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4285发布日期:2020-12-22 10: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施工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水利施工(例如桥梁施工)时,为了防止施工工人在施工期间落水,通常会在岸边或靠近河道的施工地边缘设置防护栏,以防发生落水事故。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368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包括由立柱和横梁构成的防护栏本体,横梁两侧设有气囊,气囊之间通过约束带连接,气囊通过约束带横担在横梁上。通过气囊的设置,在对防护栏本体起到防撞保护的同时,落水人员可以通过气囊进行自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受落水人员体力不同的影响,一些体力缺乏的人员在落水后难以自行从水中上岸,仍然难以脱离危险,自救成功率较低,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具有便于落水人员自救,提供自救成功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构成的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沿河流流动方向设置在河岸边缘,所述第一立柱位于第二立柱的上游,所述第一立柱内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绕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固设在卷筒上,所述第一立柱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卷筒收卷第一拉绳的驱动件,所述横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抵接板,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抵接板远离第一立柱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立柱固定连、另一端与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能与抵接板接触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用于启动驱动件,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抵接板远离第一拉绳的一面固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穿过导向孔,所述第二拉绳的活动端固设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放置在水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将浮动件放入河流中,使浮动件漂浮在水面上,在浮动件以及第二拉绳不受力时,抵接板在第一弹簧作用力下被推动至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中间位置,当人员落水时,通过抓持在水中的浮动件,拉动第二拉绳,带动抵接板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抵接板拉向第二立柱,直至与行程开关抵接,触发行程开关,并驱使卷筒转动,以及收卷第一拉绳,将抵接板拉向第一立柱,通过第二立柱上导向孔对第二拉绳的导向作用,使落水人员被拉向第二立柱,从而节省落水人员体力,便于人员上岸,提高自救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卷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程开关被触发时,电机被启动,带动卷筒转动并收卷第一拉绳,从而将落水人员拉起,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浮动件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密封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浮动件上设置把手,使落水人员能够通过抓持把手从而拉动第二拉绳,抓持力更好,同时持握过程中不伤手,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浮动件上涂覆有夜光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夜光涂层在白天积蓄能量,夜晚自行发光,使落水人员在晚上也能辨别浮动件以及把手位置,方便落水人员实施自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板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抵接板远离第二立柱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固定连、另一端与抵接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落水人员拉动抵接板向第二立柱靠近时,第二弹簧被压缩,从而使抵接板在触碰行程开关时,通过第二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对行程开关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行程开关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拉绳在抵接板上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拉绳在浮动件处汇集成一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两根第二拉绳同时拉动抵接板,能提高第二拉绳整体牢固性,可有效避免第二拉绳在拉动抵接板时被拉断,提高第二拉绳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横梁的一面设置有救生圈,所述第二拉绳从救生圈中穿过,所述救生圈与第二立柱可拆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用于在抵接板抵接在第二立柱上时将救生圈解开的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落水人员拉动抵接板抵接在第二立柱上时,出发连接机构,使救生圈与第二立柱脱离,救生圈顺着第二拉绳落入水中,并顺势套上落水人员身上,使用方便,提高落水人员自救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磁性片、铁片和推杆,所述第二立柱上沿横梁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推杆滑动穿设在滑动孔内,所述磁性片固设在第二立柱远离横梁的竖直侧壁上,所述铁片固设在救生圈上,所述抵接板能与推杆抵接,所述推杆长度大于滑动孔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板移动并抵接在第二立柱上时,推动第二立柱上推杆从救生圈一侧伸出,并推动救生圈上铁皮与第二立柱上磁性片脱离,从而使救生圈落水水中,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人员落水时,通过抓持在水中的浮动件,拉动第二拉绳,带动抵接板向第二立柱移动,直至触发行程开关,从而驱使卷筒转动,收卷第一拉绳,将抵接板拉向第一立柱,将落水人员拉向第二立柱,从而节省落水人员体力,便于人员上岸,提高自救成功率;

2.在落水人员拉动抵接板向第二立柱靠近时,第二弹簧被压缩,从而使抵接板在触碰行程开关时,通过第二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对行程开关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行程开关使用寿命;

