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顶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8434发布日期:2020-09-23 00:4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顶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顶窗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顶窗,顾名思义,是设置在屋面上的窗户,不仅增加了居住面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采光充分,改善了居住条件。

现有技术中的屋面顶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面和安装在屋面上的窗体3,窗体3包括窗框和铰接于窗框的窗扇,窗体3安装在屋面的窗口位置裸露在室外;在雨季,雨水落在屋面上向下流动时冲刷在窗体3上,窗体3受到一定的冲击力,长此以往会导致窗体3腐蚀受损,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顶窗结构,其具有减少窗体受到雨水冲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面顶窗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面和安装在屋面上的窗体,所述窗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包括上坡板、下坡板和两个侧板,其中所述上坡板设置在窗体的上坡方向,所述下坡板设置在窗体的下坡位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位于窗体宽度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窗体的外侧壁设置排水板,排水板由上坡板、下坡板和两个侧板组成,雨水从上坡流下时冲刷在上坡板上,将冲击力直接作用在上坡板上,然后沿上坡板向两端流淌,并经侧板流下,从而对窗体形成保护,减少了雨水的冲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坡板为l型,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支撑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支撑板与窗体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与屋面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坡板由支撑板和连接板组成,雨水流下时沿支撑板与连接板形成的沟槽向两端流淌,进而起到对雨水进行引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面包括结构层和覆盖在结构层上的瓦面层,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瓦面层与结构层之间,所述支撑板穿过瓦面层伸出到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设置在瓦面层与结构层之间,这样,上坡的雨水从瓦面层流到连接板上,这样,减少雨水从瓦面层与结构层相连接处的缝隙流入,进一步提高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与瓦面层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位于支撑板与瓦面层之间的缝隙,从而对支撑板与瓦面层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导流条,所述导流条与支撑板和瓦面层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条设置支撑板瓦面层形成的沟槽内,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条包括三棱柱形的底块和与底块一体成型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厚度沿中心位置向长度方向的两端依次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条由底块和导流板组成,导流板呈三角形,这样,当雨水从瓦面层的上坡流到导流板上时,雨水沿斜面向导流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流淌,对雨水进行引流,同时,也利于雨水将瓦面层上冲刷下来的泥砂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坡板设置在瓦面层的上方,所述下坡板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下坡板方向的一端与结构层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坡板设置在瓦面层的上方,这样,使得从窗体上流下的雨水经下坡板流到瓦面层上,大大减少雨水从窗体与瓦面层相连处流入;同时,支撑柱的设置大大加强了对下坡板的支撑,进而加强了下坡板对窗体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层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窗体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层内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位于窗口处,起到保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窗体的外侧壁设置排水板,排水板由上坡板、下坡板和两个侧板组成,雨水从上坡流下时冲刷在上坡板上,将冲击力直接作用在上坡板上,然后沿上坡板向两端流淌,并经侧板流下,从而对窗体形成保护,减少了雨水的冲刷;

2.上坡板由支撑板和连接板组成,连接板设置在瓦面层与结构层之间,这样,上坡的雨水从瓦面层流到连接板上,这样,减少雨水从瓦面层与结构层相连接处的缝隙流入,进一步提高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屋面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一种屋面顶窗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结构层;2、瓦面层;3、窗体;4、排水板;41、上坡板;411、支撑板;412、连接板;42、下坡板;421、支撑柱;5、密封层;6、导流条;61、底块;62、导流板;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屋面顶窗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面,屋面包括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层1和设置在结构层1上的瓦面层2,瓦面层2由沥青瓦铺设而成。结构层1在浇筑时预留有窗口,窗口处安装有窗体3且窗体3设置在室外,窗体3包括窗框和铰接于窗框的窗扇;窗体3的外侧壁设置有排水板4,排水板4包括上坡板41、下坡板42和两个侧板(图中未示出),其中上坡板41设置在窗体3的上坡,下坡板42设置在窗体3的下坡,两个侧板分别焊接在窗体3宽度方向的两侧。

参照图2和图3,上坡板41为l型,其包括一体成型并相互垂直连接的支撑板411和连接板412,支撑板411通过焊接固定在窗体3倾斜朝向上方的一端,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穿过瓦面层2并与连接按相连,连接板412位于瓦面层2与结构层1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结构层1上。下坡板42设置在瓦面层2的上方,且下坡板42宽度方向的一侧与窗体3倾斜向下的一侧相焊接,下坡板42靠近瓦面层2方向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撑柱421,支撑柱421穿过瓦面层2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结构层1上。

参照图3,支撑板411与瓦面层2之间设置有密封层5,密封层5为沥青胶涂抹在支撑板411与瓦面层2之间的缝隙干燥后形成。支撑板411和连接板412之间设置育导流条6,导流条6的材质优选为橡胶,包括三棱柱形的底块61和与底块61一体成型的导流板62,底块61的两个三角斜面分别与支撑板411和瓦面层2相粘固,导流板62与底块61的底面相连,导流板62的厚度沿其中心位置向长度方向的两端依次递减,当雨水从屋面的上坡流到导流板62上,使得雨水沿导流板62的长度方向向两端流淌。

参照图2,结构层1内设置有保温层7,保温层7为聚氨酯保温板铺设而成,保温层7位于窗体3的下方,并沿窗口的周长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窗体3的外侧壁设置排水板4,排水板4由上坡板41、下坡板42和两个侧板组成,雨水从上坡流下时冲刷在上坡板41上,将冲击力直接作用在上坡板41上,然后沿上坡板41向两端流淌,并经侧板流下,从而对窗体3形成保护,减少了雨水的冲刷;在铺设瓦面层2之前,先将窗体3安装在结构层1上,将侧板焊接在窗体3上,然后将上坡板41通过螺栓固定在结构层1上,同时焊接在窗体3上;下坡板42则在瓦面层2铺设完成后安装,使其与预设在结构层1上的支撑柱421通过螺栓连接,同时焊接在窗体3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