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5839发布日期:2021-01-12 07:2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梁内模撑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路、铁路、桥梁、管涵、厂房、水电、机场、军事等建设用预制构件中大量使用钢制模板。相比于传统木质模板和塑料模板,钢制模板(以下简称模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制造周期短、寿命长、强度高、预变形量小,遇水不变形、周转次数多、维修方便、回收价值高等诸多优点,因在预制构件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申请号:cn201821687527.6,本实用新型涉及撑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箱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包括撑杆,撑杆顶端固定设有螺杆,螺杆上固定设有高强螺母,撑杆远离螺杆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耳座,耳座底部一端固定设有下节模板,耳座远离下节模板的一端固定设有上节模板,下节模板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栓,螺栓上固定设有套管,套管远离螺栓的一端穿过下节模板固定连接有合金起重链,合金起重链远离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且合金起重链位于撑杆与高强螺母之间,合金起重链远离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接头,固定端接头远离合金起重链的一端穿过上节模板固定连接有衬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稳定,不用对模板进行改造,减少了使用安装难度。

基于对申请号:cn201821687527.6,专利的检索,该申请虽然结构简单,更稳定,不用对模板进行改造,减少了使用安装难度,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上述申请的调节结构不能够实现调节后的自动闭锁,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再者是,上述申请在调节合金起重链后合金起重链角度会发生变化,而上述申请套管不能够跟随起重链的角度变化实现自身角度变化,容易导致套管与下节模板之间焊接处开焊;最后是,上述申请的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在连接时不能够采用多元化的连接固定结构同时实现固定,且在实现固定的基础上发挥连接方便性的优点,连接结构过于简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以解决现有一个是,上述申请的调节结构不能够实现调节后的自动闭锁,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再者是,上述申请在调节合金起重链后合金起重链角度会发生变化,而上述申请套管不能够跟随起重链的角度变化实现自身角度变化,容易导致套管与下节模板之间焊接处开焊;最后是,上述申请的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在连接时不能够采用多元化的连接固定结构同时实现固定,且在实现固定的基础上发挥连接方便性的优点,连接结构过于简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包括上节模板;所述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且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顶端面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耳座,并且耳座上转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顶端面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顶端面均焊接有一个连接座结构,且连接座结构和调节结构之间通过两根合金起重链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节模板包括卡接凸起和卡槽,所述上节模板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卡接凸起,且上节模板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每组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为六边形结构,且卡槽与锁紧螺栓的螺栓头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下节模板包括卡接槽,所述下节模板左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接槽,且卡接槽与卡接凸起相匹配,并且当卡接凸起与卡接槽卡接完毕后此时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上螺栓孔相互对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动杆、滑动座和螺纹杆,所述滑动杆共设有四根,且四根滑动杆均焊接在撑杆顶端面;四根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与两根合金起重链相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滑动座上,且螺纹杆头端转动连接在撑杆上,并且滑动杆和螺纹杆共同组成了滑动座的螺纹式升降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齿轮、转动连接座和调节杆,所述齿轮焊接在螺纹杆上;所述转动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撑杆顶端面,且转动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齿轮啮合,并且调节杆和齿轮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结构包括连接座主体、转轴和调节螺栓,所述连接座主体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座主体分别焊接在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顶端面;所述连接座主体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且转轴上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合金起重链头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座主体和转轴共同组成了合金起重链松紧调节后的角度适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调节槽a和调节槽b,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栓头部开设有一个调节槽a和一个调节槽b,所述调节槽a和调节槽b分别为六边形结构和一字型结构,且调节槽a和调节槽b共同组成了调节螺栓的辅助调节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改进了调节结构,通过改进后可实现两根合金起重链的同步调节,且调节后能够自动实现闭锁,并且在调节过程中两根合金起重链的连接处能够自动适应调节后的角度变化,具体如下:第一,因滑动杆和螺纹杆共同组成了滑动座的螺纹式升降调节结构,从而可实现两根合金起重链松紧调整,进而实现了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的拉紧调整;第二,因调节杆上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齿轮啮合,并且调节杆和齿轮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从而可实现滑动座调整后的自动闭锁;第三,因连接座主体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且转轴上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合金起重链头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座主体和转轴共同组成了合金起重链松紧调节后的角度适应结构,从而可适应合金起重链拉紧或者放松调整后角度的变化。

