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532发布日期:2020-12-15 08:3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荒漠化土地改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



背景技术:

沙漠和荒漠化土地上植物稀少,由于自然气候的限制,有一些耐旱、耐高温的植物适于在沙漠和荒漠化土地生存,例如:苁蓉、芦荟、金琥、红皮沙拐枣、紫杆柳、沙棘、胡杨等,但这植物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而使雨后水分极易发繁殖速度很慢,尤其是沙漠和荒漠化土地的边缘,当植物的繁殖速度低于死亡速度时,沙漠或荒漠就会向外扩张。目前我国的沙漠化、漠化土地有262万平方公里公顷,且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还在逐年递增,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急需一种能够治理沙漠和荒漠化土地,避免其面积继续扩大,甚至可以缩小其面积的方法和设备。

现有技术是通过架设大棚从而进行植物种植进而渐渐改进荒漠化的土地,然而现有大棚架设复杂,无法折叠导致携带麻烦,不利于运输,进而导致运输成本高昂,同时,现有帐篷采用地桩进行固定,地桩无抓地能力,进而导致大棚在大风下极易倒塌,因此,一种便于运输携带的抓地能力强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包括折叠支撑架、折叠帐篷以及多节伸缩连杆,所述折叠支撑架包括顶端铰链头、第一连杆、支撑折杆、第二连杆以及抓地底座,所述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铰接于顶端铰链头两端,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连杆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抓地底座,所述支撑折杆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折杆皆一端与第一连杆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外侧壁铰接,所述多节伸缩连杆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多节伸缩连杆分别设于两个折叠支撑架之间,所述折叠帐篷铺设于两个折叠支撑架以及多节伸缩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侧壁上设有缺槽,所述缺槽与第二连杆以及抓地底座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折杆包括第一支撑折杆以及第二支撑折杆,所述第一支撑折杆首端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支撑折杆末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折杆首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折杆末端通过铰链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折杆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折杆与第一支撑折杆折叠配合,且第二支撑折杆与第一支撑折杆侧壁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多节伸缩连杆包括多节套杆以及固定旋套,所述多节套杆依次连接,且两个多节套杆之间通过固定旋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旋套套于多节套杆上,且固定旋套于多节套杆外侧壁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抓地底座包括六方头螺母、上螺纹套环、卡杆、下螺纹套环、螺纹杆、底座外壳以及锥形底面,所述底座外壳为圆柱体,所述底座外壳下端面为锥形底面,所述底座外壳内侧为空心,所述螺纹杆由底座外壳上端面穿透底座外壳与锥形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有六方头螺母,所述上螺纹套环套于螺纹杆上半部分,所述下螺纹套环套于螺纹杆下半部分,所述上螺纹套环与下螺纹套环对称套于螺纹杆上,且与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螺纹套环与下螺纹套环内侧壁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螺纹套环两侧分别通过铰链与两个卡杆铰接,所述下螺纹套环两侧分别通过铰链与另外两个卡杆铰接,所述上螺纹套环两侧卡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下螺纹套环两侧卡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底座外壳外侧壁上设有与卡杆相配合的通缝。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折叠后运输至目的地;

2)向两侧扳动第一连杆,使第一连杆展开,之后由第一连杆中将第二连杆扳出,最后扳动支撑折杆,使支撑折杆处于直线状态,从而支撑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

3)将抓地底座插入土地下,顺时针拧动六方头螺母进而带动螺纹杆转动,此时上螺纹套环以及下螺纹套环相对螺纹杆转动,进而上螺纹套环下移,下螺纹套环上移,从而将卡杆推出底座外壳,使卡杆紧紧卡入土地内部;

4)之后抽动多节伸缩连杆,将另一侧按照2)至3)的方式操作;

5)将折叠帐篷铺设在架设好的支架上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折叠,进而在进行运输时可折叠成较小的结构,大大提高运输和搬运的便利性,体积小,运输量相应增大,进而导致运输成本降低,同时,本实用新型设有抓地底座,通过旋转六方头螺母,使抓地底座内部的卡杆扩张出来,从而对地面进行固定,增大抓地力,提高帐篷强度,增强帐篷的使用寿命,提高帐篷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抓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支撑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折叠支撑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的多节伸缩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包括折叠支撑架、折叠帐篷3以及多节伸缩连杆7,折叠支撑架包括顶端铰链头1、第一连杆2、支撑折杆4、第二连杆5以及抓地底座6,第一连杆2以及第二连杆5皆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2的一端通过铰链分别铰接于顶端铰链头1两端,两个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连杆5铰接,两个第二连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抓地底座6,支撑折杆4共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折杆4皆一端与第一连杆2外侧壁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外侧壁铰接,多节伸缩连杆7共设有三个,三个多节伸缩连杆7分别设于两个折叠支撑架之间,折叠帐篷3铺设于两个折叠支撑架以及多节伸缩连杆7上。

第一连杆2侧壁上设有缺槽,缺槽与第二连杆5以及抓地底座6相配合。

如图4所示,支撑折杆4包括第一支撑折杆41以及第二支撑折杆42,第一支撑折杆41首端通过铰链与第一连杆2铰接,第一支撑折杆41末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折杆42首端铰接,第二支撑折杆42末端通过铰链与第二连杆5铰接,第一支撑折杆41侧壁上设有凹槽,第二支撑折杆42与第一支撑折杆41折叠配合,且第二支撑折杆42与第一支撑折杆41侧壁凹槽相配合。

如图6所示,多节伸缩连杆7包括多节套杆71以及固定旋套72,多节套杆71依次连接,且两个多节套杆71之间通过固定旋套72固定连接,固定旋套72套于多节套杆71上,且固定旋套72于多节套杆71外侧壁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如图3所示,抓地底座6包括六方头螺母61、上螺纹套环62、卡杆63、下螺纹套环64、螺纹杆65、底座外壳67以及锥形底面66,底座外壳67为圆柱体,底座外壳67下端面为锥形底面66,底座外壳67内侧为空心,螺纹杆65由底座外壳67上端面穿透底座外壳67与锥形底面66转动连接,螺纹杆65上端固定有六方头螺母61,上螺纹套环62套于螺纹杆65上半部分,下螺纹套环64套于螺纹杆65下半部分,上螺纹套环62与下螺纹套环64对称套于螺纹杆65上,且与螺纹杆65螺纹配合连接,上螺纹套环62与下螺纹套环64内侧壁螺纹旋向相反,上螺纹套环62两侧分别通过铰链与两个卡杆63铰接,下螺纹套环64两侧分别通过铰链与另外两个卡杆63铰接,上螺纹套环62两侧卡杆6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下螺纹套环64两侧卡杆63的另一端铰接,底座外壳67外侧壁上设有与卡杆63相配合的通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折叠后运输至目的地;

2)向两侧扳动第一连杆2,使第一连杆2展开,之后由第一连杆2中将第二连杆5扳出,最后扳动支撑折杆4,使支撑折杆4处于直线状态,从而支撑第二连杆5与第一连杆2;

3)将抓地底座6插入土地下,顺时针拧动六方头螺母61进而带动螺纹杆65转动,此时上螺纹套环62以及下螺纹套环64相对螺纹杆65转动,进而上螺纹套环62下移,下螺纹套环64上移,从而将卡杆63推出底座外壳67,使卡杆63紧紧卡入土地内部;

4)之后抽动多节伸缩连杆7,将另一侧按照2至3的方式操作;

5)将折叠帐篷3铺设在架设好的支架上并固定。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