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9335发布日期:2020-10-28 12:2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呼吸科的医师在工作中经常与高传染率的患者接触,被传染的几率很高,为了保证呼吸科的医师不被传染,现有申请号为cn20152003793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空腔结构,所述底座内设有伸缩端向上伸出底座上表面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伸缩端固定安装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嵌装有机玻璃,所述矩形框架左右边框的前后表面均设有一个紫外线消毒灯,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盒,所述矩形框架下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盒分别与控制面板、多个紫外线消毒灯和直线电机电气连接,其具有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使用完毕后,可及时进行消毒,避免出现重复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的优点。

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隔离效果差的缺点,不能有效地将医师与病人完全隔离,从而导致在医师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被染率的隐患。

为此,提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其有效地将医师与病人完全隔离,可杜绝在医师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被染率的隐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方形壳体、两个门板、两个凳子、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所述底座为方形底座,所述方形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通过透明有机玻璃板分隔有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平形于所述方形壳体的前壁和后壁设置,两个所述门板均通过合页分别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前壁和后壁上,且两个所述门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凳子分别放置在所述医师坐诊室和所述病人问诊室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的两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的内部,所述第一麦克风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第二麦克风通过第二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扬声器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扬声器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扬声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医师坐诊室的顶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医师坐诊室的侧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保证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内部的空气流通以及空气质量,从而使得该装置设计比较合理,能够保证医师对病人的正常诊断。

优选的,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上还设有口腔查看辅助工具,所述口腔查看辅助工具包括球铰链、手柄、电动推杆以及手电筒,所述球铰链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上,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的内部,且所述手柄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球铰链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手电筒均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的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球铰链固定连接,所述手电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端部,所述手柄上还设有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手电筒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动推杆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方便医师通过手柄操作电动推杆和手电筒来查看病人的口腔,有利于医师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两侧还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槽体,两个所述槽体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抽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屉用于医师存放一些医疗用品,可为医师工作带来便利。

优选的,所述抽屉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扣手,两个所述门板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扣手打开抽屉,便于通过拉手开关门板,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四个万向轮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便于移动,且四个万向轮可以进行锁定,可保证该装置在放置时不易滑动。

优选的,所述医师坐诊室的内侧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的内侧壁上均通过灯座固定安装有uv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便于利用uv灯管对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避免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残留传染性病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方形壳体的内部通过透明有机玻璃板分隔有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并在透明有机玻璃板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在第一支撑板的上部安装第一麦克风,在第二支撑板的上部安装第二麦克风,同时将第一扬声器设置于医师坐诊室的内部,且将第一扬声器通过导线与第二麦克风电性连接,将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病人问诊室的内部,且将第二扬声器通过导线与第一麦克风电性连接,这样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用作问诊台,医师和病人可以方便地通过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进行交流沟通,方便医师对病人进行诊断病情,从而有效地将医师与病人完全隔离,可杜绝在医师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被染率的隐患。

2、本实用新型,在医师坐诊室的顶壁上和病人问诊室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并在医师坐诊室的侧壁上和病人问诊室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这样可保证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内部的空气流通以及空气质量,从而使得该装置设计比较合理,能够保证医师对病人的正常诊断;

3、本实用新型,在透明有机玻璃板上设有口腔查看辅助工具,且口腔查看辅助工具由球铰链、手柄、电动推杆以及手电筒构成,这样方便医师通过手柄操作电动推杆和手电筒来查看病人的口腔,有利于医师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

