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353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目前,防水卷材主要应用于建筑墙体、屋面和隧道等领域,其可以抵御外界雨水和地下水的渗漏。

现有技术中,防水卷材通常是将沥青浸渍在胎体上所得到的,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较弱,例如,在大礼堂内,由于空间较大,混响时间较长,语言清晰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用于提高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卷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防水卷材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沥青层和第二隔离层,该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的吸声层。

可选地,吸声层包括粘接剂和混合于粘接剂内的吸声材料。

可选地,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岩棉、矿棉中的一种。

可选地,粘接剂为环氧树脂、有机硅胶和沥青中的一种。

可选地,吸声层的厚度为0.5-1.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卷材,在现有的防水卷材中增加了吸声层,新增加的吸声层可以让入射至防水卷材的声波的大部分被吸收,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胎基层展开;步骤S2、在胎基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形成吸声层;步骤S3、使喷涂后的胎基层通过浸油槽,进行沥青预浸渍;步骤S4、使预浸后的胎基层通过涂油槽,进行第二次沥青浸渍,在胎基层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沥青层,胎基层的上表面形成第二沥青层;步骤S5、在第一沥青层远离胎基层的一面上形成第一隔离层,在第二沥青层远离胎基层的一面上形成第二隔离层;步骤S6、对步骤S5后形成的结构进行辊压及辊筒冷却,形成沥青带材;步骤S7、将沥青带材进行烘干,收卷。

可选地,步骤S2中的吸声层的形成方法为喷涂或者刷涂。

可选地,步骤S7中的烘干温度为60-70℃。

可选地,步骤S6中的辊压为光面辊压。

可选地,吸声层的厚度为0.5-1.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对胎基层进行加工,所形成的防水卷材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沥青层和第二隔离层,且该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的吸声层,因此,新增加的吸声层可以让入射至防水卷材的声波的大部分被吸收,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隔离层;2-第一沥青层;3-吸声层;

4-胎基层;5-第二沥青层;6-第二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如图1所示,该防水卷材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1、第一沥青层2、胎基层4、第二沥青层5和第二隔离层6,该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沥青层2和第二沥青层5之间的吸声层3。需要说明的是,吸声层3可以设置在第一沥青层2与胎基层4之间,也可以设置在胎基层4和第二沥青层5之间,图1中以吸声层3位于第一沥青层2与胎基层4之间为例进行绘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卷材,在现有的防水卷材中增加了吸声层3,新增加的吸声层3可以让入射至防水卷材的声波的大部分被吸收,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

在另外一种可选的情况中,在第二沥青层5与吸声层3之间还可以设置隔音层,以使该防水卷材不仅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还可以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具体地,隔音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橡胶颗粒混入粘接剂中,形成隔音涂料,然后将该隔音涂料涂覆至吸声层3上,形成隔音层。优选地,橡胶颗粒为大粒径的橡胶颗粒和小粒径的橡胶颗粒混合而成,从而使得所得到的隔音层中大粒径的橡胶颗粒之间的缝隙可以被小粒径的橡胶颗粒所填充,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实现,下面举一组配方对该隔音涂料进行说明:准备粒径为0.2-0.3毫米、4-4.5毫米的橡胶颗粒,按照质量比为1:5的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混入粘接剂,得到隔音涂料。

可选地,吸声层3包括粘接剂和混合于粘接剂内的吸声材料。具体地,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岩棉、矿棉中的一种,粘接剂为环氧树脂、有机硅胶和沥青中的一种。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以吸声材料为玻璃棉时,对吸声材料的原理进行说明。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的一种,是将熔融玻璃纤维化,形成棉状的材料,其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当声波入射到玻璃棉时,声波能够顺着孔隙进入其内部,引起孔隙中空气分子的振动,在空气的粘滞阻力,以及空气分子和孔隙壁之间的摩擦作用下,声能转换为热能而损耗。

进一步地,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实施,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对上述配方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吸声材料为玻璃棉,粘接剂为沥青,二者的重量百分数为:玻璃棉:2%-6%,沥青:94%-98%。吸声材料为岩棉,粘接剂为沥青,二者的重量百分数为:玻璃棉:5%-8%,沥青:92%-95%。吸声材料为岩棉,粘接剂为沥青,二者的重量百分数为:矿棉:3%-9%,环氧树脂:91%-97%。值得一提的是,当粘接剂为环氧树脂时,优选环氧树脂为双组份环氧树脂,相比于单组份环氧树脂,双组份环氧树脂可以通过固化剂和温度来控制固化速度,以便于工厂的生产。

可选地,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吸声层3的厚度为0.5-1.5㎜时,一方面,可以让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吸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吸声层3的加入不对防水卷材的现有性能(如,抗拉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胎基层展开;步骤S2、在胎基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形成吸声层;步骤S3、使喷涂后的胎基层通过浸油槽,进行沥青预浸渍;步骤S4、使预浸后的胎基层通过涂油槽,进行第二次沥青浸渍,在胎基层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沥青层,胎基层的上表面形成第二沥青层;步骤S5、在第一沥青层远离胎基层的一面上形成第一隔离层,在第二沥青层远离胎基层的一面上形成第二隔离层;步骤S6、对步骤S5后形成的结构进行辊压及辊筒冷却,形成沥青带材;步骤S7、将沥青带材进行烘干,收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对胎基层进行加工,所形成的防水卷材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隔离层、第一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沥青层和第二隔离层,且该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的吸声层,因此,新增加的吸声层可以让入射至防水卷材的声波的大部分被吸收,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吸声能力。

可选地,步骤S2中的吸声层的形成方法为喷涂或者刷涂。当吸声层的形成方法为喷涂时,可以通过调整喷枪的喷射压力和喷射时长来控制吸声层的厚度,且有利于防水卷材的自动化生产。当吸声层的形成方法为刷涂时,可以通过刷涂的次数和涂料的粘稠度来控制吸声层的厚度,且有利于降低防水卷材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上述步骤S7中的烘干温度为60-70℃时,一方面,可以让沥青带材的表面因为温度过高而形成裂纹,另一方面,可以让沥青带材快速地成型为防水卷材。

可选地,步骤S6中的辊压为光面辊压,即通过光面压辊代替传统的压花压辊,使第一隔离层及第二隔离层的表面形成平整结构。

可选地,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吸声层的厚度为0.5-1.5㎜时,一方面,可以让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吸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吸声层的加入不对防水卷材的现有性能(如,抗拉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