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单元及保温板结构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16615发布日期:2021-02-03 13: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板单元及保温板结构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单元及保温板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建筑为了避免夏季由于墙壁被阳光直射导致房间内部温度增高,常在外墙表面安装保温板结构,借助保温板结构来阻挡阳光的直射从而避免房间温度过高。保温板结构的板体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
[0003]
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装配式的保温板结构,其一般包括多个保温板单元(也被称为保温条板系),安装时将多个保温板单元装配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保温板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10552570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外墙体系》,其包括装配式钢框架主体结构、板体连接件、梁上连接件分离式节点、外墙板体、保温及装饰面。主体结构包括钢梁、钢柱;连接件为l型连接件,节点与连接件之间可在工厂焊接成一体;连接件与板体之间用螺栓连接;节点与主体结构通过梁上连接件实现快速入位;板体、保温层及装饰面之间用保温层专用胶或砂浆连接。
[0004]
上述现有方案中的外墙体系就是一种保温板单元,其主要包括板体。板体安装时固定于外墙上的侧面为安装面,背离外墙朝向阳光的侧面为使用面。然而,申请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无论是一体式的保温板结构还是装配式的保温板结构,均存在以下问题:保温板结构是通过阻挡阳光直射建筑物外墙来避免房间温度过高的,也就是说保温板单元板体的使用面(背离建筑物外墙的侧面)会受到阳光的直射,从而导致板体因被阳光直射而快速升温。虽然板体内会设置隔热层和蜂窝状填充等结构,但是由于阳光直射的升温速度过快,使得板体产生热量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保温板单元及其构成的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不好。因此,申请人想到设计一种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且能够辅助板体散热的保温板单元,以提升保温板单元及其构成的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且能够辅助板体散热的保温板单元,以能够辅助提升保温板单元及其构成的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板单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使用面上的若干个遮光片;各个遮光片依次并行排列设置且朝同一方向倾斜布置,相邻的遮光片之间还设置有空隙,使得所述防护装置在所述板体的使用面上形成鱼鳞状的镂空遮光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使用面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布置且用于供所述遮光片插接安
装的若干个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数量与所述遮光片的数量相对应,且各个安装凹槽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并行排列布置,使得各个遮光片能够插接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凹槽内并能够朝所述板体的下端倾斜布置。
[0008]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上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朝下贯穿各个安装凹槽的安装通孔;所述遮光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且所述遮光片插接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固定孔能够与所述安装通孔保持同轴;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外径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对应的固定插杆,所述固定插杆从所述板体的上端插入所述安装通孔内时能够与各个遮光片上的固定孔插接固定。
[0009]
优选的,所述遮光片包括插接于所述安装凹槽内的安装部,以及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远离所述安装凹槽一端的遮光部,所述安装部的外部尺寸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内尺寸相对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遮光部呈v形结构连接;所述安装部在俯视角度下呈矩形结构,且在侧视角度下呈中部隆起的v形结构;所述遮光部在俯视角度下呈矩形结构,且在侧视角度下呈中部隆起的v形结构。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保温板单元构成的保温板结构,包括若干个上述的保温板单元,各个保温板单元横竖并排布置安装;所述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板体的安装面上的多个安装装置,所述保温板单元通过所述安装装置固定于外墙上。
[0011]
优选的,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块和安装套;所述安装块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的安装面上的固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且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朝下延伸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外部尺寸与所述安装套的套内尺寸相对应;所述安装套上安装时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墙固定连接的安装支耳。
[0012]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上、下两端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连接板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内尺寸与所述连接板的外部尺寸相适应,使得竖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槽和连接板能够对应卡合;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三角槽,所述连接板卡合于所述连接槽内时与所述三角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与所述三角槽的槽内尺寸相适应的橡胶条。
[0013]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的使用面上靠近其宽度方向两侧位置且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以及安装时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且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防护槽板;所述防护槽板呈v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槽板对应于两个保温板单元的两端具有外翻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外部尺寸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内尺寸相对应,使得所述防护槽板能够在安装时通过其翻边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的限位槽卡接配合。
[0014]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安装面上靠近其宽度方向两侧位置的两个固定孔,以及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u形结构的卡杆,所述卡杆包括间隔布置的两条固定臂和用于连接两条固定臂的连接部;其中一条固定臂的外壁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卡片,所述卡片上靠近该固定臂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该固定臂的外壁上;所述卡片与该固定臂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使得所述卡片远离该固定臂端部的一端与该固定臂的外壁之间保持间隔;所述卡杆的两条固定臂的外径尺寸均与所述固定孔的孔径尺寸对应,使得安装时所述
卡杆的两条固定臂能够分别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上的固定孔插接配合。
