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0175发布日期:2020-09-23 00:5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结构。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64561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填充墙砌体构造柱支模,包括设置在构造柱两侧的模板,模板上贯穿有若干对水平贯通构造柱的对拉螺栓,贯通构造柱处的对拉螺栓上套有穿管;贯穿在所述模板上的每对对拉螺栓通过两根平行的固定管定位,两根固定管之间通过山型卡连接,固定管内侧与模板之间支撑有两列方木。该支模预埋pvc管穿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方法即合理有效,又简使易行,而且模板固定的相当牢靠,同时pvc管和对拉螺栓又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胀模缺陷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观感质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混凝土干涸后,不便使模板与构造柱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其通过设置分离装置,便于使模板与构造柱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包括模板、对拉螺栓以及穿管,每个所述模板上安装有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沿竖向依次开设于模板一侧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连接于所述通孔的多个推块以及安装于模板远离构造柱的一侧用于驱动多个推块转动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通孔靠近构造柱的一端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粘接有可穿透的薄膜,所述推块靠近构造柱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构造柱成型后,取出对拉螺栓,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块转动,这样可使推块向靠近构造柱的方向移动,从而便可使推块与构造柱抵接;当推块与构造柱抵接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块转动,此时便可使模板与构造柱发生分离;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分离装置,便于使模板与构造柱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连接管以及安装于模板远离构造柱的一侧用于驱动多个连接管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管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通孔远离构造柱的一侧,所述推块一一对应的沿通孔的轴向滑移连接于所述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管转动,连接管转动带动推块转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驱动推块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块远离构造柱的一端固接有花键,所述连接管内开设有用于供花键沿通孔的轴向滑移的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键槽对花键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推块在沿通孔的轴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模板远离构造柱一侧的竖轴、可拆卸连接于竖轴底部的手轮以及沿竖轴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蜗杆;每个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套设固定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一一对应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转动竖轴,竖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驱动连接管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连接管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竖轴的底部固接有方形块,所述手轮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方形块插接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方形块的抵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手轮使方形块插接于方形槽,然后通过抵接组件对方形块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手轮进行拆装,因而便于手轮驱动不同模板上的竖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沿方形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方形槽的抵接块以及固接于抵接块远离方形块一侧的抵接弹簧;所述方形块和抵接块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匹配;所述抵接弹簧远离抵接块的一端固接于方形槽远离方形块的一端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方形块与方形槽插接时,此时方形块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抵接弹簧进行抵压,此时抵接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方形块与方形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抵接弹簧的作用下对方形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抵接组件,便于对方形块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降低手轮与竖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于推块靠近构造柱一侧的水平槽、沿推块的轴向滑移连接于水平槽的缓冲块以及固接于缓冲块远离构造柱一侧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块靠近构造柱的一端设置有圆台部,所述圆台部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构造柱的一端到远离构造柱的一端依次递增;所述缓冲弹簧远离缓冲块的一端固接于水平槽远离构造柱的一端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台部,便于使推块穿过薄膜;通过设置缓冲块和缓冲弹簧,便于对构造柱的表面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块外套设固定有环形块,所述水平槽内开设有用于供环形块沿推块的轴向滑移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环形槽,便于对环形块进行限位,从而能够降低缓冲块与水平槽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构造柱成型后,取出对拉螺栓,然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块转动,这样可使推块向靠近构造柱的方向移动,从而便可使推块与构造柱抵接;当推块与构造柱抵接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推块转动,此时便可使模板与构造柱发生分离;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分离装置,便于使模板与构造柱分离;

2.当方形块与方形槽插接时,此时方形块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抵接弹簧进行抵压,此时抵接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方形块与方形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抵接弹簧的作用下对方形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抵接组件,便于对方形块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降低手轮与竖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3.通过设置圆台部,便于使推块穿过薄膜;通过设置缓冲块和缓冲弹簧,便于对构造柱的表面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凸显通孔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抵接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缓冲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模板;2、分离装置;21、通孔;22、推块;23、沉槽;24、薄膜;3、驱动机构;31、连接管;32、花键;33、键槽;34、驱动组件;341、竖轴;342、手轮;343、蜗杆;344、蜗轮;4、方形块;5、连接块;51、方形槽;6、抵接组件;61、抵接块;62、抵接弹簧;63、斜面;7、缓冲组件;71、水平槽;72、缓冲块;73、缓冲弹簧;74、圆台部;75、环形块;76、环形槽;8、构造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构造柱支模结构,包括模板1、对拉螺栓以及穿管,每个模板1上安装有分离装置2。