4、本实用新型,在医师坐诊室的内侧壁上和病人问诊室的内侧壁上均通过灯座固定安装有uv灯管,这样便于利用uv灯管对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避免医师坐诊室和病人问诊室的残留传染性病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图7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查看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方形壳体;3、万向轮;4、透明有机玻璃板;5、医师坐诊室;6、病人问诊室;7、门板;8、合页;9、拉手;10、空气过滤器;11、排风扇;12、凳子;13、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灯座;16、uv灯管;17、槽体;18、抽屉;19、扣手;20、第一固定座;21、第一麦克风;22、第一扬声器;23、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4、球铰链;25、第一连接杆;26、手柄;27、第二连接杆;28、电动推杆;29、手电筒;30、第一控制开关;31、第二控制开关;32、第二固定座;33、第二麦克风;34、第二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底座1、方形壳体2、两个门板7、两个凳子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第一麦克风21、第二麦克风33、第一扬声器22以及第二扬声器34,所述底座1为方形底座,所述方形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所述方形壳体2的内部通过透明有机玻璃板4分隔有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4平形于所述方形壳体2的前壁和后壁设置,两个所述门板7均通过合页8分别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2的前壁和后壁上,且两个所述门板7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凳子12分别放置在所述医师坐诊室5和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板1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分别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4的两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3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板14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所述第一麦克风21通过第一固定座2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上部,所述第二麦克风33通过第二固定座3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上部,所述第一扬声器22和所述第二扬声器34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4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扬声器22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扬声器22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麦克风3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扬声器34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扬声器34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麦克风21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顶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1,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侧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保证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的空气流通以及空气质量,从而使得该装置设计比较合理,能够保证医师对病人的正常诊断。

具体的,如图4和7-9所示,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4上还设有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3,所述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3包括球铰链24、手柄26、电动推杆28以及手电筒29,所述球铰链24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有机玻璃板4上,所述手柄26位于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内部,且所述手柄26通过第一连接杆25与所述球铰链2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8和所述手电筒29均位于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28通过第二连接杆27与所述球铰链24固定连接,所述手电筒29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28的伸缩端端部,所述手柄26上还设有第一控制开关30和第二控制开关3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0通过导线与所述手电筒29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31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动推杆28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方便医师通过手柄26操作电动推杆28和手电筒29来查看病人的口腔,有利于医师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13的底部两侧还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槽体17,两个所述槽体17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抽屉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屉18用于医师存放一些医疗用品,可为医师工作带来便利。

具体的,如图1和7所示,所述抽屉18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扣手19,两个所述门板7的外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拉手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扣手19打开抽屉18,便于通过拉手9开关门板7,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3,四个所述万向轮3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万向轮3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四个万向轮3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使用比较方便,便于移动,且四个万向轮3可以进行锁定,可保证该装置在放置时不易滑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医师坐诊室5的内侧壁上和所述病人问诊室6的内侧壁上均通过灯座15固定安装有uv灯管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便于利用uv灯管16对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避免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残留传染性病菌。

工作原理:该呼吸科医师与病人隔离装置,在方形壳体2的内部通过透明有机玻璃板4分隔有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并在透明有机玻璃板4的两侧面上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以及在第一支撑板13的上部安装第一麦克风21,在第二支撑板14的上部安装第二麦克风33,同时将第一扬声器22设置于医师坐诊室5的内部,且将第一扬声器22通过导线与第二麦克风33电性连接,将第二扬声器34设置于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且将第二扬声器34通过导线与第一麦克风21电性连接,这样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可用作问诊台,医师和病人可以方便地通过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33进行交流沟通,方便医师对病人进行诊断病情,从而有效地将医师与病人完全隔离,可杜绝在医师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被染率的隐患。

在医师坐诊室5的顶壁上和病人问诊室6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1,并在医师坐诊室5的侧壁上和病人问诊室6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这样可保证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的空气流通以及空气质量,从而使得该装置设计比较合理,能够保证医师对病人的正常诊断;

在透明有机玻璃板4上设有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3,且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3由球铰链24、手柄26、电动推杆28以及手电筒29构成,这样方便医师通过手柄26操作电动推杆28和手电筒29来查看病人的口腔,有利于医师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

在医师坐诊室5的内侧壁上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侧壁上均通过灯座15固定安装有uv灯管16,这样便于利用uv灯管16对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避免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残留传染性病菌。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该装置移动到呼吸科室内规划的位置处,并将万向轮3锁定,然后给该装置接通电源,给uv灯管16配备电源开关,同时给排风扇11配备电源开关,首先给排风扇11开启,医师打开门板7进入医师坐诊室5中,坐在凳子12上,病人打开另一门板7进入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坐在另一个凳子12上,然后通过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33进行交流沟通,医师可通过手柄26操作电动推杆28和手电筒29来查看病人的口腔,电动推杆28用于调节口腔查看辅助工具23的长度,以便于适用于不同的病人,在医师给病人看病结束后,开启uv灯管16对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内部进行杀菌消毒,可有效避免医师坐诊室5和病人问诊室6的残留传染性病菌。

值得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推杆28可选用深圳市忠友顺减速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直线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