[001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得到上述的保温板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外墙的形状尺寸确定保温板单元的数量和各个保温板单元的安装位置,并按照先下后上的排列顺序设置各个保温板单元的安装顺序;s2:将待安装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套对应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该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块插入对应的安装套内,同时使得该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槽与下方另一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板卡合,最后固定该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块;s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各个保温板单元安装完成;s4:将防护槽板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防护槽板的两个翻边分别密封卡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限位槽内;s4:将卡杆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卡杆的两个固定臂分别插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固定孔内。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中,镂空遮光结构能够在板体的使用面上形成遮挡,即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以降低板体的升温速度,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保温效果。
[0017]
2、本发明中,镂空遮光结构呈鱼鳞状且相邻的遮光片之间设置有空隙,使得各个遮光片被阳光直射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遮光片间的空隙快速散发,即能够辅助板体散热,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保温效果。
[0018]
3、本发明中,连接槽和连接板及其三角槽和橡胶条的结构,能够提升竖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密封性,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墙,即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
[0019]
4、本发明中,防护槽板能够遮挡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间隙,这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对保温板结构拼接缝隙位置的雨水进行导流,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墙,同样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实施例一中保温板单元使用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保温板单元使用面一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保温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保温板单元安装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保温板结构正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中保温板结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中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板体1、安装凹槽11、防护装置2、遮光片21、固定孔22、固定插杆23、安装装置3、安装块31、安装套32、安装支耳33、连接板4、橡胶条41、连接槽5、三角槽51、加固装置6、卡杆61、固定臂62、拉手63、卡片64、弹性部件65、防护槽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单元,包括板体1,板体1上设置有防护装置2,防护装置2包括设置于板体1的使用面上的若干个遮光片21;各个遮光片21依次并行排列设置且朝同一方向倾斜布置,相邻的遮光片21之间还设置有空隙,使得防护装置2在板体1的使用面上形成鱼鳞状的镂空遮光结构。本实施例中,板体1安装时固定于外墙上的侧面为安装面,背离外墙且朝向阳光的侧面为使用面。
[0023]
实际使用时,镂空遮光结构能够在板体1的使用面上形成遮挡,即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1以降低板体1的升温速度,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保温效果。其次,本发明中的镂空遮光结构呈鱼鳞状且相邻的遮光片21之间设置有空隙,使得各个遮光片21被阳光直射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遮光片21间的空隙快速散发,即能够辅助板体1散热,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保温效果。
[0024]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2所示:板体1的使用面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布置且用于供遮光片21插接安装的若干个安装凹槽11;安装凹槽11的数量与遮光片21的数量相对应,且各个安装凹槽11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并行排列布置,使得各个遮光片21能够插接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凹槽11内并能够朝板体1的下端倾斜布置。
[0025]
本发明中,各个遮光片21都是直接安装于板体1的安装凹槽11内的,使得板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各个遮光片21散发出来,即遮光片21能够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辅助板体1散热,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保温效果。并且,各个遮光片21是朝板体1的下端倾斜布置的,使得形成的镂空遮光结构能够更好的遮挡板体1,从而能够更好的降低板体1的升温速度。
[0026]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2所示:板体1的上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朝下贯穿各个安装凹槽11的安装通孔;遮光片21上设置有与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22,且遮光片21插接安装于安装槽内时固定孔22能够与安装通孔保持同轴;防护装置2还包括外径与安装通孔的孔径相对应的固定插杆23,固定插杆23从板体1的上端插入安装通孔内时能够与各个遮光片21上的固定孔22插接固定。
[0027]
本发明中,能够通过固定插杆23将各个遮光片21固定在板体1的安装凹槽11内,使得遮光片21的安装更稳固,实际使用时遮光片21不容易脱落,这能够提升保温板单元的使用安全性。
[0028]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3所示:遮光片21包括插接于安装凹槽11内的安装部,以及固设于安装部上远离安装凹槽11一端的遮光部,安装部的外部尺寸与安装凹槽11的槽内尺寸相对应,固定孔22设置于安装部上;安装部和遮光部呈v形结构连接;安装部在俯视角度下呈矩形结构,且在侧视角度下呈中部隆起的v形结构;遮光部在俯视角度下呈矩形结
构,且在侧视角度下呈中部隆起的v形结构。
[0029]
本发明中,遮光片21的结构不仅能够很好的形成镂空遮光结构来遮挡板体1,还能够增大各个遮光片21之间的空隙,使得镂空遮光结构散发热量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0030]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由保温板单元构成的保温板结构。
[0031]
如图4所示,一种由保温板单元构成的保温板结构,包括若干个实施例一中的保温板单元,各个保温板单元横竖并排布置安装;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板体1的安装面上的多个安装装置3,保温板单元通过安装装置3固定于外墙上。
[0032]
实际使用时,通过多个保温板单元构成保温板结构。本发明中的保温板结构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1且能够辅助板体1散热,从而提升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
[0033]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5所示:安装装置3包括安装块31和安装套32;安装块31包括固定连接于板体1的安装面上的固定部,以及设置于固定部远离板体1的一端且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朝下延伸的套接部,套接部的外部尺寸与安装套32的套内尺寸相对应;安装套32上安装时远离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墙固定连接的安装支耳33。
[0034]
