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8810发布日期:2020-10-28 12: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屋包括钢屋盖,钢屋盖由立柱进行支撑,钢屋盖包括多根钢梁,多根钢梁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分布,多根钢梁通过连接条相互连接从而使得多根钢梁组合成钢屋盖,每根钢梁均与立柱相连接。

然而,上述钢屋盖的支撑强度不足,从而使得钢屋盖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其使得钢屋盖的支撑强度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它包括钢屋盖,所述的钢屋盖包括多根钢梁,每根钢梁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根钢梁均包括一第一下翼板;

每根钢梁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支撑件,每个第一支撑件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个第一支撑件均包括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上翼板均与上方的钢梁的第一下翼板的下表面相抵且通过螺栓相连接,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下翼板均水平放置在钢屋的顶楼楼面上。

作为优选,每根钢梁还包括一第一上翼板和一第一腹板,每根钢梁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件,每个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相连接,每个第二支撑件的横截面均为l型,每个第二支撑件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每根钢梁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均关于钢梁上的第一腹板对称设置,每根钢梁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的第一板体均与钢梁的第一上翼板的下表面相抵,每根钢梁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板体均分别与钢梁的第一腹板的两表面相抵。

作为优选,每个第二支撑件上均设置有一钢筋,每根钢筋均沿第二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钢筋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相连接,每根钢筋均与第二支撑件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抵。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钢屋盖,由于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且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上翼板均与上方的钢梁的第一下翼板的下表面相抵且通过螺栓相连接,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下翼板均水平放置在钢屋的顶楼楼面上,从而使得第一支撑件可以对钢梁形成支撑,从而使得对钢梁的支撑强度提高,从而使得钢屋盖的支撑强度提高,以使得钢屋盖较为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钢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钢屋包括钢屋盖10和立柱20,钢屋盖10包括多根钢梁11,多根钢梁11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多根钢梁11通过连接条相互连接,钢梁11由立柱20进行支撑,钢屋盖10的下方为顶楼楼面3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它包括钢屋盖10,所述的钢屋盖10包括多根钢梁11,每根钢梁11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根钢梁11均包括一第一上翼板111、一第一腹板112和一第一下翼板113。

每根钢梁1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支撑件12,每根钢梁11下方的第一支撑件12均与钢梁11相平行,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个第一支撑件12均包括第二上翼板121、第二腹板122和第二下翼板123,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第二上翼板121均与上方的钢梁11的第一下翼板113的下表面相抵且通过螺栓相连接,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第二下翼板123均水平放置在钢屋的顶楼楼面30上,这样,第一支撑件12对钢梁11形成支撑,以使得钢梁11的支撑强度提高,从而对钢屋盖进行了加固。

每根钢梁11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件13,每个第二支撑件13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20相连接,每个第二支撑件13的横截面均为l型,每个第二支撑件13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一体成型设置,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均关于钢梁11上的第一腹板112对称设置,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的第一板体131均与钢梁11的第一上翼板111的下表面相抵,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板体132均分别与钢梁11的第一腹板112的两表面相抵,这样,两个第二支撑件13对钢梁11形成支撑,以使得钢梁11的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对钢屋盖进行了再一次加固。

每个第二支撑件13上均设置有一钢筋14,每根钢筋14均沿第二支撑件13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钢筋14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20相连接,每根钢筋14均与第二支撑件13的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相抵,这样,钢筋14可以对第二支撑件13形成支撑,以使得第二支撑件13对钢梁11的支撑更加稳固。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屋盖(10),所述的钢屋盖(10)包括多根钢梁(11),每根钢梁(11)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根钢梁(11)均包括一第一下翼板(113);

每根钢梁(1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支撑件(12),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个第一支撑件(12)均包括第二上翼板(121)和第二下翼板(123),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第二上翼板(121)均与上方的钢梁(11)的第一下翼板(113)的下表面相抵且通过螺栓相连接,每个第一支撑件(12)的第二下翼板(123)均水平放置在钢屋的顶楼楼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钢梁(11)还包括一第一上翼板(111)和一第一腹板(112),每根钢梁(11)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件(13),每个第二支撑件(13)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相连接,每个第二支撑件(13)的横截面均为l型,每个第二支撑件(13)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均关于钢梁(11)上的第一腹板(112)对称设置,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的第一板体(131)均与钢梁(11)的第一上翼板(111)的下表面相抵,每根钢梁(11)上的两个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板体(132)均分别与钢梁(11)的第一腹板(112)的两表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支撑件(13)上均设置有一钢筋(14),每根钢筋(14)均沿第二支撑件(13)的长度方向延伸,每根钢筋(14)的两端均与钢屋的立柱相连接,每根钢筋(14)均与第二支撑件(13)的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屋盖的改造加固结构,它包括钢屋盖,所述的钢屋盖包括多根钢梁,每根钢梁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根钢梁均包括一第一下翼板;每根钢梁的下方均设置有一第一支撑件,每个第一支撑件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每个第一支撑件均包括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上翼板均与上方的钢梁的第一下翼板的下表面相抵且通过螺栓相连接,每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二下翼板均水平放置在钢屋的顶楼楼面上。本实用新型使得钢屋盖的支撑强度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杰;陈兴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士杰
技术研发日:2020.01.08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