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8772发布日期:2020-04-17 16:5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病毒的爆发以及蔓延,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给广大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疫情爆发期间,患者人数增长较快,一些重灾区的医疗条件不足以应对突发病情,尤其是检测实验室数量较少,导致很多病人等待确诊的时间较长。

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一般都在负压检测房中进行,常规的负压检测房都采用建筑施工的措施进行建造,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面对突发性、大面积传染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时不足以应对。通过临时扩建传统负压检测房数量的形式很难应对突发疫情的需求。

所以目前需求能够快速拆装型的负压检测房,以适应一些例如新冠肺炎病毒等会导致大量诊断需求的突发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检测实验室数量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缺口较大、而传统检测实验室建设周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该负压检测实验室可以快速拼装拆卸,方便移动,场地要求低,施工工期短,可以反复使用,可用于应对一些突发医疗状况对于检测实验室数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由墙体模块采用模块化拼装方式组成,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分为互相隔开的检测操作间、洗浴间、污物消毒间、污物二次包装间及高压灭菌间,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使用时内部气压低于环境大气压。

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还包括用于实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通排风的空调风机系统操作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块上设置门窗模块、传递窗模块、空调风机模块或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门窗模块为开有视窗的不锈钢制门,包括门框和门窗,门框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方式与墙体连接,所有连接处通过密封条达到密封的效果。

所述传递窗模块为物流通道,镶嵌贯穿在墙体中,连接处固定后打上玻璃胶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块之间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模式快速拼装后,在连接处再用螺丝钉加固,并用玻璃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或所述门窗模块、传递窗模块、空调风机模块或智能控制模块与墙体模块之间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模式快速拼装后,在连接处再用螺丝钉加固,并用玻璃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块包括底板、侧板与顶板,底板与顶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侧板分为两种,一种为全不锈钢框架结构,一种由不锈钢框架和玻璃组成,双层透明玻璃镶嵌于不锈钢框架中,玻璃位于可视高度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墙体模块的尺寸包括常规尺寸和定制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顶板、底板、侧板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方式快速连接,所有连接处可用螺丝钉进一步加固并可以采用玻璃胶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块的高度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灵活拼接,总高度可控制在2.6米至3.5米的范围内。

采用的不锈钢材质和玻璃材质,能够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起尘,容易擦拭清洁消毒,满足gmp厂房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模块中预埋电线路、插座、风机管路、用气管道、用水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功能层,包括互相隔开的检测操作间、洗浴间、污物消毒间、污物二次包装间及高压灭菌间,上层为空调风机系统结构布置层,其中上层净化系统风管布置层最低高度可仅为0.3米。空调风机系统操作区位于主体结构侧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还包括第一缓冲间与第二缓冲间,所述第一缓冲间设有用于进出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入口,所述第一缓冲间与第二缓冲间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第二缓冲间与检测操作间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第二缓冲间还与洗浴间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洗浴间还与第一缓冲间通过门相通。

所述污物消毒间与污物二次包装间之间设置有第五传递窗,所述污物消毒间与第二缓冲间之间设置有第三传递窗,所述污物消毒间与洗浴间之间设置有第四传递窗,所述第一缓冲间与洗浴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递窗。

所述检测操作间与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外部直接设置第一传递窗。

所述高压灭菌间靠近污物消毒间及污物二次包装间设置,且,所述高压灭菌间与污物二次包装间之间设有第六传递窗。

所述高压灭菌间设有用于进出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入口。

所述污物消毒间与检测操作间之间设有门。

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与检测操作间之间设有门。

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与清洁人员入口相通,所述清洁人员入口为进入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入口,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还与清洁人员第一出口相通,所述清洁人员第一出口与清洁人员第二出口相通,所述清洁人员第二出口为离开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口。

所述第一缓冲间、洗浴间为清洁区,第二缓冲间为潜在污染区,检测操作间为污染区,气压由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依次递减,且清洁区气压小于大气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递减区压差绝对值不小于15帕。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传染病检测房使用时,洗浴间、第一缓冲间类似于洁净房的功能,第二缓冲间类似潜在污染区的功能,检测操作间类似污染区的功能,其气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依次递减,且清洁区气压小于大气压。

负压检测实验室人流通道为,入口流向为从第一缓冲间到第二缓冲间到检测操作间,出口流向为从检测操作间到第二缓冲间到洗浴间到第一缓冲间,符合传染病检测室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优良平面结构设计,人流进出符合传染病检测房的要求,并设计单独的清洁通道对污物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适合应对类似sars、新冠肺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操作间内设有试验台、安全柜手套箱、培养箱、冰箱。

