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7355发布日期:2021-02-05 19:5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建筑物中,外墙结构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0003]
但是,现如今使用的外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现如今使用的外墙在使用过程中会一直受到外部雨水的浇淋,一旦防水功能不足,就会导致外墙内部渗透受损,影响室内的安全;2、对于现如今使用的外墙防水结构中,在其内部受到渗透影响后,会吸收大量的水气,进而水气在长时间堆积过程中,也会影响墙体内部的质量,进而需要快速密封的将相应的结构进行更换抽取。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中端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墙体中端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左右两侧均贯穿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部,所述活动板内部填充有吸水板,所述滑动槽外部开设有防护夹层,所述防护夹层内部填充有防水垫,所述滑动槽顶端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表面紧贴在活动板顶端表面,所述墙体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
[0007]
所述活动板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顶端内部均通过固定螺栓与墙体顶端左右两侧内部相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墙体顶端左右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内侧壁的直径均与第二固定螺孔内侧壁的直径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内侧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每个所述固定螺栓底端外侧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端左右表面均与转轴的一端固定相连接,每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均与拉杆底端左右两侧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中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直径与第二存放槽内侧壁的直径相同。
[0011]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是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水板是由吸水树脂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垫是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材质制成。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由于在墙体内部开设有滑动槽,并且将活动
板安装在滑动槽内部,可以通过拉杆拉动活动板将其从墙体内部抽出,进而可以在活动板内部吸水板吸收渗透墙体内部的水气后,将吸水板抽出后进行更换,保证墙体在长时间使用后的防水功能依旧可以实现,并且通过在滑动槽顶端安装有密封垫,可以通过密封垫保证活动板与墙体之间的空隙可以被封存,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0014]
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由于在活动板顶端安装有固定板,以及在固定板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并且在墙体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可以在将活动板安装在墙体内部后,可以将固定螺栓同时穿过相应的固定螺孔内部后,将活动板稳定的安装在墙体内部,进而保证吸水功能使用的稳定性。
[0015]
3.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由于在固定板表面开设有第一存放槽,以及在第一存放槽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拉杆,可以通过转轴的转动将拉杆倾倒放入第一存放槽内部,进而便于保证两个相应的墙体可以拼接在一起,保证整个装置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墙体1、滑动槽2、活动板3、防护夹层4、吸水板5、密封垫6、防水垫7、固定板8、第一存放槽9、转轴10、拉杆11、第一固定螺孔12、固定螺栓13、第二固定螺孔14、内螺纹15、外螺纹16、第二存放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中端内部开设有滑动槽2,所述墙体1中端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左右两侧均贯穿滑动安装在滑动槽2内部,所述活动板3内部填充有吸水板5,所述滑动槽2外部开设有防护夹层4,所述防护夹层4内部填充有防水垫7,所述滑动槽2顶端前后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安装有密封垫6,所述密封垫6表面紧贴在活动板3顶端表面,所述墙体1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存放槽17;
[0023]
所述活动板3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左右两侧顶端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12,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12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13,所述固定
板8左右两侧顶端内部均通过固定螺栓13与墙体1顶端左右两侧内部相连接。
[0024]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墙体1内部开设有滑动槽2,并且将活动板3安装在滑动槽2内部,可以通过拉杆11拉动活动板3将其从墙体1内部抽出,进而可以在活动板3内部吸水板5吸收渗透墙体1内部的水气后,将吸水板5抽出后进行更换,保证墙体1在长时间使用后的防水功能依旧可以实现,并且通过在滑动槽2顶端安装有密封垫6,可以通过密封垫6保证活动板3与墙体1之间的空隙可以被封存,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0025]
其中,所述墙体1顶端左右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14,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螺孔12内侧壁的直径均与第二固定螺孔14内侧壁的直径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固定螺孔14内侧壁均开设有内螺纹15,每个所述固定螺栓13底端外侧壁均开设有外螺纹16,所述外螺纹16与内螺纹15相适配。
[0026]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在活动板3顶端安装有固定板8,以及在固定板8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12,并且在墙体1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13,可以在将活动板3安装在墙体1内部后,可以将固定螺栓13同时穿过相应的固定螺孔内部后,将活动板3稳定的安装在墙体1内部,进而保证吸水功能使用的稳定性。
[0027]
其中,所述固定板8顶端左右表面均与转轴10的一端固定相连接,每个所述转轴10的另一端均与拉杆11底端左右两侧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固定板8中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存放槽9。
[0028]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固定板8表面开设有第一存放槽9,以及在第一存放槽9内部通过转轴10安装有拉杆11,可以通过转轴的转动将拉杆11倾倒放入第一存放槽9内部,进而便于保证两个相应的墙体1可以拼接在一起,保证整个装置的合理性。
[0029]
其中,所述固定板8直径与第二存放槽17内侧壁的直径相同。
[0030]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将固定板8放入尺寸相应的第二存放槽17内部,进而保证多块墙体1可以相互连接。
[0031]
其中,所述密封垫6是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吸水板5是由吸水树脂材质制成,所述防水垫7是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材质制成。
[003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通过相应材质的吸水板5保证墙体不受到外部水气的渗透。
[003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滑动槽2、活动板3、防护夹层4、吸水板5、密封垫6、防水垫7、固定板8、第一存放槽9、转轴10、拉杆11、第一固定螺孔12、固定螺栓13、第二固定螺孔14、内螺纹15、外螺纹16、第二存放槽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者本邻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将活动板3放入相应的滑动槽2内部,将拉杆11转动放入第一存放槽9内部,将固定螺栓13放入相应的第一固定螺孔12内部,再将固定板8放入第二存放槽17内部,将两个墙体1进行拼接,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本装置由于在墙体1内部开设有滑动槽2,并且将活动板3安装在滑动槽2内部,可以通过拉杆11拉动活动板3将其从墙体1内部抽出,进而可以在活动板3内部吸水板5吸收渗透墙体1内部的水气后,将吸水板5抽出后进行更换,保证墙体1在长时间使用后的防水功能依旧可以实现,并且通过在滑动槽2顶端安装有密封垫6,可以通过密封垫6保证活动板3与墙体1之间的空隙可以被封存,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003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