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8261发布日期:2020-10-28 12:1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测控定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测量仪器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跨越河流、山川的桥梁工程使用更加广泛,桥梁结构主体工程多数由模板浇筑混凝土为主要承重结构。测量人员需要对模板轴线、角点架设反射棱镜来测量模板实际平面坐标位置和设计坐标差值来分析并对模板进行调整,将模板的实际偏差调整到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后才能浇筑混凝土。由于模板处于悬空高处、空间狭小无法进行棱镜三脚架的支撑且测量人员站立于模板边缘进行测量时,安全隐患较大,不利于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设置竖向两个棱镜并通过强力磁铁吸附于结构物模板轴线位置进行模板实际偏差的测量。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应用于结构物模板,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已知长度的第一连接杆、已知长度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一磁铁;

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棱镜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一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中心、第一棱镜的中心、第二棱镜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杆长度等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和第一磁铁厚度的和。

优选的是,还包括三角支撑架,其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所述三角支撑架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由两个半圆形卡箍通过螺丝锁紧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360°棱镜。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提高了结构物模板的精度和效率,节约了测量人员的投入费用,同时提高了测量人员的安全。

安全:该装置吸附于结构物模板轴线点后,全站仪即可进行测量。无需常规测量中测量人员长期手持棱镜杆站立于模板边缘进行对中整平并保持状态稳定。其次,在常规测量时,测量人员单手扶棱镜杆的同时还需手扶钢筋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安全,使用该装置减少了测量人员的长期站立,测量人员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经济:该装置为两个360°棱镜和连接杆件和磁铁制作而成,重量仅有几百克,造价低廉、结构稳定且该装置可以同时安置在不同的测量部位,同时观测若干个结构物且无需测量人员即可观测,减少了测量前尺人员的投入,在保证测量精度和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了测量成本的投入。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所有区域范围内结构物、建筑物定位的测量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360°棱镜,2第二360°棱镜,3第一连接杆,4连接器,5第一磁铁,6三角支撑架,7第二磁铁,8结构物模板,9第二连接杆,10第一棱镜,11第二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用于安装到结构物模板上进行测量的装置,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测量两个竖向360°棱镜得坐标来计算待测点坐标,无需整平即可测量,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将该装置对中结构物模板的待测点进行吸附、支撑稳定后无需测量人员再次调整即可实现连续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该装置在测量过程中不论何种状态都可以测量、无需垂直状态,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待测点与测量棱镜点的位置关系,在实际的使用中效率有较大提升。该装置为无水准气泡装置,无需人工整平即可测量,减少了人员整平、对中误差,测量精度提高。将该装置吸附于模板待测点后,测量人员即可离开模板,解放测量前尺人员长期站立于模板之上的危险系数,测量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该装置多个同时测量结构物模板时,可以快速了解结构物模板的整体状态,相比常规测量方式,单个点位控制无法了解结构物模板整体状态。

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测控定位装置的定位原理:将两个小棱镜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并将下端棱镜连接杆与磁铁连接;测量过程中将磁铁吸附于模板轴线处,通过测量两个棱镜的平面坐标反向推算棱镜底部待测点位置的实际平面坐标。至此,本装置基本原理为测量两点坐标后计算延长线某长度一点的坐标(即待测点坐标)。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8测控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棱镜10、第二棱镜11、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棱镜10和第二棱镜11通过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棱镜11通过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磁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5和第二连接杆9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磁铁5的中心、第一棱镜10的中心、第二棱镜11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用于桥梁结构物模板8测控定位装置,包括:第一360°棱镜1、第二360°棱镜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9、第一磁铁5和三角支撑架6;其中第一连接杆330cm,第二连接杆9的长度加第一磁铁5的厚度为30cm。

所述第一360°棱镜1和第二360°棱镜2通过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360°棱镜2通过第二连接杆9和第一磁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5和第二连接杆9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磁铁5的中心、第一360°棱镜1的中心、第二360°棱镜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三角支撑架6通过连接器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9固定,所述三角支撑架6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磁铁7。所述连接器4由两个半圆形卡箍通过螺丝锁紧构成。由于结构物模板8中钢模板占90%,因此可将三角支撑架6吸附于模板任意钢模板的位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本装置吸附于待测结构物模板的特征点位置(如轴线、角点、转折点处)并支撑稳定。

②全站仪测量两个360°棱镜的平面坐标并反向计算待测点实际坐标。

③全站仪测量两个棱镜的高程后通过推算得出装置待测点的高程,实现结构物三维空间的测控定位。

④通过结构物多个特征点的整体测量后,进行特征点实际坐标的计算、比对得出模板整体的实际偏差状态。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