试验台、安全柜手套箱、培养箱、冰箱的设置能够满足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每个封闭区域内均安装有紫外消毒灯,可对每个房间进行消毒来灭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外侧的侧板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智能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智能监测系统监测设备,信号接收设备与智能面板、手机相连,可智能面板查看监测信息,也可手机远程查看监测信息;远程控制系统通过手机与控制面板相连接,实现远程控制。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采用无线监控器分别与负压实验室内的颗粒计数器、温度探头、湿度探头、冰箱、培养箱相连接,用以监控负压实验室内的颗粒数、温湿度。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采用无线监控器与紫外灯、安全柜手套箱、空调风机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还与远程控制系统相连接,可远程操控紫外灯的开关、空调风机的开关、安全柜手套箱的开关。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空调风机系统、紫外消毒系统进行控制,可近距离进行操控,也可以通过app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实现远距离操作空调风机系统、紫外消毒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排风系统采用双重高效过滤器,保证病原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负压房内,不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排风风管的末端加装小型紫外清洁装置,对截留在过滤器上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消毒。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压差要求满足p3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要求,从第一缓冲间到第二缓冲间到检测操作间,压力依次减小,压差绝对值大于15帕,并且第一缓冲间1的压差小于正常大气压15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拼装好的负压检测实验室可以拆卸后重新拼装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解决了受场地层高限制的弊端,普通负压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总层高不低于4米,本负压设备可在层高不低于2.6米的建筑内拼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可通过远程操控系统,可提前进行紫外灭菌、提前进行空调风机控制,为实验人员提供方便。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测系统,实时了解实验现场情况,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检测实验室可用来应对sars、新冠肺炎等病毒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合理设计人流、物流通道,合理设计污物处理通道。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室采用专用的污物处理通道,专用的污物消毒间和污物高压灭菌间,避免污物交叉污染的同时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负压检测室可快速拼接及拆卸,可智能远程监控,具备优良的生物安全性,适应例如新冠肺炎病毒等病毒或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空调风机系统操作区,2、试验台,3、安全柜手套箱,4、培养箱,5、冰箱,6、侧板,7、门窗模块,8、第六传递窗,9、第五传递窗,10、第四传递窗,11、第三传递窗,12、第二传递窗,13、第一传递窗,14、智能控制模块,15、第一缓冲间,16、第二缓冲间,17、洗浴间,18、检测操作间,19、污物消毒间,20、污物二次包装间,21、清洁人员入口,22、清洁人员第一出口,23、清洁人员第二出口,24、高压灭菌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型负压检测实验室,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由墙体模块采用模块化拼装方式组成,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分为互相隔开的检测操作间18、洗浴间17、污物消毒间19、污物二次包装间20及高压灭菌间24,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使用时内部气压低于环境大气压;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还包括用于实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通排风的空调风机系统操作区1。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模块上设置门窗模块7、传递窗模块、空调风机模块或智能控制模块14;所述门窗模块为开有视窗的不锈钢制门,包括门框和门窗,门框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方式与墙体连接,所有连接处通过密封条达到密封的效果;所述传递窗模块为物流通道,镶嵌贯穿在墙体中,连接处固定后打上玻璃胶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模块之间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模式快速拼装后,在连接处再用螺丝钉加固,并用玻璃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或所述门窗模块7、传递窗模块、空调风机模块或智能控制模块14与墙体模块之间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模式快速拼装后,在连接处再用螺丝钉加固,并用玻璃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模块包括底板、侧板6与顶板,底板与顶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侧板分为两种,一种为全不锈钢框架结构,一种由不锈钢框架和玻璃组成,双层透明玻璃镶嵌于不锈钢框架中,玻璃位于可视高度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墙体模块的尺寸包括常规尺寸和定制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顶板、底板、侧板通过卡槽或插销的方式快速连接,所有连接处可用螺丝钉进一步加固并可以采用玻璃胶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模块的高度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灵活拼接,总高度可控制在2.6米至3.5米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不锈钢材质和玻璃材质,能够保证表面光滑平整、不起尘,容易擦拭清洁消毒,满足gmp厂房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模块中预埋电线路、插座、风机管路、用气管道、用水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负压检测实验室为两层结构,下层为功能层,包括互相隔开的检测操作间18、洗浴间17、污物消毒间19、污物二次包装间20及高压灭菌间24,上层为空调风机系统结构布置层,其中上层净化系统风管布置层最低高度可仅为0.3米。空调风机系统操作区位于主体结构侧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部还包括第一缓冲间15与第二缓冲间16,所述第一缓冲间15设有用于进出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入口,所述第一缓冲间15与第二缓冲间16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第二缓冲间16与检测操作间18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第二缓冲间16还与洗浴间17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洗浴间17还与第一缓冲间15通过门相通。