3.在落水人员拉动抵接板抵接在第二立柱上时,出发连接机构,使救生圈与第二立柱脱离,救生圈顺着第二拉绳落入水中,并顺势套上落水人员身上,使用方便,提高落水人员自救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立柱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立柱与救生圈连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护栏本体;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21、导向孔;13、横梁;2、卷筒;21、第一拉绳;22、第一弹簧;23、电机;3、抵接板;31、行程开关;4、第二拉绳;41、浮动件;42、把手;5、第二弹簧;6、救生圈;7、连接机构;71、磁性片;72、铁片;73、推杆;74、滑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与横梁13,横梁13水平设置于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之间,两端与两立柱分别固定连接。两立柱与横梁13构成护栏本体1,护栏本体1固定安装在河道边缘,沿河道长度方向设置,护栏本体1的第二立柱12处于下游方向。

横梁1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抵接板3,抵接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弹簧22和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1以及抵接板3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立柱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抵接板3不连接。当第一弹簧22处于松弛状态时,推动抵接板3远离第一立柱11,使抵接板3与第一立柱11之间间隔距离不小于二分之一横梁13长度。

参照图2、3,第一立柱11内转动安装有卷筒2,卷筒2的轴线呈竖直,卷筒2的转动轴从第一立柱11顶部伸出,第一立柱11上设有用于驱使卷筒2单向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为电机23,电机23固定安装于第一立柱11的顶部,其输出轴与卷筒2的转动轴使用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卷筒2上绕设有第一拉绳21,第一拉绳21为尼龙绳,一端与卷筒2固定绑扎,另一端从第一立柱11靠近抵接板3的竖直侧壁上伸出,并固定绑扎在抵接板3上。

抵接板3靠近第二立柱12的板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4,第二拉绳4的材质为尼龙绳,第二拉绳4沿竖直方向在抵接板3上平行设置有两根。结合图4,第二立柱12上开设有可供第二拉绳4穿过的导向孔121,导向孔121的轴线平行于横梁13长度方向,导向孔121两端边缘均为圆弧导向面,第二拉绳4从导向孔121中穿过。第二立柱12上固定安装有行程开关31,行程开关31为常开式开关,与第一立柱11上电机23电连接,当抵接板3接触在第二立柱12上时,行程开关31被触发,电机23开始工作,拉动抵接板3向第一立柱11移动。

参照图1,两根第二拉绳4穿出第二立柱12的一端,最终汇集为一股,并固定连接有浮动件41以及把手42。浮动件41为泡沫,表层包裹有橡胶防水层,表面涂覆有夜晚自发光的夜光涂层。把手42呈环形,且整体密封,与第二拉绳4固定绑扎。

参照图1、4,第二立柱12上,远离抵接板3的一侧设有救生圈6,第二立柱12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救生圈6的连接机构7。连接机构7包括磁性片71、铁片72和推杆73,第二立柱12上沿横梁13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孔74,推杆73滑动穿设在滑动孔74内,推杆73的长度大于滑动孔74长度。磁性片71固定粘接在第二立柱12远离抵接板3的侧壁上。铁片72粘接于救生圈6上,沿自身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两个,用于与磁性片71吸力吸附,从而使救生圈6固定在第二立柱12上。第二拉绳4从救生圈6中部孔洞中穿过。当抵接板3抵接在第二立柱12上时,推动推杆73将救生圈6上铁片72推动远离磁性片71,使救生圈6顺第二拉绳4落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施工过程中,将浮动件41放入河流中,使浮动件41漂浮在水面上。在浮动件41以及第二拉绳4不受力时,抵接板3在第一弹簧22作用力下被推动至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中间位置。当人员落水时,通过抓持在水中的浮动件41,拉动第二拉绳4,带动抵接板3克服第一弹簧22的弹力,将抵接板3拉向第二立柱12,直至与行程开关31抵接,并触发行程开关31。行程开关31出发后,电机23运行,带动卷筒2转动,并收卷第一拉绳21,将抵接板3拉向第一立柱11。通过第二立柱12上导向孔121对第二拉绳4的导向作用,使落水人员被拉向第二立柱12。从而节省落水人员体力,便于人员上岸,提高自救成功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