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8169发布日期:2021-05-14 12: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传统钢管满堂架使用仍是主流,且主龙骨为双钢管的做法非常普遍。市场上钢管多为定尺长度,与现场主龙骨跨度不成倍数关系,若现场对钢管进行切割,成本较高、费工费时,若不进行切割,主龙骨端部存在悬挑情况,受上部荷载时将产生较大挠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满堂架主龙骨无有效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包括钢管、弹性卡片和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钢管内用于将所述钢管分隔为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侧壁分别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弹性卡片且弹性卡片仅一端与所述钢管连接,所述弹性卡片设有内凹部。
4.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侧壁分别设有多个观察窗口。
5.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侧壁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对向布置的弹性卡片。
6.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长度相等。
7.进一步,所述钢管的内径为52mm,所述钢管的长度为300mm。
8.进一步,所述弹性卡片的长度为17mm。
9.进一步,所述观察窗口的长度为35m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卡片和钢管的配合,实现了主龙骨端部的连接,可有减少主龙骨端部挠度;且操作方便,加快了工期,连接稳固,保证了结构质量,增加了施工安全性,且可多次周转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第一管段;2、第二管段;3、弹性卡片;4、观察窗口;5、隔板;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6.如图1~3所示的一种满堂架龙骨连接装置,包括钢管、弹性卡片3和隔板5;隔板5设于钢管内用于将钢管分隔为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侧壁分别设有多个开口6;每个开口6处对应设有一个弹性卡片3且弹性卡片3仅一端与钢管连接,弹性
卡片3设有内凹部。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侧壁分别设有多个观察窗口4。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侧壁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对向布置的弹性卡片3。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 1和第二管段2分别设有两个对向布置的弹性卡片3和两个对向布置的观察窗口4,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的弹性卡片3和观察窗口4分别错开布置;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长度相等,即隔板5处于钢管中部。
17.本实施例中钢管的内径为52mm,长度为300mm。弹性卡片3的长度为 17mm。观察窗口4的长度为35mm。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上的弹性卡片 3分别与钢管两端的距离为90mm。观察窗口4中心至隔板5的距离为60mm。
18.使用时,将本连接装置卡接套紧于满堂架主龙骨两端即可,弹性卡片3 可将本连接装置与主龙骨管体连接更紧,通过观察窗口4可观察钢管内主龙骨端部进入深度。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