所述污物消毒间19与污物二次包装间20之间设置有第五传递窗9,所述污物消毒间19与第二缓冲间16之间设置有第三传递窗11,所述污物消毒间19与洗浴间17之间设置有第四传递窗10,所述第一缓冲间15与洗浴间17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递窗12。

所述检测操作间18与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外部直接设置第一传递窗13。

所述高压灭菌间24靠近污物消毒间19及污物二次包装间20设置,且,所述高压灭菌间24与污物二次包装间20之间设有第六传递窗8。

所述高压灭菌间24设有用于进出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入口。

所述污物消毒间19与检测操作间18之间设有门。

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20与检测操作间18之间设有门。

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20与清洁人员入口21相通,所述清洁人员入口21为进入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入口,所述污物二次包装间20还与清洁人员第一出口22相通,所述清洁人员第一出口22与清洁人员第二出口23相通,所述清洁人员第二出口23为离开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出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操作间18内设有试验台2、安全柜手套箱3、培养箱4、冰箱5。试验台2、安全柜手套箱3、培养箱4、冰箱5的设置能够满足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所述第一缓冲间15、洗浴间17为清洁区,第二缓冲间16为潜在污染区,检测操作间18为污染区,气压由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依次递减,且清洁区气压小于大气压。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压递减区压差绝对值不小于15帕。

本实施例可以作为传染病检测房使用时,洗浴间、第一缓冲间类似于洁净房的功能,第二缓冲间类似潜在污染区的功能,检测操作间类似污染区的功能,其气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依次递减,且清洁区气压小于大气压。

负压检测实验室人流通道为,入口流向为从第一缓冲间15到第二缓冲间16到检测操作间18,出口流向为从检测操作间18到第二缓冲间16到洗浴间17到第一缓冲间15,符合传染病检测室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采用优良平面结构设计,人流进出符合传染病检测房的要求,并设计单独的清洁通道对污物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适合应对类似sars、新冠肺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内每个封闭区域内均安装有紫外消毒灯,可对每个房间进行消毒来灭菌。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外侧的侧板上设置有智能控制模块14,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4包括智能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智能监测系统监测设备,信号接收设备与智能面板、手机相连,可智能面板查看监测信息,也可手机远程查看监测信息;远程控制系统通过手机与控制面板相连接,实现远程控制。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4采用无线监控器分别与负压实验室内的颗粒计数器、温度探头、湿度探头、冰箱、培养箱相连接,用以监控负压实验室内的颗粒数,温湿度。所述智能控制模块14采用无线监控器与紫外灯、安全柜手套箱、空调风机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还与远程控制系统相连接,可远程操控紫外灯的开关、空调风机的开关、安全柜手套箱的开关。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空调风机系统、紫外消毒系统进行控制,可近距离进行操控,也可以通过app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实现远距离操作空调风机系统、紫外消毒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排风系统采用双重高效过滤器,保证病原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负压房内,不泄漏到外界环境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检测实验室排风风管的末端加装小型紫外清洁装置,对截留在过滤器上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消毒。

本实施例中,负压检测实验室的压差要求满足p3生物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要求,从第一缓冲间到第二缓冲间到检测操作间,压力依次减小,压差绝对值大于15帕,并且第一缓冲间的压差小于正常大气压15帕。

本实施例中,洗浴间设有上水通道和下水通道,安装时用水管道与室外供水管道相连,下水通道通过洁净地漏的形式与室外排水管道相连。

本实施例的实验室使用时,实验人员进入负压实验室通道依次为第一缓冲间15、第二缓冲间16、检测操作间18;实验人员离开负压检测室通道依次为检测操作间18、第二缓冲间16、洗浴间17、第一缓冲间15;清洁人员通过清洁人员入口21进入负压检测实验室,依次通过清洁人员第一出口22、清洁人员第二出口23离开负压实验室;检测用试剂、耗材通过第一传递窗进入检测操作间;洗浴相关用品通过第二传递窗进入洗浴间;第二缓冲间的潜在污染污物通过第三传递窗进入污物消毒间进行消毒处理;洗浴间的潜在污染物通过第四传递窗进入污物消毒间;污物消毒间的污物通过第五传递窗进入污物二次包装间;二次包装后的污物通过第六传递窗进入高压灭菌消毒间进行高压灭局。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