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09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建筑史上,渗漏是建筑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工业建筑的渗漏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渗漏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近30年来,我国防水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建筑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体的“三毡四油”或“两毡三油”在建筑防水工程中一统天下的格局渐渐被打破,使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整体水平出现了新的里程碑。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逐步贯彻,防水材料出现了耐候性能优异、耐高低温性能优良、不透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断裂延伸率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高分子防水材料。

但通过对现有技术研究,申请人发现,上述高分子防水材料多采用改性沥青材料,存在潮湿基面施工粘结不牢固,极容易受环境湿热循环、水汽膨胀、基层运动等因素影响,产生解吸附的过程,从而使粘结力下降,失去永久密封的防水效果,影响了防水卷材整体的防水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水卷材存在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隔离膜、第一反应粘接胶层、增强层、第二反应粘接胶层和第二隔离膜,其中,

所述防水卷材的层结构为:第一隔离膜、第一反应粘接胶层、增强层,第二反应粘接胶层和第二隔离膜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和第二反应粘接胶层分别固定在所述增强层的两侧表面上;

所述第一隔离膜贴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隔离膜贴合覆盖在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为含有二氧化硅的反应粘接剂胶层;

所述反应粘接剂胶层中的二氧化硅分子,能够与水泥混凝土固化形成的水化热下释放的游离二氧化硅分子的共同起化学交联反应和物理卯榫协同作用,将反应粘接剂胶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牢固固定。

可选地,所述增强层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膜和第二隔离膜为聚乙烯薄膜。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膜与所述第一反应粘胶层之间可剥离;

所述第二隔离膜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之间可剥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膜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的面积;

所述第二隔离膜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的面积。

可选地,在所述防水卷材延长方向上,所述第一隔离膜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的宽度,且所述第一隔离膜的两个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的端部之外;

在所述防水卷材延长方向上,所述第二隔离膜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的宽度,且所述第二隔离膜的两个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的端部之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膜和第二隔离膜上均设置有多条锯齿状压痕。

可选地,所述多条锯齿状压痕为横向或纵向排列。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水卷材,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均可以通过化学交联与物理卯榫的协同作用(Chemical Bonding and Physical Crosslinking Synergism,简称CPS),使卷材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蠕动渗入到水泥凝胶和混凝土毛细孔,形成网状卯榫;并与水泥相关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交联作用,起到CPS 效应,使卷材与混凝土达到骨肉相连的粘接效果,它在与混凝土粘结的过程中,不但具有自粘卷材的蠕变抗裂性、自愈合性、湿粘接性、防窜水性的性能,更凸显它在混凝土界面粘结方面的独特优势,它是在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互穿网格式”界面结构,从而达到结合紧密、牢固、不可逆的骨肉相连粘结效果,彻底解决了改性沥青卷材与基面粘结力不够大、粘结力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卷材与基面形成粘结不可逆、不受损的一体式防水结构层,使“皮肤式”防水理念得到了完美实现。

另外,由于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和增强层3均具有防水作用,所以该防水卷材具有三层防水功能,提高了防水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隔离膜1、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增强层3、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和第二隔离膜5。

该防水卷材为层结构,详细的层结构为:第一隔离膜1、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增强层3,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和第二隔离膜5依次设置。

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和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分别固定在所述增强层3的两侧表面上。

增强层3可以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其作用主要是增强防水卷材的抗拉伸强度,提高防水卷材的结构强度。

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为含有二氧化硅的反应粘接剂胶层;所述反应粘接剂胶层中的二氧化硅分子,能够与水泥混凝土固化形成的水化热下释放的游离二氧化硅分子的共同起化学交联反应和物理卯榫协同作用,将反应粘接剂胶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牢固固定。

在本申请中,反应粘接剂胶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增强层相固定,并且二者之间固定紧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防水卷材,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均可以通过化学交联与物理卯榫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具有超强的粘结性(Cohesion)、持久性(Permanence)牢固性(Soundness)简称CPS,使卷材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蠕动渗入到水泥凝胶和混凝土毛细孔,形成网状卯榫;并与水泥相关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交联作用,起到CPS 效应,使卷材与混凝土达到骨肉相连的粘接效果,它在与混凝土粘结的过程中,不但具有自粘卷材的蠕变抗裂性、自愈合性、湿粘接性、防窜水性的性能,更凸显它在混凝土界面粘结方面的独特优势,它是在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形成“互穿网格式”界面结构,从而达到结合紧密、牢固、不可逆的骨肉相连粘结效果,彻底解决了改性沥青卷材与基面粘结力不够大、粘结力不持久、易受环境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卷材与基面形成粘结不可逆、不受损的一体式防水结构层,使“皮肤式”防水理念得到了完美实现。

另外,由于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和增强层3均具有防水作用,所以该防水卷材具有三层防水功能,提高了防水性能。

在本申请中,第一隔离膜和第二隔离膜的作用是避免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和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在生产、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粘上杂物,便于携带。

所述第一隔离膜1贴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隔离膜5贴合覆盖在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的表面上。并且第一隔离膜1与所述第一反应粘胶层之间可剥离,所述第二隔离膜5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之间可剥离。

在一个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5为聚乙烯薄膜。当需要将防水卷材在现场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2揭开,以使得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和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与接触的水泥混凝土基面相粘合。

在具体应用中,为了便于将隔离膜揭开,在本申请中,还可以设置第一隔离膜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的面积;或者,设置所述第二隔离膜5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的面积。以方便施工人员将隔离膜揭开。

另外,为了便于运输,由于防水卷材在生产时通常以卷的形式存储,因此,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防水卷材延长方向上(图2中箭头所指方向),所述第一隔离膜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的宽度,且所述第一隔离膜1的两个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的端部之外。如图2所示,左右两个侧边上,第一隔离膜的宽度均大于第一反应粘接胶层2。

此外,为了方便另一面上的隔离膜揭开,同样,在所述防水卷材延长方向上,所述第二隔离膜5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的宽度,且所述第二隔离膜5的两个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反应粘接胶层4的端部之外。

由于防水卷材通常为一卷,长度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施工人员将隔离膜揭开,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隔离膜1和第二隔离膜5上均设置有多条锯齿状压痕3。

具体地,所述多条锯齿状压痕沿横向或纵向方向设置,以便于施工人员可以分片揭下隔离膜。

该防水卷材不仅与水泥混凝土基面之间结合强度大,而且具有多层防水功效:1、第一反应粘接胶层相当于第一层防水涂膜防水。由于该粘接层与基面满粘致密而杜绝了窜水,又是一重防水;2、加强层能应对混凝土的一般性开裂,本身就是防水膜,又是一道防水层;3、第二反应粘接胶层相当于第二层防水涂膜防水。由于该粘接层与基面满粘致密而杜绝了窜水,又是一重防水;该卷材可以分层次实现防水,也可以整体作为一道防水层),使得防水效果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