊42一端的中部,若干v形块442对称设于平衡块441的两端,且与平衡块441转动连接,并向下靠近地面设置,若干滚轮443分两组对称设于若干v形块442相互远离的一侧,并与地面相抵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滚轮443数量优选为4个,当单个滚轮443移动至凸起或凹陷的建筑地面上时,通过平衡块441与v形块442的转动来调节适应不平整的地面,使移动台1保持稳定、水平的状态,从而缓冲并降低前方地面的不平整对铲平装置2与填补装置3造成的影响。
41.驱动机构43包括驱动轮431、减速轮432以及传动轮433,传动轮433设于连接块41
远离碾压辊42的一侧,且转动轴穿设于连接块41与碾压辊42同轴连接,减速轮432与驱动轮431均设于移动台1的一侧,且减速轮432传动轮433相互啮合,驱动轮431与减速轮432以皮带的方式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速轮432与传动轮433来降低驱碾压辊42的转速,提升碾压辊42的转动扭力,使移动台1保持缓慢的速度行进。
42.利用上述设备对建筑地面进行施工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3.s1:设备检查,在启用地面施工处理设备对建筑地面进行处理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44.s2:工作准备,启动平衡移动装置4,并配合人工的辅助,使设备缓慢移动在建筑地面上,并将适量的水泥浆体倒入盛料盒37内;
45.s3:往复铲平,启动驱动电机251让铲刀块21进行往复运动,以平整在铲刀块21运动范围内建筑地面上凸起的地方,且碎块被铲刀块21推移至设备两侧的地面上;
46.s4:填补平整,当微型滚轮33移动至建筑地面凹陷处时,通过填补装置3使水泥浆体从流动槽38内流下来,并落在该凹陷处附近,然后通过刮板35将其平整,并使多余的水泥浆体移至设备一侧的地面上;
47.s5:压实平整,设备继续缓慢移动,通过平衡移动装置4对填补装置3与铲平装置2平整后的建筑地面作最后压实平整。
4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49.步骤一:通过人工辅助的方式将设备移动至待平整的建筑地面上,并在盛料盒37中放置适量的水泥浆体;
50.步骤二:启动驱动轮431转动,通过减速轮432与传动轮433使碾压辊42在建筑地面上缓慢滚动,带动移动台1、铲平装置2和填补装置3缓慢移动,并且在平衡机构44的作用下使移动台1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保持较高水平稳定性;
51.步骤三:启动驱动电机251,带动转动臂252转动通过拨块253、往复槽块254和伸缩杆24使铲平块在设备移动的方向往复运动,将地面凸起的部分进行铲平,并将碎料推移至设备的两侧;
52.步骤四:当微型滚轮33移动地面的凹陷处时,弹性伸缩机构31下降,使挡块32远离流动槽38,让水泥浆体从流动槽38内流出并落在地面的凹陷处,并在刮板35的作用下进行填补平整,多余的水泥浆体也顺着刮板35移出设备下方,再配合人工将其进行收集;
53.步骤五:碾压辊42继续向前滚动,并对铲平装置2与填补装置3平整过的地面进行最后压实平整。
5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