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0622发布日期:2021-03-09 18: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


背景技术:

2.在装配式工程施工中,预制构件配合铝合金模板的使用,可将标准层的施工时间大大减少。因此,模板材料的高效周转为重点之一。根据标准层预制楼梯施工工序要求,n

1层预制楼梯需在n层浇筑混凝土之后才允许吊装。这也就意味着施工人员无法通过结构楼梯到达n层,只能通过爬架楼梯到达n层的工作面,完成安装模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等工序。而爬架空间狭窄,楼层内的材料堆放及拆卸模板等其他工作面的影响会导致工人行走、搬运材料困难,影响施工效率。另由于缺少n

1层结构楼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空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或只能使用传统的满堂支架的形式进行安拆施工,施工效率低,达不到整体进度要求。另外,传统满堂支架搭设在结构板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以解决施工人员通过爬架楼梯到达n层工作面存在楼层内的材料堆放及拆卸模板等其他工作面的影响会导致工人行走、搬运材料困难,影响施工效率;施工过程中形成空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满堂支架的形式进行安拆施工存在施工效率低,达不到整体进度要求,满堂支架搭设在结构板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该钢楼梯包括:
5.主体结构,包括立柱、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的下操作层和上操作层、以及连接在下操作层与上操作层上方的立柱之间的爬梯,所述下操作层与n

1层结构板平齐;
6.承力梁,连接在下操作层底部的一侧并且水平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上;
7.承力柱,连接在下操作层底部与承力梁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承力柱支承在n

2层结构板与n

1层结构板之间的中间结构板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与n

2层结构板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的连接节点处。
8.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包括:
9.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并且所述下操作层纵梁与承力梁呈直线设置;
10.下操作层横梁,垂直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11.下操作平台,连接在下操作层纵梁和下操作层横梁之间,所述下操作平台预留有下操作层洞口。
12.优选地,所述承力梁与下操作层纵梁可拆卸连接并且承力梁只可以逆时针转动。
13.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纵梁靠近承力梁的一端连接有耳板,螺栓穿过耳板、承力梁
和下操作层纵梁,进而将承力梁与下操作层纵梁连接。
14.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纵梁远离承力梁的一端连接有竖向套管,所述承力柱插入竖向套管内,螺栓穿过竖向套管和承力柱,进而将承力柱与下操作层纵梁连接。
15.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横梁的中部还连接有中部承力梁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所述中部承力梁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呈直线设置并且均与下操作层纵梁平行,所述下操作层洞口设置在下操作层中部纵梁与其中一个下操作层纵梁之间。
16.优选地,所述上操作层包括:
17.上操作层纵梁,平行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18.上操作层横梁,垂直上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19.上操作层平台,连接在上操作层纵梁和上操作层横梁之间,所述上操作层平台预留有上操作层洞口。
20.优选地,所述上操作层纵梁上焊接连接有吊装耳板。
21.优选地,所述爬梯顶部的立柱之间还铰接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远离上操作层的一端与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锁链。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23.(1)本实用新型的钢楼梯通过在主体结构底部的一侧连接承力梁,承力梁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主体结构底部与承力梁相对的另一侧连接承力柱,承力柱支承在n

2层结构板与n

1层结构板之间的中间结构板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与n

2层结构板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的连接节点处。通过设置承力梁和承力柱,可以使钢楼梯很好的应用于预制折叠楼梯间,同时减少预制折叠楼梯上方的空间,而不占用结构板的空间。
24.(2)传统钢管脚手架每进行一次搭拆循环需4名工人8h方能完成,而本实用新型的钢楼梯无需现场搭拆,所费工时仅为吊装时间,使用前后吊装需2名工人1h完成。仅仅是时间上就节省了87.5%,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有利于工序穿插,减少工作面冲突,提高效率。
25.(3)本实用新型的钢楼梯可重复周转,节约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6.图1为钢楼梯的施工示意图。
27.图2为钢楼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钢楼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下操作层的示意图。
30.图5为上操作层的示意图。
31.附图标注:1

承力梁、2

承力柱、3

立柱、4

下操作层、41

下操作层纵梁、42

下操作层横梁、43

下操作平台、44

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5

下操作层洞口、5

上操作层、51

上操作层纵梁、52

上操作层横梁、53

上操作层平台、54

上操作层洞口、55

吊装耳板、6
‑ꢀ
n

1层结构板、7
‑ꢀ
n

2层结构板、8

中间结构板、9

锁链、10

预制折叠楼梯、11

耳板、12

竖向套管、13

中部承力梁、14

爬梯、15

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如图1

5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包括主体结构、承力梁1和承力柱2。主体结构包括立柱3、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的下操作层4和上操作层5、以及连接在下操作层4与上操作层5上方的立柱3之间的爬梯14,所述下操作层4与n

1层结构板6平齐。承力梁1连接在下操作层4底部的一侧并且水平支承在n

1层结构板6上。承力柱2连接在下操作层4底部与承力梁1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承力柱2支承在n

