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组合帐篷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530发布日期:2020-12-15 08:3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帐篷、组合帐篷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帐篷、组合帐篷及其框架。



背景技术:

未来的战争和紧急灾情中,快速搭建营地并达到一定技术指标仍然是非常急迫、工作量大、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的工作。现在战争和灾情处理极其迅速,节奏非常快、营地搭建工作的迅速、可靠,牢固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军队及地方急救医学专家的反复探索研究和试验提出应使帐篷不用时储存体积小,储存要求低;使用时能迅速展开,方便使用;撤收时能快速拆卸、打包;后期能方便运输、贮存,便于减轻后勤压力。但是现有的帐篷无法实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以实现储存体积小且能够快速拆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以实现储存体积小且能够快速拆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包括多个榀架和多根连接杆,所述榀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侧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顶部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铰接,

所述第一侧连接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顶部连接件设置有当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侧连接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三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侧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顶部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侧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五固定孔,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榀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榀架固定连接,第一个所述榀架和最后一个所述榀架之间设置有n个所述榀架,n≥0。

优选的,上述连接杆由铁管和连接铝管组成,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榀架的连接部位为所述铁管,其余部位为所述连接铝管,所述铁管和所述连接铝管通过v型弹片连接。

优选的,上述第二固定装置为上限位板,所述顶部连接件的上部设置有所述上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转动到所述上限位板时呈钝角。

优选的,上述第一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侧连接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第一插销,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侧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到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钝角时所述第一插孔中插入所述第一插销固定住所述第一支撑杆,

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为第二插销,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侧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四支撑杆转动到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钝角时所述第二插孔中插入所述第二插销固定住所述第四支撑杆。

优选的,上述第一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中插入第三插销将一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住,

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插孔,所述第四插孔中插入第四插销将一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住,

所述第三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插孔,所述第五插孔中插入第五插销将一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住,

所述第四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六插孔,所述第六插孔中插入第六插销将一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住,

所述第五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七插孔,所述第七插孔中插入第七插销将一根所述连接杆固定住,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旋转的设置有第一地脚,所述第一地脚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旋转的设置有第二地脚,所述第二地脚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五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还包括多个连廊组件,

其中一个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连廊组件,另外一个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上设置有另一个所述连廊组件,两个所述连廊组件对接形成连廊。

优选的,上述连廊组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

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间隔设置且两者的一端均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间隔设置且两者的一端均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所述连接杆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连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连接处连接。

优选的,上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连接杆进行连接时,通过t型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帐篷,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所述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所述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外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帐篷,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

所述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内衬,所述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外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包括多个榀架和多根连接杆,所述榀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侧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顶部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铰接,

所述第一侧连接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顶部连接件设置有当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侧连接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三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侧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二固定孔,所述顶部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侧连接件上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所述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第五固定孔,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个所述榀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最后一个所述榀架固定连接,第一个所述榀架和最后一个所述榀架之间设置有n个所述榀架,n≥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储存体积小且能够快速拆装一种重量轻,能迅速撤收和展开,且适合大规模搭建营地,具有箱组化和模块化特点,便于储存、运输,使用灵活,可靠,特别适合搭建野战营地和紧急医疗营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的榀架安装铁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部的榀架安装铁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榀架通过连接铝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设置连廊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设置连廊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披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铁管和连接铝管通过v型弹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放置在榀架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0㎡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帐篷设置连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帐篷设置连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正面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侧面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23中:

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第四支撑杆4、第一侧连接件5、第二侧连接件6、顶部连接件7、铁管8、连接铝管9、榀架10、连接杆11、连廊组件12、外披13、第二固定装置14、第五插销15、第三固定孔16、第四插销17、第一固定装置18、第二固定孔19、第五固定孔20、第七插销21、v型弹片22、榀架盒23、帐篷24、组合帐篷25、第一地脚26、第二地脚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的榀架安装铁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部的榀架安装铁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榀架通过连接铝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设置连廊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设置连廊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披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铁管和连接铝管通过v型弹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榀架放置在榀架盒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20㎡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0㎡的帐篷设置连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40㎡的帐篷设置连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正面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侧面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包括多个榀架10和多根连接杆11,榀架10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和第四支撑杆4,

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与第一侧连接件5铰接,第二支撑杆2的一端与第一侧连接件5连接,第二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顶部连接件7铰接,第三支撑杆3的一端与顶部连接件7铰接,第三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6连接,第四支撑杆4的一端与第二侧连接件6铰接,

第一侧连接件5上设置有当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一固定装置18,顶部连接件7设置有当第二支撑杆2和第三支撑杆3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二固定装置14,第二侧连接件6上设置有当第三支撑杆3和第四支撑杆4呈钝角时固定住的第三固定装置,

