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7589发布日期:2021-02-20 19:5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


背景技术:

[0002]
钢筋骨架,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立柱中进行钢骨架支撑的组件,钢筋骨架是预先绑扎好的,多见于砖混施工:(构造柱、挑梁等)提前预制绑扎好,施工时直接整体吊装的都属于钢筋骨架。筋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网架,形象的称为“钢筋笼”、“钢筋网”、“钢筋骨架”等。一个完整的钢筋网架有利于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传统的钢筋骨架在使用时,钢筋骨架编织稳定性不足,同时编织耗费时间,且用于立柱时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具有双支撑结构,支撑更稳定,同时钢筋骨架编织便捷的特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包括第一钢骨架和第二钢骨架,所述第一钢骨架套在第二钢骨架的外部,所述第一钢骨架包括第一钢筋柱、外圆钢环和内圆钢环,所述外圆钢环和内圆钢环通过钢丝固定在第一钢筋柱的外部,所述第二钢骨架包括第二钢筋柱、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所述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通过钢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钢环、第一方钢环和第二方钢环套接在第二钢筋柱的外部,且第二钢筋柱通过钢丝与第二方钢环固定连接。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圆钢环和内圆钢环均为圆形结构,且外圆钢环的外表面距内圆钢环内表面的最短距离与第一钢筋柱的半径相等。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方钢环和第二方钢环均为方形结构,且第一方钢环和第二方钢环之间的夹角为45度。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方钢环外部设置的交错钢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交错钢条呈十字形分布。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圆钢环和第一方钢环等间距错位分布。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钢筋柱设置有五个。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筋柱设置有十八个。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第一钢骨架和第二钢骨架构成的钢筋骨架,同时第一钢骨架套在第二钢骨架的外部,增加了钢筋骨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一钢骨架由第一钢筋柱、外圆钢环和内圆钢环构成,且第一钢筋柱通过钢丝固定在外
圆钢环和内圆钢环之间,增加了第一钢骨架结构的牢靠性,同时第二钢骨架由第二钢筋柱、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构成,且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通过钢丝缠绕固定,且第二钢筋柱位于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的之间,且第二钢筋柱通过钢丝与第二方钢环固定,增加了第二钢骨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结构的牢靠性。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钢环、第二方钢环和交错钢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第一钢骨架;11、第一钢筋柱;12、外圆钢环;13、内圆钢环;2、第二钢骨架;21、第二钢筋柱;22、第一方钢环;23、第二方钢环;24、交错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
[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建筑骨架用钢筋,包括第一钢骨架1和第二钢骨架2,第一钢骨架1套在第二钢骨架2的外部,第一钢骨架1包括第一钢筋柱11、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通过钢丝固定在第一钢筋柱11的外部,第二钢骨架2包括第二钢筋柱21、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通过钢丝固定连接,第一方钢环22、第一方钢环22和第二方钢环23套接在第二钢筋柱21的外部,且第二钢筋柱21通过钢丝与第二方钢环23固定连接。
[002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由第一钢骨架1和第二钢骨架2构成的钢筋骨架,同时第一钢骨架1套在第二钢骨架2的外部,增加了钢筋骨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第一钢骨架1由第一钢筋柱11、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构成,且第一钢筋柱11通过钢丝固定在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之间,增加了第一钢骨架1结构的牢靠性,同时第二钢骨架2由第二钢筋柱21、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构成,且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通过钢丝缠绕固定,且第二钢筋柱21位于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的之间,且第二钢筋柱21通过钢丝与第二方钢环23固定,增加了第二钢骨架2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结构的牢靠性。
[0021]
具体的,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均为圆形结构,且外圆钢环12的外表面距内圆钢环13内表面的最短距离与第一钢筋柱11的半径相等,便于第一钢筋柱11固定在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之间。
[0022]
具体的,第一方钢环22和第二方钢环23均为方形结构,且第一方钢环22和第二方钢环23之间的夹角为45度,便于第二钢筋柱21固定在第一方钢环22和第二方钢环23之间。
[0023]
具体的,第二方钢环23外部设置的交错钢条24设置有两个,两个交错钢条24呈十字形分布,便于两个第二方钢环23对第二钢筋柱21进行固定。
[0024]
具体的,外圆钢环12和第一方钢环22等间距错位分布。
[0025]
具体的,第二钢筋柱21设置有五个,便于对第二钢骨架2进行加强。
[0026]
具体的,第一钢筋柱11设置有十八个,便于对第一钢骨架1进行加强。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通过钢丝进行定位捆绑,把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套在五根第二钢筋柱21的外部,同时第二钢筋柱21通过钢丝与第二方钢环23固定连接,把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通过钢丝与第一钢筋柱11固定连接,并把由第一钢筋柱11、外圆钢环12和内圆钢环13构成的第一钢骨架1套在第二钢骨架2的外部,同时第二钢骨架2由第二钢筋柱21、第一方钢环22、第二方钢环23和交错钢条24构成,支撑模板固定在第一钢骨架1外部后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包裹在第一钢骨架1和第二钢骨架2的外部。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