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1792发布日期:2020-11-27 10:2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混凝土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墙。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低碳理念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融合的重要体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灵活的建设思想理念,采用预制墙板建造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

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107620422a的专利文献所描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可知,该产品的混凝土预制墙板的表面分布有在浇筑时留于其中的圆管,圆管的中间通孔形成预留孔,避免了开孔导致开裂的问题,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预留孔可用于吊装安装、模具固定、饰面装修和临时支撑,也可用于线管、水管、消防管、空调安装、幕墙以及保温层安装的锚固,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制墙板开孔造成墙板开裂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提高了安全性,且便于工人进行后期的施工。

但现有的混凝土墙板任然存在着缺陷,目前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为现场浇筑、灌浆套筒等湿式连接,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因此需要采用螺栓、焊接组合形式的干法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墙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包括有第一楼板,所述第一楼板的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二楼板,所述第二楼板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楼板均与所述第一楼板相垂直,每个所述第二楼板与所述第一楼板之间均设有横向板缝,每个所述横向板缝的内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调平垫板,每个所述第一调平垫板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固定有角部埋板,每个所述角部埋板的纵切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角部埋板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楼板相连接,每个所述角部埋板远离所述第一楼板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楼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向板缝之间设有第二调平垫板,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向板缝以所述第二调平垫板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调平垫板均焊接于同一侧所述横向板缝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调平垫板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侧面埋板,每个所述侧面埋板的纵切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侧面埋板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楼板相连接,每个所述侧面埋板远离所述第一楼板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楼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楼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竖向板缝,每个所述竖向板缝的内部均焊接有竖向填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竖向板缝内部均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层。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楼板面向室内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楼板远离室内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隔热涂层。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竖向板缝的内壁均固定有防水透气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连接技术采用螺栓、焊接组合形式的干法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通过角部埋板和第一调平垫板的配合,使得第二楼板通过第一楼板上固定的第一调平垫板定位自身的位置,第二楼板完成定位后,将角部埋板预埋进第一楼板,角部埋板与第一楼板上的受力筋连接,与此同时通过角部埋板上预设的螺栓安装槽口,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拧紧螺栓将角部埋板固定在第一楼板上,再将第一楼板上的角部埋板塞入到第二楼板上的竖向板缝内,并予以焊牢,再将砂浆灌入角部埋板上的槽口内,便可完成混凝土墙的安装。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楼板和竖向填板的配合,使得第二楼板上的竖向板缝通过其上的竖向填板填补自身的缝隙,增强第二楼板结构的稳定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泡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楼板;11、第一调平垫板;12、侧面埋板;13、角部埋板;14、第二调平垫板;15、横向板缝;2、第二楼板;21、竖向板缝;22、竖向填板;23、聚氨酯泡沫层;24、透气孔;25、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预制混凝土墙,包括有第一楼板1,所述第一楼板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二楼板2,所述第二楼板2设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楼板2均与所述第一楼板1相垂直,每个所述第二楼板2与所述第一楼板1之间均设有横向板缝15,每个所述横向板缝15的内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调平垫板11,每个所述第一调平垫板11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固定有角部埋板13,每个所述角部埋板13的纵切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角部埋板13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楼板1相连接,每个所述角部埋板13远离所述第一楼板1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楼板2相连接。

请参照附图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向板缝15之间设有第二调平垫板14,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向板缝15以所述第二调平垫板14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调平垫板14均焊接于同一侧所述横向板缝15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调平垫板14的上下两侧表面均固定有侧面埋板12,每个所述侧面埋板12的纵切面均为l形,每个所述侧面埋板12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楼板1相连接,每个所述侧面埋板12远离所述第一楼板1的一端均通过螺栓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楼板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调平垫板14和横向板缝15的配合,使得第一楼板1上的横向板缝15通过其上的第二调平垫板14对其内部进行填充,增强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通过第二调平垫板14上预设的螺栓安装槽口为剩余的混凝土墙预留安装工具。

请着重参照附图1,每个所述第二楼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竖向板缝21,每个所述竖向板缝21的内部均焊接有竖向填板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楼板2和竖向填板22的配合,使得第二楼板2上的竖向板缝21通过其上的竖向填板22填补自身的缝隙,增强第二楼板2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第二楼板2面向室内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楼板2和透气孔24的配合,使得第二楼板2通过其上的透气孔24输出第二楼板2内的湿气。

请着重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第二楼板2远离室内的一侧表面涂覆有隔热涂层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楼板2和隔热涂层25的配合,使得第二楼板2通过其上的隔热涂层25内的碳纤材料提升第二楼板2的隔热能力。

请再次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竖向板缝21的内壁均固定有防水透气膜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竖向板缝21和防水透气膜26的配合,使得竖向板缝21通过其上的防水透气膜26中pvc的材料性质提升自身的防水性。

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3和附图4,每个所述竖向板缝21内部均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层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竖向板缝21和聚氨酯泡沫层23的配合,使得竖向板缝21通过其内的聚氨酯泡沫层23防止水汽进入到竖向板缝21内,对第二楼板2进行侵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混凝土墙时,工作人员首先利用吊机将第二楼板2提升至第一楼板1的顶端,满足吊机的吊装要求后,第二楼板2通过第一楼板1上固定的第一调平垫板11定位自身的位置,第二楼板2完成定位后,将角部埋板13预埋进第一楼板1,角部埋板13与第一楼板1上的受力筋连接,与此同时通过角部埋板13上预设的螺栓安装槽口,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拧紧螺栓将角部埋板13固定在第一楼板1上,再将第一楼板1上的角部埋板13塞入到第二楼板2上的竖向板缝21内,并予以焊牢,再将砂浆灌入角部埋板13上的槽口内,与此同时,第二楼板2通过其内的填充的聚氨酯泡沫层23进行防潮,最后按照规范做法完成墙板横缝、竖缝的防水工序即可。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