改进了上下模板的连接结构,通过改进后可强化上下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在上下模板固定时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具体如下:第一,因卡槽为六边形结构,且卡槽与锁紧螺栓的螺栓头部相匹配,从而在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固定时卡槽可对锁紧螺栓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固定时的便捷性;第二,当卡接凸起与卡接槽卡接完毕后此时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上螺栓孔相互对正,从而一方面,可提高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固定时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卡接凸起和卡接槽可作为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第二处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节模板和下节模板的轴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比文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上节模板;101、卡接凸起;102、卡槽;2、下节模板;201、卡接槽;3、耳座;4、撑杆;5、调节结构;501、滑动杆;502、滑动座;503、螺纹杆;504、齿轮;505、转动连接座;506、调节杆;6、连接座结构;601、连接座主体;602、转轴;603、调节螺栓;60301、调节槽a;60302、调节槽b;7、合金起重链;01、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梁内模上节自动撑杆,包括上节模板1;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通过锁紧螺栓01固定连接,且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顶端面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耳座3,并且耳座3上转动连接有撑杆4;撑杆4顶端面设置有调节结构5;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顶端面均焊接有一个连接座结构6,且连接座结构6和调节结构5之间通过两根合金起重链7相连接。

参考如图5和图6,上节模板1包括卡接凸起101和卡槽102,上节模板1右端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卡接凸起101,且上节模板1上对称开设有两组每组两个卡槽102;卡槽102为六边形结构,且卡槽102与锁紧螺栓01的螺栓头部相匹配,从而在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卡槽102可对锁紧螺栓01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的便捷性。

参考如图5和图6,下节模板2包括卡接槽201,下节模板2左端面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接槽201,且卡接槽201与卡接凸起101相匹配,并且当卡接凸起101与卡接槽201卡接完毕后此时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上螺栓孔相互对正,从而一方面,可提高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卡接凸起101和卡接槽201可作为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第二处固定结构。

参考如图2,调节结构5包括滑动杆501、滑动座502和螺纹杆503,滑动杆501共设有四根,且四根滑动杆501均焊接在撑杆4顶端面;四根滑动杆50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502,且滑动座502与两根合金起重链7相连接;螺纹杆503螺纹连接在滑动座502上,且螺纹杆503头端转动连接在撑杆4上,并且滑动杆501和螺纹杆503共同组成了滑动座502的螺纹式升降调节结构,从而可实现两根合金起重链7松紧调整,进而实现了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的拉紧调整。

参考如图2和图4,调节结构5还包括齿轮504、转动连接座505和调节杆506,齿轮504焊接在螺纹杆503上;转动连接座50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撑杆4顶端面,且转动连接座505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06;调节杆506上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齿轮504啮合,并且调节杆506和齿轮504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从而可实现滑动座502调整后的自动闭锁。

参考如图2和图3,连接座结构6包括连接座主体601、转轴602和调节螺栓603,连接座主体6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座主体601分别焊接在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顶端面;连接座主体601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602,且转轴602上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栓603;调节螺栓603与合金起重链7头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座主体601和转轴602共同组成了合金起重链7松紧调节后的角度适应结构,从而可适应合金起重链7拉紧或者放松调整后角度的变化。

参考如图2和图3,调节螺栓603包括调节槽a60301和调节槽b60302,调节螺栓603的螺栓头部开设有一个调节槽a60301和一个调节槽b60302,调节槽a60301和调节槽b60302分别为六边形结构和一字型结构,且调节槽a60301和调节槽b60302共同组成了调节螺栓603的辅助调节式结构,从而可防止调节螺栓603螺栓头处滑丝变形导致无法调整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调整时,第一,因滑动杆501和螺纹杆503共同组成了滑动座502的螺纹式升降调节结构,从而可实现两根合金起重链7松紧调整,进而实现了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的拉紧调整;第二,因调节杆506上开设有螺纹,且该螺纹与齿轮504啮合,并且调节杆506和齿轮504共同组成了蜗轮蜗杆结构,从而可实现滑动座502调整后的自动闭锁;第三,因连接座主体601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602,且转轴602上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栓603;调节螺栓603与合金起重链7头端螺纹连接,且连接座主体601和转轴602共同组成了合金起重链7松紧调节后的角度适应结构,从而可适应合金起重链7拉紧或者放松调整后角度的变化;

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在连接时,第一,因卡槽102为六边形结构,且卡槽102与锁紧螺栓01的螺栓头部相匹配,从而在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卡槽102可对锁紧螺栓01进行限位,进而提高了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的便捷性;第二,当卡接凸起101与卡接槽201卡接完毕后此时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上螺栓孔相互对正,从而一方面,可提高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固定时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卡接凸起101和卡接槽201可作为上节模板1和下节模板2第二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