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8111发布日期:2021-02-09 21:1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规划相关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但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却使得现有停车泊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所以需要加建停车位。但城市核心区、胡同片区、老旧小区等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现有建筑密集、土地稀缺,无大面积空地来集中兴建停车场,使得停车难问题凸显严重。因此这些区域如何在极大程度节约地下空间的基础上,为更多的车辆提供停车位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
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地区选择加建停车库,但在既有建筑如此密集、可用空地少,且上部建筑无法拆建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加建占地面积较小的垂直升降式停车楼,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
[0004]
该方法可解决无较大可用空地用于停车的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智能的存取车服务。且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造价,此类传统车库若建于地下,传统的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因其每层仅提供2车位,故一般深度较深。若建于地下,其土建基坑支护成本较高且所提供的车位数少,导致车库造价较高。若采用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由于共用升降通道等区域,故在车位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其车位占地面积增幅较小;且因车位数成倍增长的同时,其占地面积仅在原有基础上扩大部分,故基坑支护面积增加比例较少,可在有效增加车位数量的同时减少基坑支护和结构等土建费用,性价比较高,使得单车位造价大幅降低,降低造价,提升车位数,提高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在解决城市停车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约地面资源,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存取车服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机械车库外形所占空间为地上或地下筒式区域,所述筒式区域内部分为出入口区域、停车位区域、升降机通道;立体机械车库内设有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及附属设备系统;所述机械停车系统包括停车架、升降机、横移滚轮或载车板,升降机通过电机及传动装置带动升降机平台上下移动;所述停车位区域为非重列布置、单侧重列布置或双侧重列布置;所述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内或者升降机通道的侧方;所述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在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三者的配合下,自动完成整个存取车过程。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平台能带动停放其上的车辆在升降机通道内上下移动或在回转盘的配合下上下移动并旋转;所述回转盘分为边升边旋转式、升降与旋转分离式,且所述回转盘能根据出入口区域的进出车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0008]
进一步的,当采用横移滚轮进行横向搬运时,所述横移滚轮布置在升降机平台和停车位区域的每个停车位上,当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的侧方时,出入口区域地面亦布置所述横移滚轮;横移滚轮通过电机传动旋转,带动车辆在出入口区域、升降机平台和停车位之间平移,完成车辆在出入口区域、升降机平台和停车位之间的交换;当采用载车板进行横向搬运时,车辆位于所述载车板上,并随载车板在出入口区域、升降机平台和停车位之间移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区域位于地面层,或者车辆可通达的建筑地上或地下楼层;所述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内或者升降机通道的侧方;当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内时,进出车辆直接停放于升降机平台之上;当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侧方时,进出车辆停放于出入口区域地面横移滚轮或载车板之上,通过横移滚轮转动或载车板横移将进出车辆平移至升降机平台之上;升降机通道内或者升降机通道的侧方能布置能同时布置供多个车辆进出的出入口,出入口区域也能位于井筒区域的外侧,通过横移滚轮或载车板平移将车辆运送至升降机平台。
[0010]
进一步的,根据场地条件和车位数需求,所述立体车库由单个井筒组成,或由多个井筒组合成多联井筒;所述立体车库分为全地下式,半地下半地上式,全地上式。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筒式区域根据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能采用沉井法、咬合桩法、地下连续墙法、倒挂井壁法、支护+盖挖逆作法、支护+顺做法施工建造。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配套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消防及报警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附属设备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车位检测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缴费系统、设备电控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检测系统能够检测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是否符合停放要求,以及车辆内部是否还有人员或动物停留,车辆是否熄火;所述车位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当前车位处是否已经停放车辆。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区域布置为贯穿式、旋转式或正进倒出式;车辆在所述停车层上横向停放、纵向停放或间隔一定角度停放,横移滚轮的滚动方向需和停车方向一致。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所述具有以下优势: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机械车库外形所占空间为地上或地下筒式区域,所述筒式区域内部分为出入口区域、停车位区域、升降机通道;立体机械车库内设有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及附属设备系统;所述机械停车系统包括停车架、升降机、横移滚轮或载车板,升降机通过电机及传动装置带动升降机平台上下移动;所述停车位区域为非重列布置、单侧重列布置或双侧重列布置;所述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内或者升降机通道的侧方;所述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在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三者的配合下,自动完成整个存取车过程。