第一支撑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一固定孔,第一侧连接件5上设置有与一根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二固定孔19,顶部连接件7上设置有与一根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三固定孔16,第二侧连接件6上设置有与一根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四固定孔,第四支撑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一根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五固定孔20,

连接杆11的一端与第一个榀架10固定连接,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最后一个榀架10固定连接,第一个榀架10和最后一个榀架10之间设置有n个榀架10,n≥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储存体积小且能够快速拆装一种重量轻,能迅速撤收和展开,且适合大规模搭建营地,具有箱组化和模块化特点,便于储存、运输,使用灵活,可靠,特别适合搭建野战营地和紧急医疗营地。

具体的,连接杆11由铁管8和连接铝管9组成,连接杆11与榀架10的连接部位为铁管8,其余部位为连接铝管9,铁管8和连接铝管9通过v型弹片22连接。

其中,第二固定装置14为上限位板,顶部连接件7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板,第二支撑杆2和第三支撑杆3转动到上限位板时呈钝角。

其中,第一侧连接件5和第二侧连接件6结构相同,

第一固定装置18为第一插销,第二支撑杆2与第一侧连接件5固定连接,第一侧连接件5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支撑杆1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杆2呈钝角时第一插孔中插入第一插销固定住第一支撑杆1,

第三固定装置为第二插销,第三支撑杆3与第二侧连接件6固定连接,第二侧连接件6上设置有第二插孔,第四支撑杆4转动到与第三支撑杆3呈钝角时第二插孔中插入第二插销固定住第四支撑杆4。

其中,第一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插孔,第三插孔中插入第三插销将一根连接杆11固定住,

第二固定孔19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插孔,第四插孔中插入第四插销17将一根连接杆11固定住,

第三固定孔16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插孔,第五插孔中插入第五插销15将一根连接杆11固定住,

第四固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六插孔,第六插孔中插入第六插销将一根连接杆11固定住,

第五固定孔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七插孔,第七插孔中插入第七插销21将一根连接杆固定住,

第一支撑杆1的另一端旋转的设置有第一地脚26,第一地脚26与第一支撑杆1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地脚26能够在垂直方向旋转180°,能够使帐篷更稳定,同时也可以在地脚处固定地钉,

第四支撑杆4的另一端旋转的设置有第二地脚27,第二地脚27与第四支撑杆4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五固定孔20,第二地脚27能够在垂直方向旋转180°,能够使帐篷更稳定,同时也可以在地脚处固定地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还包括多个连廊组件12,

其中一个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上设置有一个连廊组件12,另外一个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上设置有另一个连廊组件12,两个连廊组件12对接形成连廊。

其中,连廊组件12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

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间隔设置且两者的一端均与穿过第一固定孔的连接杆11连接,

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间隔设置且两者的一端均与穿过第二固定孔19的连接杆11连接,

第一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竖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纵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连接,第二纵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横杆和第二竖杆的连接处连接。

其中,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与连接杆进行连接时,通过t型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帐篷25,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内衬,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外披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帐篷24,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

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外披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以及基于该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帐篷,提供的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以及基于该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的组合帐篷,结构材料大部分用的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帐篷满足箱组化和模块化要求便于大规模搭建、储存、运输。特别是用于野战条件下或者有突发事件时,军事营地和医疗营地的搭建,伤病员分诊、展开医疗功能科室、厨房餐厅、展开工作人员休息室等野外住宿及办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帐篷由内向外可分为内衬、框架、外披13、连廊,打包装箱后分为外披箱、杆件内衬箱、榀架包装三个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及帐篷,可以分为20㎡、30㎡,40㎡半折叠框架帐篷单体,它们之间可以正面直接连接,侧面通过连廊连接等形成组合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及组合帐篷,连接方式分为三种即正面与正面连接,侧面与侧面连接,正面与侧面连接,通过以上方式:

可以拼得5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20㎡与3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

可以拼得6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20㎡与40㎡或2个3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

可以拼得7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30㎡与40㎡或2个20㎡与3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

可以拼得8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40㎡与40㎡或2个30㎡与20㎡或4个2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

可以拼得9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3个30㎡或20㎡、30㎡与40㎡或3个20㎡与3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

可以拼得100㎡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即20㎡与2个40㎡或2个20㎡与2个30㎡或3个20㎡与40㎡或5个20㎡或2个30㎡与40㎡半折叠框架帐篷相连接等等。