如图1和图2所示,分离装置2包括沿竖向依次开设于模板1一侧的多个通孔21、一一对应的螺纹连接于通孔21的多个推块22以及安装于模板1远离构造柱8的一侧用于驱动多个推块22转动的驱动机构3;每个通孔21靠近构造柱8的一端开设有沉槽23,沉槽23内粘接有可穿透的薄膜24,薄膜24的材料可选用防水纸或者橡胶,这样一方面便于防水,另一方面便于戳破;推块22靠近构造柱8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7。当构造柱8成型后,取出对拉螺栓,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推块22转动,这样可使推块22向靠近构造柱8的方向移动,从而便可使推块22与构造柱8抵接;当推块22与构造柱8抵接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推块22转动,此时便可使模板1与构造柱8发生分离;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分离装置2,便于使模板1与构造柱8分离。

驱动机构3包括多个连接管31以及安装于模板1远离构造柱8的一侧用于驱动多个连接管31转动的驱动组件34;连接管31通过轴承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通孔21远离构造柱8的一侧,推块22一一对应的沿通孔21的轴向滑移连接于连接管31,推块22远离构造柱8的一端固接有花键32,连接管31内开设有用于供花键32沿通孔21的轴向滑移的键槽33。通过驱动组件34驱动连接管31转动,连接管31转动带动推块22转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3,便于驱动推块22转动。

驱动组件34包括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于模板1远离构造柱8一侧的竖轴341、可拆卸连接于竖轴341底部的手轮342以及沿竖轴341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蜗杆343;每个连接管31的外侧壁套设固定有蜗轮344,蜗杆343与蜗轮344一一对应啮合。通过转动手轮342转动竖轴341,竖轴341转动带动蜗杆343转动,蜗杆343转动驱动蜗轮344转动,蜗轮344转动驱动连接管31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34,便于驱动连接管31转动。

如图3所示,竖轴341的底部固接有方形块4,手轮342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方形块4插接的方形槽51,方形槽51内安装有用于固定方形块4的抵接组件6。通过移动手轮342使方形块4插接于方形槽51,然后通过抵接组件6对方形块4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手轮342进行拆装,因而便于手轮342驱动不同模板1上的竖轴341转动。

抵接组件6包括沿方形槽5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方形槽51的抵接块6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61远离方形块4一侧的抵接弹簧62;方形块4和抵接块61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斜面63,两个斜面63相匹配;抵接弹簧62远离抵接块61的一端固接于方形槽51远离方形块4的一端内壁。当方形块4与方形槽51插接时,此时方形块4在斜面63的作用下驱动抵接块61移动,抵接块61移动对抵接弹簧62进行抵压,此时抵接弹簧6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方形块4与方形槽51插接后,此时抵接块61在抵接弹簧62的作用下对方形块4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抵接组件6,便于对方形块4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降低手轮342与竖轴341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4所示,缓冲组件7包括开设于推块22靠近构造柱8一侧的水平槽71、沿推块22的轴向滑移连接于水平槽71的缓冲块72以及固接于缓冲块72远离构造柱8一侧的缓冲弹簧73;缓冲块72靠近构造柱8的一端设置有圆台部74,圆台部74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构造柱8的一端到远离构造柱8的一端依次递增;缓冲弹簧73远离缓冲块72的一端固接于水平槽71远离构造柱8的一端内壁;缓冲块72外套设固定有环形块75,水平槽71内开设有用于供环形块75沿推块22的轴向滑移的环形槽76。通过设置圆台部74,便于使推块22穿过薄膜24;通过设置缓冲块72和缓冲弹簧73,便于对构造柱8的表面进行防护。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构造柱8成型后,取出对拉螺栓,然后通过转动手轮342转动竖轴341,竖轴341转动带动蜗杆343转动,蜗杆343转动驱动蜗轮344转动,蜗轮344转动驱动连接管31转动,连接管31转动带动推块22转动,这样可使推块22向靠近构造柱8的方向移动,从而便可使推块22与构造柱8抵接;当推块22与构造柱8抵接后,继续驱动推块22转动,此时便可使模板1与构造柱8发生分离;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分离装置2,便于使模板1与构造柱8分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