2层结构板7与n

1层结构板6之间的中间结构板8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6与n

2层结构板7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10的连接节点处。承力柱2的底部还焊接有一块钢板,增大下部承重端的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上操作层5上方靠近n层结构板一侧的立柱3之间连接有小横梁,小横梁的两端与立柱3焊接连接,爬梯14的顶部与小横梁焊接连接。上操作层5上方的立柱3之间还连接有护栏。护栏位于爬梯14的顶部上方。
37.所述下操作层4包括下操作层纵梁41、下操作层横梁42和下操作平台43。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并且所述下操作层纵梁41与承力梁1呈直线设置。所述承力梁1与下操作层纵梁41可拆卸连接并且承力梁1只可以逆时针转动。具体为,所述下操作层纵梁41靠近承力梁1的一端连接有耳板11,螺栓穿过耳板11、承力梁1和下操作层纵梁41,进而将承力梁1与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下操作层横梁42垂直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下操作平台43连接在下操作层纵梁41和下操作层横梁42之间,所述下操作平台43预留有下操作层洞口45。
38.为了加强钢楼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所述下操作层横梁42的中部还连接有中部承力梁13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所述中部承力梁13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呈直线设置并且均与下操作层纵梁41平行,所述下操作层洞口45设置在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与其中一个下操作层纵梁41之间。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与其中一个下操作层纵梁4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横
梁。
39.所述下操作层纵梁41远离承力梁1的一端连接有竖向套管12,所述承力柱2插入竖向套管12内,螺栓穿过竖向套管12和承力柱2,进而将承力柱2与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
40.所述上操作层5包括上操作层纵梁51、上操作层横梁52和上操作层平台53。上操作层纵梁51平行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所述上操作层纵梁51上焊接连接有吊装耳板55。上操作层横梁52垂直上操作层纵梁5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上操作层横梁52的中部还连接有上操作层中部纵梁。上操作层中部纵梁与上操作层纵梁5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横梁。上操作层平台53连接在上操作层纵梁51和上操作层横梁52之间,所述上操作层平台53预留有上操作层洞口54。上操作层洞口54设置在上操作层中部纵梁与其中的一个上操作层纵梁51之间。所述爬梯14顶部的立柱3之间还铰接连接有翻板15,所述翻板15远离上操作层5的一端与立柱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锁链9。
41.上述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一、加工制作原材料,安装立柱3、下操作层4、上操作层5;
43.步骤二、安装爬梯14、翻板15、承力梁1和承力柱2;
44.步骤三、在钢楼梯表面喷漆;
45.步骤四、待n

1层结构板6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开始准备吊装钢楼梯,吊装过程中,承力梁1和承力柱2自然下垂;
46.步骤五、将钢楼梯吊装至n

1层结构板6与n层结构板时,承力梁1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将承力梁1搭放在n

1层结构板6上,同时承力柱2的底端支承在n

2层结构板7与n

1层结构板6之间的中间结构板8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6与n

2层结构板7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10的连接节点处。
47.具体以某工程为例,立柱3、下操作层纵梁41、下操作层横梁42、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上操作层纵梁51、上操作层横梁52之间均焊接连接为整体。下操作层纵梁41、下操作层横梁42、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4、上操作层纵梁51、上操作层横梁52、承力梁1、承力柱2均为16#工字钢,立柱3为10#方通。耳板11采用160
×
160
×
10mm的钢板,承力梁1插入耳板11之间并用螺栓连接。采用三块钢板与下操作层纵梁41的端部焊接连接形成竖向套管12,竖向套管12主要用于竖向受力并限制承力柱2的水平位移。承力柱2底部的钢板为240
×
240
×
10mm的钢板。爬梯14的爬梯梁采用5#方通,梯步采用4mm厚的花纹钢板,均采用焊接固定。吊装耳板55为10mm厚钢板。下操作平台43、上操作层平台53和翻板15均采用4mm厚的花纹钢板。护栏为5#方通。小横梁采用5#方通。
48.钢楼梯加工及拼装需在指定区域完成,拼装过程需有项目现场责任师或者安全员旁站进行监督。工人高处作业需系安全带,如有现场电焊或切割等明火作业,工人需持相关证件及动火令。拼装完成后,根据项目要求喷漆做好防护,最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验收。
49.待n

1层楼板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开始准备吊装钢楼梯,吊装前检查钢丝绳、卡扣吊钩等,吊装过程缓慢平稳进行,确保吊运过程中钢楼梯保持水平。吊装过程中,钢楼梯两侧承力梁1自然下垂,在安置楼梯前,施工人员在楼梯最终放置的位置拉起承力梁1并用翻板拉锁扣在竖向龙骨上,之后引导钢楼梯放置在指定位置。钢楼梯与n

1层结构板6的连接部位如有高低差或错位,可用方木和木板垫平。钢楼梯底部可采用钢管扣件与现浇结构进行有效拉结,顶部设置缆风绳等措施防止楼梯晃荡。
50.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允许荷载10kn。第一次使用前进行荷载试验,钢平台上加载15kn的荷载(约1.5t),安全无问题后方能投入正常使用。
51.楼梯间墙体应先支外侧模板,再支内侧模板,随即将穿墙螺栓紧固,尽量减少大模板在平台上的滞留时间。
52.为了钢楼梯的使用安全,钢楼梯平台上严禁集中堆料。
53.本层施工完成,清理平台上杂物确认安全后,方可将平台提升至上一层固定就位。提升使用塔吊,信号工、塔吊司机紧密配合,先进行试吊,吊起钢楼梯,同时收起承力梁1使其自然下垂,将其吊至指定存放地点以便下次周转使用。
54.为确保钢楼梯正常使用,应进行经常清理与维护。混凝土施工完后,应立即清理钢楼梯平台和踏步板处散落的混凝土和其它杂物,避免污染。钢平台每使用三层后,由工程部和安全部对钢平台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日常使用过程中,工程部应经常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焊缝开裂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技术部,由技术部提出处理措施进行修整。
55.塔楼标准层施工完后,最后一块预制楼梯吊装完成后,利用塔吊将钢楼梯吊出至指定位置存放。
56.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