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574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传统防水卷材在搭接边处较难进行搭接处理,并且由于工程完工后,防水卷材易在搭接边处存在隐患(可能出现窜水问题),因此将防水卷材搭接边进行“异形”处理,对于提升建筑防水质量,降低建筑渗漏概率起到关键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搭接处形成有效密封的防水卷材。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相邻防水卷材的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且该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l大于等于6cm,小于等于12cm,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宽度设置为la=l-2,该防水卷材的厚度设置为h,所述凸起的外露高度和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均设置为ha=k*h(0.25≤k<1,且k为实数),k值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u=10909k2-9636.4k+1727.3(u为防水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

其中,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板面一侧边的下底面。

其中,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板面另一侧边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凸起和凹槽均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中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防水卷材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用于相邻防水卷材相互搭接后密封连接的凸起和凹槽,且该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l大于等于6cm,小于等于12cm,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宽度设置为la=l-2,该防水卷材的厚度设置为h,所述凸起的外露高度和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均设置为ha=k*h(0.25≤k<1,且k为实数),k值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u=10909k2-9636.4k+1727.3(u为防水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以此结构设计的防水卷材,能够根据防水工程所在地的年降水量,获取k值,之后根据公式ha=k*h得出一个合理的ha值,进而使得设计后的凸起和凹槽配合的更加稳固、牢靠,从而有效降低防水卷材在搭接边处出现“窜水”的现象,大大提升防水卷材的整体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水卷材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水卷材的凸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相邻防水卷材的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且该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l大于等于6cm,小于等于12cm,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宽度设置为la=l-2,该防水卷材的厚度设置为h,所述凸起的外露高度和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均设置为ha=k*h(0.25≤k<1,且k为实数),k值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u=10909k2-9636.4k+1727.3(u为防水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板面一侧边的下底面,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板面另一侧边的上表面,所述凸起和凹槽均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中部。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防水卷材,能够根据防水工程所在地的年降水量,获取k值,之后根据公式ha=k*h得出一个合理的ha值,进而使得设计后的凸起和凹槽配合的更加稳固、牢靠,从而有效降低防水卷材在搭接边处出现“窜水”的现象,大大提升防水卷材的整体防水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相邻防水卷材的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且该防水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L大于等于6cm,小于等于12cm,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宽度设置为La=L‑2,该防水卷材的厚度设置为h,所述凸起的外露高度和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均设置为ha=K*h(0.25≤K<1,且K为实数),K值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U=10909K2‑9636.4K+1727.3(U为防水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以此结构设计的防水卷材,能够根据防水工程所在地的年降水量,获取K值,之后根据公式ha=K*h得出一个合理的ha值,进而使得设计后的凸起和凹槽配合的更加稳固、牢靠,从而有效降低防水卷材在搭接边处出现“窜水”的现象,大大提升防水卷材的整体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邹先华;李明扬;林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4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