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0129发布日期:2021-03-02 20: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


背景技术:

[0002]
屋顶为房屋或建筑物的顶盖,在现代建筑中,屋顶的形状、样式、材料呈现极其多样化,而在现有的绿色生活理念的影响下,渐渐的,现代建筑物也应具有低碳环保的元素,因而,节能建筑物应是未来的趋势,故此,提供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
[0004]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安装于屋顶楼板,其包括若干个单元,所述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柱以及固定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太阳能光伏板,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中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下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处于同一平面且均固定于楼板上,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若干储水槽。上述支撑柱不仅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了支撑,其穿过隔板的同时亦对隔板进行了支撑使得整个单元更具稳定性,所述隔板上的储水槽在有存水时可以促进太阳能光伏板的散热并通过水封的方式将屋顶温度与室内温度隔开。
[0005]
进一步的,位于隔板下方的侧板上开设有若干呈喇叭状的通风孔,通风孔的设置进一步的促进了散热。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顶端延伸至隔板上侧,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设有围板,两个所述侧板、两个围板以及底部的隔板围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水槽。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以及围板的中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设置在存水过量时能够将多余的水及时的排出,以免造成过度潮湿影响太阳能光伏板的运作。
[0008]
再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低端处的端部位于所述水槽内侧,将太阳能光伏板设置在水槽内侧的作用在于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节约用水,不用人工加水也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0009]
更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在楼板上呈矩阵式间隔排列,间隔排列使得楼面留有余量供行人活动亦便于后期各个单元的维护。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
本设计的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不仅具有节能的优点,而且具有无需外来能量还能额外提供给建筑物能量的优点;不仅如此本设计还具有使用寿命长,能够使建筑物不会因太阳能光伏板的运行而使得建筑物内部温度升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单元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中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1: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屋顶安装于屋顶楼板,参见图1至图2,其包括若干个单元,所述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柱2以及固定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太阳能光伏板1,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中下部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下端与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处于同一平面且均固定于楼板7上,所述隔板4上还设有若干储水槽5。上述支撑柱2不仅对太阳能光伏板1进行了支撑,其穿过隔板4的同时亦对隔板4进行了支撑使得整个单元更具稳定性,所述隔板4上的储水槽5在有存水时可以促进太阳能光伏板1的散热并通过水封的方式将屋顶温度与室内温度隔开。
[0016]
进一步的,位于隔板4下方的侧板3上开设有若干呈喇叭状的通风孔6,通风孔6的设置进一步的促进了散热。
[0017]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3顶端延伸至隔板4上侧,所述隔板4的前后两侧设有围板9,两个所述侧板3、两个围板9以及底部的隔板4围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水槽10。
[0018]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3以及围板9的中上部设有溢流口8,所述溢流口8的设置在存水过量时能够将多余的水及时的排出,以免造成过度潮湿影响太阳能光伏板的运作。
[0019]
再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低端处的端部位于所述水槽10内侧,将太阳能光伏板1设置在水槽10内侧的作用在于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节约用水,不用人工加水也进一步节省了人力。
[0020]
更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在楼板上呈矩阵式间隔排列,间隔排列使得楼面留有余量供行人活动亦便于后期各个单元的维护。
[0021]
本设计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0022]
首先,将本设计中各个单元按照矩阵式间隔设置安装于所需建筑物的顶层楼板上,然后将本设计的电气线路连接好,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吸收能量并发电供给所在建筑物自身使用,初次投入使用时,应对楼面用水进行初次喷淋以便所述储水槽5能够存储一定量的雨水,便于太阳能光伏板1的散热以及将楼顶温度与建筑物室内温度隔绝开。
[0023]
本设计中的水槽及水槽内的储水槽在雨天时会自动收集雨水,且多余的雨水会经由溢流孔8排除,不会使过多的雨水对建筑物造成影响。
[0024]
上述涉及到的电气线路等应认为是现有技术,在本设计中不做赘述。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