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蕉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7729发布日期:2020-10-30 21:4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蕉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香蕉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广泛应用于房建、桥梁、立交桥、隧道、涵洞、烟囱、水塔、大坝及大跨度棚架等多种工程施工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其建筑物的外墙壁施工必须搭建脚手架后工作人员擦爱能进行进一步的施工,目前脚手架搭建由两交叉状连接架分别连接两相对立架的两侧所组成,并在相对立架上的支撑杆间采用脚踏板搭接,方便工作人员站在脚踏板上进行建筑施工。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5313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香蕉式脚手架,包括立杆、横杆、斜杆、横撑、梯子、脚踏板,立杆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盘,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盘相对应扣接的楔形插头,楔形插头通过连接盘与立杆插接固定,立杆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杆以及与斜杆交叉的梯子,立杆的横撑之间固定设置有脚踏板。连接盘为均匀开设有插接孔的六边形状,连接盘内径设置圆形凸缘。梯子由两个支撑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若干个抵接杆组成,抵接杆呈圆柱形设置。在使用时,将脚手架移动至所需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踩踏抵接杆登至脚踏板上,从而能够进行施工。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梯子由支撑杆以及抵接杆组成,且抵接杆呈圆柱形设置,在工作人员踩踏抵接杆时,与抵接杆的接触面积较少且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甚至可能造成事故,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能的香蕉式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香蕉式脚手架,包括立杆、横杆、斜杆以及平台踏板,该脚手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平台踏板之间的楼梯,所述楼梯包括两个连接杆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若干个踏板,两个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均呈倾斜设置,所述踏板呈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相邻的平台踏板之间具有楼梯,且楼梯由间隔设置的踏板组成,踏板能够有效增加工作人员在攀爬时与踏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楼梯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踏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两个连接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踏板与连接杆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踏板的一端设置有加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部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支撑板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与踏板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踏板之间呈弧形过渡,能够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踏板的顶面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踏板的顶面上且沿连接孔的周向设置有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踏板的弹性,从而能够避免对踏板造成损坏;且凸缘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踏板的静摩擦力,从而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支撑板的弹性,从而能够避免对支撑板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台踏板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上的铁网;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与对应的框体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以及挂钩的设置,使得楼梯与脚手架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便于楼梯的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实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挂钩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限制楼梯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楼梯移动,从而能够增加楼梯与脚手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踏板、连接杆的设置,能够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2.通过支撑板、加固部的设置,能够增加踏板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踏板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立杆;11、横杆;12、斜杆;13、平台踏板;131、框体;132、铁网;2、楼梯;21、连接杆;22、踏板;23、支撑板;24、加固部;25、连接孔;26、凸缘;27、安装孔;3、连接部;30、支撑轴;31、抵接块;32、挂钩;33、限位块;34、抵接杆;3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香蕉式脚手架,包括立杆1、横杆11、斜杆12以及平台踏板13,立杆1设置有多个且呈竖直设置,横杆11设置在相邻两个竖杆之间。且斜杆12设置在相邻两个横杆11之间,平台踏板13包括框体131以及设置在框体131上的铁网132。

参照图1和图3,脚手架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平两个平台踏板13之间的楼梯2,在本实施例中,楼梯2包括两个连接杆21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接杆21之间的若干个踏板22,两个连接杆21平行设置且均呈倾斜设置,踏板22呈间隔设置。

参照图3,楼梯2还包括支撑板23,支撑板23呈倾斜设置,支撑板23的一端与踏板22相连接,支撑板23的另一端与两个连接杆21相连接,支撑板23远离踏板22的一端设置有加固部24,支撑板23与踏板22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从而能够增加踏板22与脚手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踏板22的安全稳定性。

参照图3,踏板22的顶面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2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5呈圆形设置,连接孔25设置有多排,且相邻两排的连接孔25呈交错设置,踏板22的顶面上且沿连接孔25的周向设置有凸缘26,能够增加踏板22上的静摩擦力,从而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踏板22上出现打滑的现象。支撑板23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7,具体的,安装孔27设置有三个且沿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安装孔27呈椭圆形设置,具体的,中间安装孔27的长轴与两边安装孔27的短轴平行设置,能够增加支撑板23的弹性,在能够提高支撑板23对踏板22的支撑作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对支撑板23造成损坏。

参照图2,两个连接杆2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且连接部3均设置在两个连接杆21呈相背设置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包括依次设置的抵接块31与挂钩32,且抵接块31与连接杆21固定连接,抵接块31远离连接杆21的一端与挂钩32固定连接,且抵接块31与挂钩32一体成型。挂钩32呈半圆形设置且与对应的框体131相适配,框体131上且位于挂钩3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33,能够限制挂钩32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将楼梯2固定住。

参照图2和图4,脚手架上且位于其底端设置有支撑轴30,支撑轴30于立杆1固定连接,且与立杆1呈垂直设置。两个连接杆21底端的挂钩32分别与支撑轴30相适配,且支撑轴30上且位于挂钩32的两侧也设置有限位块33,用于限制挂钩32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将挂钩32固定住。当需要安装楼梯2时,首先将楼梯2底端的两个挂钩32固定在支撑轴30上,并使得挂钩32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限位块33之间,然后转动楼梯2,使得楼梯2顶端的两个挂钩32固定在框体131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块33之间,从而能够将楼梯2固定住。

参照图4,立杆1上且位于支撑轴30的下方设置有抵接杆34,且抵接杆34的一端与立杆1固定连接,抵接杆34的另一端与支撑轴30远离立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支撑轴3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5,固定杆35呈竖直设置,且固定杆35远离支撑轴30的一端与抵接杆34固定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支撑轴30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需要安装楼梯2时,首先将楼梯2底端的两个挂钩32固定在支撑轴30上,并使得挂钩32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限位块33之间,然后转动楼梯2,使得楼梯2顶端的两个挂钩32固定在框体131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块33之间,从而能够将楼梯2固定住。

在使用时,踏板22上设置有连接孔25与凸缘26,从而能够增加踏板22的静摩擦力,能够避免出现在踏板22上出现的打滑的现象。且由于支撑板23与加固部2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踏板22与连接杆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楼梯2的安全稳定性。

当需要拆卸楼梯2进行维修时,首先向上移动楼梯2顶端,使得楼梯2顶端的两个挂钩32脱离框体131,然后转动楼梯2,从而将楼梯2底端的两个挂钩32脱离支撑轴30,从而能够将楼梯2拆卸下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