实际安装时,先通过安装支耳33将安装套32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安装块31的套接部插入安装套32内,并通过楔入三角木块将安装块31的套接部紧固在安装套32内,即完成保温板单元的安装。本发明中,安装装置3的结构具有安装稳定和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本实施例中,安装支耳33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以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将安装套32固定在外墙上。
[0035]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板体1的上、下两端且分别沿宽度方向布置的连接板4和连接槽5,连接槽5的槽内尺寸与连接板4的外部尺寸相适应,使得竖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槽5和连接板4能够对应卡合;连接槽5内设置有沿板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三角槽51,连接板4卡合于连接槽5内时与三角槽5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板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与三角槽51的槽内尺寸相适应的橡胶条41。
[0036]
实际安装时,将位于上方的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槽5与位于下方的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板4卡合,并使得连接板4的橡胶条41对应卡接于连接槽5的三角槽51内。本发明中,连接槽5和连接板4及其三角槽51和橡胶条41的结构,能够提升竖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密封性,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墙,即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
[0037]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板体1的使用面上靠近其宽度方向两侧位置且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以及安装时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且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防护槽板7;防护槽板7呈v形结构,且防护槽板7对应于两个保温板单元的两端具有外翻的翻边,翻边的外部尺寸与限位槽的槽内尺寸相对应,使得防护槽板7能够在安装时通过其翻边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的限位槽卡接配合。
[0038]
实际安装时,将防护槽板7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防护槽板7的两个翻边分别密封卡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限位槽内。本发明中,防护槽板7能够遮挡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间隙,这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对保温板结构拼接缝隙位置的雨水进行导流,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
墙,同样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本实施例中,翻边与限位槽之间通过防水胶实现密封卡接。
[0039]
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温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板体1的安装面上靠近其宽度方向两侧位置的两个固定孔22,以及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加固装置6;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加固装置6包括u形结构的卡杆61,卡杆61包括间隔布置的两条固定臂62和用于连接两条固定臂62的连接部;其中一条固定臂62的外壁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卡片64,卡片64上靠近该固定臂62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该固定臂62的外壁上;卡片64与该固定臂62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65,使得卡片64远离该固定臂62端部的一端与该固定臂62的外壁之间保持间隔;卡杆61的两条固定臂62的外径尺寸均与固定孔22的孔径尺寸对应,使得安装时卡杆61的两条固定臂62能够分别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上的固定孔22插接配合。
[0040]
实际安装时,将卡杆61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卡杆61的两个固定臂62分别插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固定孔22内。本发明中,卡杆61能够对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进行进一步稳固,从而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安装稳定性。并且,卡片64和弹性部件65的设置使得卡杆61的固定臂62插入固定孔22内时更不容易松动和滑出。本实施例中,卡杆61上还设置有拉手63结构,目的是为了方便卡杆61的操作;弹性部件65为压缩弹簧。
[0041]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中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申请人做了如下试验。
[0042]
本发明选取夏至日前后五天作为参考,分别对采用了本发明保温板结构的室内和采用现有其他保温板的室内进行了温度对比,具体对比表如下:表1
时间12345夏至日12345本发明保温板结构20℃22℃20℃21℃27℃28℃29℃31℃27℃29℃31℃其他保温板21℃24℃25℃28℃34℃32℃34℃38℃33℃35℃39℃
根据表1中,在一年太阳入射角最大的夏至日前后五天一组对照试验室内温度对比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在高温环境对室内的保温效果明显强于现有的其他保温板。
[0043]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保温板结构的施工方法。
[0044]
一种保温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用于施工得到实施例二中的保温板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外墙的形状尺寸确定保温板单元的数量和各个保温板单元的安装位置,并按照先下后上的排列顺序设置各个保温板单元的安装顺序;s2:将待安装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套对应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该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块插入对应的安装套内,同时使得该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槽与下方另一保温板单元的连接板卡合,最后固定该保温板单元的各个安装块;s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各个保温板单元安装完成;s4:将防护槽板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防护槽板的两个翻边分别密封卡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限位槽内;s4:将卡杆对应设置于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并将卡杆的两个固定臂分别插接于对应保温板单元的固定孔内。
[0045]
本发明中,通过上述施工步骤得到保温板结构,该保温板结构具有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板体和能够辅助板体散热的优点,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保温效果。其次,本发明通过连接槽和连接板及其三角槽和橡胶条的结构,能够提升竖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密封性,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墙,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此外,本发明防护槽板遮挡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之间的间隙,这不仅能够更好的隔热和保温,还能够对保温板结构拼接缝隙位置的雨水进行导流,避免雨水等渗透保温板单元而侵蚀外墙,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防渗透性能。最后,本发明中卡杆能够对横向相邻布置的两个保温板单元进行进一步稳固,能够提升保温板结构的安装稳定性。
[004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