可由20㎡、30㎡、40㎡半折叠框架帐篷为基本单元,组合成大于20㎡的任意n×10㎡面积的帐篷营地。

可以得到任意m>1的m×10㎡的半折叠框架帐篷组合体;榀架能折叠减小体积同时展开和撤收操作简易;帐篷榀架和杆件主要采用铝合金制造,结构重量很轻;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和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外披和地布采用pvc涂层布能够防雨、防风、耐腐蚀,具有一定绝热效果,经久耐用,比一般篷布重复使用次数更多,更结实可靠,维护修理简易。

使用时,

第一步搭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折叠帐篷的框架,如图1至图5所示。折叠状态的榀架10如图1所示,将榀架10展开,如图2所示,安装端部榀架10上的铁管8,如图4所示,铁管8与榀架10的连接方式是可插拔销轴如图12、图13、图14所示,端部的铁管8插入榀架10中的管套中,对准销轴孔,最后插入销轴将铁管8固定。安装中间榀架10上的铁管8,如图3所示,连接方式与上面端部铁管8与榀架10的连接方式相同。

连接铁管8后的榀架10通过连接铝管9相连接,如图5所示,铁管8和连接铝管9通过v型弹片22连接,如图16所示。最后,按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连接安装铁管8后的榀架10直至达成所需的20㎡、30㎡、40㎡等帐篷的榀架数量,如图6、7、8所示。

第二步覆盖外披13。首先,将折叠的外披13展开,从顶部覆盖住呈现三棱体的框架,并两端使外披顶角和框架顶角对齐。其次,进入三棱体框架内部,用外披顶部上的粘布捆绑框架顶部各处。其次,展开连接杆11,插入所有的第一插销、第二插销用外披13上的粘布和锁紧带捆绑地脚侧的框架,形成如图11中所示的外披形态。

第三步连接帐篷。按照营地图纸将上面覆盖外披13的帐篷移动至相应的地点。通过帐篷连接布使帐篷正面相连接。将连接连廊组件12到框架上,安装在框架上后如图9、10,然后将外披13上的粘布捆绑连廊相应的位置。最后,按营地图纸连接两个相对的连廊或连接相对的正门与侧门,如图21和图22所示。

第四步安装帐篷内衬。首先,准备好登高梯,将折叠的帐篷内衬沿帐篷长度方向展开。其次,将内衬顶部挂钩挂在榀架顶部连接件上,然后用内衬顶部上的粘布捆绑框架顶部各处。再次,将内衬两侧挂钩挂在榀架第一侧连接件和第二侧连接件上,然后用内衬两侧上的粘布捆绑框架相应各处。其次,在帐篷外面拉直帐篷内衬四角,并将地布整理平整,最终得到的帐篷营地如图23所示。

第五步帐篷的撤收。首先,将帐篷内衬解绑然后摘下折叠。其次,解绑帐篷外披下部的粘布和锁紧带。拔出所有榀架10上的第一插销、第二插销,折叠连接杆11,使帐篷框架重回三棱体状态,解绑帐篷外披顶部的粘布,然后将外披取下折叠。再次,拆卸帐篷框架,先将铝连接管拆下,然后拆下中间铁管和端部铁管,然后将榀架10折叠装入榀架盒23,如图17所示。再次,将外披13装入一箱两柜多用途包装箱,将内衬杆件放入一箱一柜多用途包装箱。最后,按照箱体上的标签运入仓库中相应区域,进行模块化储存。

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帐篷,展开后包括内衬、框架、外披、连廊,打包装箱后包括外披箱、杆件内衬箱、榀架包装三个部分。

内衬主要由舒美绸构成,与外披形成一个温度隔层的同时使帐篷内部更加柔和、整洁。外披13采用550gpvc涂层布,能够反复使用展开次数达80次。地布及垫布为0.5mm厚度的pvc涂层布。框架的横向为榀架10,纵向为连接杆11。榀架10由三个关节铰链形成四折形式。榀架10关节铰链是相连接的两杆件在0°~133°范围活动,且在到达133°时用可插拔销轴使之固定不动。榀架10包装时将折叠好的榀架放置于专门的榀架盒23里。框架纵向和榀架10连接的管材为q235镀锌碳钢管材。框架纵向相邻两个q235钢管用lycz12铝管相连接。榀架10与q235钢管之间用可插拔销轴相固定。彼此正面可以直接连通。彼此侧面通过特制连廊连通。两组连廊支架通过由连廊组件连接成完整的通道支架。连廊和帐篷框架通过t型块连接。连廊支架可以整体折叠为160×160×1100(mm)体积。连廊支架由横向杆、纵向杆、顶杆、由令、橡皮筋、紧定装置组成。连廊支架的顶杆可通过紧定装置调节长度。连廊支架的横向杆可以拉伸橡皮筋使之对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