[0017]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车位布置方式,可在提供同等车位数量的同时,有效减小其占地面积,节约土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大幅降低造价,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正视图(全地下形式);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侧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正视图(半地上和半地下结合形式);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双侧重列式车库的附视图(升降机平台位于该停车层);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双侧重列式车库的附视图(升降机平台位于其他停车层);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单侧重列式车库的附视图(升降机平台位于该停车层);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单侧重列式车库的附视图(升降机平台位于其他停车层);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的出入口区域布置附视图(出入口区域位于升降机通道一侧)。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出入口区域;(2)筒式区域;(3)停车位区域;(4)升降机通道;(5)停车架;(6)升降机;(7)回转盘;(8)横移滚轮;(9) 安全检测系统;(10)升降机平台;(11)车位检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1]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参考附图1-6,一种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机械车库外形所占空间为地上或地下筒式区域(2),所述筒式区域(2)内部分为出入口区域(1)、停车位区域(3)、升降机通道(4);立体机械车库内设有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及附属设备系统;所述机械停车系统包括停车架(5)、升降机(6)、横移滚轮(8)或载车板,升降机(6)通过电机及传动装置带动升降机平台(10)上下移动;所述停车位区域(3)为非重列布置、单侧重列布置或双侧重列布置;所述出入口区域(1)位于升降机通道(4)内或者升降机通道(4)的侧方;所述新型筒式立体机械车库在机械停车系统、配套系统和附属设备系统三者的配合下,自动完成整个存取车过程。
[0033]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平台(10)能带动停放其上的车辆在升降机通道(4)内上下移动或在回转盘(7)的配合下上下移动并旋转;所述回转盘(7)分为边升边旋转式、升降与
旋转分离式,且所述回转盘(7)能根据出入口区域(1)的进出车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0034]
进一步的,当采用横移滚轮(8)进行横向搬运时,所述横移滚轮(8)布置在升降机平台(10)和停车位区域(3)的每个停车位上,当出入口区域(1)位于升降机通道(4)的侧方时,出入口区域(1)地面亦布置所述横移滚轮(8);横移滚轮(8)通过电机传动旋转,带动车辆在出入口区域(1)、升降机平台(10)和停车位之间平移,完成车辆在出入口区域(1)、升降机平台(10)和停车位之间的交换;当采用载车板进行横向搬运时,车辆位于所述载车板上,并随载车板在出入口区域(1)、升降机平台(10)和停车位之间移动。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区域(1)位于地面层,或者车辆可通达的建筑地上或地下楼层;所述出入口区域(1)位于升降机通道(4)内或者升降机通道(4)的侧方;当出入口区域(1)位于升降机通道(4)内时,进出车辆直接停放于升降机平台(10)之上;当出入口区域(1)位于升降机通道(4)侧方时,进出车辆停放于出入口区域(1)地面横移滚轮(8) 或载车板之上,通过横移滚轮(8)转动或载车板横移将进出车辆平移至升降机平台(10)之上;升降机通道(4)内或者升降机通道(4)的侧方能同时布置供多个车辆进出的出入口,出入口区域(1)也能位于井筒区域(2)的外侧,通过横移滚轮(8)或载车板平移将车辆运送至升降机平台(10)。
[0036]
进一步的,根据场地条件和车位数需求,所述立体车库由单个井筒组成,或由多个井筒组合成多联井筒;所述立体车库分为全地下式,半地下半地上式,全地上式。
[0037]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筒式区域根据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能采用沉井法、咬合桩法、地下连续墙法、倒挂井壁法、支护+盖挖逆作法、支护+顺做法施工建造。
[0038]
进一步的,所述配套系统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控系统、消防及报警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附属设备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9)、车位检测系统(11)、车牌识别系统、缴费系统、设备电控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
[0039]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检测系统(9)能够检测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是否符合停放要求,以及车辆内部是否还有人员或动物停留,车辆是否熄火;所述车位检测系统(11)能够检测当前车位处是否已经停放车辆。
[0040]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区域(1)布置为贯穿式、旋转式或正进倒出式;车辆在所述停车层上横向停放、纵向停放或间隔一定角度停放,横移滚轮(8)的滚动方向需和停车方向一致。
[0041]
进一步的,其存取车流程步骤如下:
[0042]
1)车主按照指示牌将车辆停至立体车库出入口区域(1)内的指定位置处,安全检测系统(9)对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及重量进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停放标准后,提示车主下车离去;
[0043]
2)安全检测系统(9)还会对车辆内是否有人员和动物停留进行检测,避免有儿童或动物滞留车内,造成危险,经检测合格后,刷卡或使用手机app进行停车操作,车牌识别系统识别并记录下车辆的车牌号码,设备电控系统自动为其分配停车位;
[0044]
3)升降机平台(10)载着车辆沿升降机通道(4)垂直移动至系统分配的拟存放空车位对应标高处,当车位检测系统(11)检测到当前所在标高处靠近升降机通道(4)处车位为空车位时,升降机平台(10)上的横移滚轮(8)在电机带动下转动,将车辆移动至该车位上的横移滚轮(8)上,车位存放完毕;若该侧为重列车位,且车位检测系统(11)检测到当前所在
标高处的内外车位均为空车位时,系统会优先将其存放至内部车位,此时重列车位区域外侧车位上的横移滚轮(8)和重列车位区域内侧车位上的横移滚轮(8)也均随之转动,进行车辆搬运和交接,最终将车位移动至重列侧内部车位上停放;
[0045]
4)当系统分配停车位后,车位检测系统(11)检测到当前所在标高处靠近升降机通道(4)处车位非空车位,但重列车位区域内侧为空车位时,载有车辆的升降机平台(10)会先移动至拟存车位相对应的标高处,拟存车位外侧车位下方的横移滚轮(8)转动,将占位车辆移至其内侧车位处,后将拟存车辆移动至刚刚空出的停车位上;
[0046]
5)取车时,车位上的横移滚轮(8)在电机带动下进行转动,将车辆移动至升降机平台(10)上方,随后升降机(6)上行,将车辆提升至出入口区域(1),待车辆停放完成后,驾驶人员可进入立体机械车库的出入口区域(1)将车取出;若所取车辆为重列区域的内侧车位,且其外侧车位非空车位时,升降机平台(10)率先将其外侧车位车辆取出并移至离其最近的空车位,随后再将拟取车辆搬运至升降机平台(10)上,并运送至出入口区域(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