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8165发布日期:2021-03-30 20:1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式钢架厂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



背景技术:

厂房按其建筑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工业建筑,多层工业建筑的厂房绝大多数见于轻工、电子、仪表、通信、医药等行业,此类厂房楼层一般不是很高,其照明设计与常见的科研实验楼等相似,多采用荧光灯照明方案。机械加工、冶金、纺织等行业的生产厂房一般为单层工业建筑,并且根据生产的需要,更多的是多跨度单层工业厂房,即紧挨着平行布置的多跨度厂房,各跨跨度视需要可相同或不同,单层厂房在满足一定建筑模数要求的基础上视工艺需要确定其建筑宽度(跨度)、长度和高度,厂房的跨度b:一般为6、9、12、15、18、21、24、27、30、36m......,厂房的长度l:少则几十米,多则数百米,厂房的高度h:低的一般5ˉ6m,高的可达30ˉ40m,甚至更高,厂房的跨度和高度是厂房照明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如今的技术手段中,一般的门式钢架厂房是各跨等高的,当出现工艺要求厂房部分跨净空高部分跨净空低的情况时,通常在高低跨分界处做结构伸缩缝,而此时伸缩缝两侧是两榀钢架,高跨侧需要做落地抗风柱来抵抗山墙风荷载,而落地抗风柱给厂房空间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具有可有效解决高低跨过渡处需要设伸缩缝及设缝引起的问题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包括高跨门式钢架主体、低跨门式钢架主体以及过渡跨钢架本体,所述过渡跨钢架本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高跨门式钢架主体和所述低跨门式钢架主体相连接,所述过渡跨钢架本体包括固定柱本体、高跨屋架梁主体、低跨屋架梁主体、不落地抗风柱和柱间支撑,所述高跨屋架梁主体、所述低跨屋架梁主体和所述固定柱本体共同构成外框结构,所述不落地抗风柱设于外框结构的内部,所述柱间支撑位于所述不落地抗风柱和所述固定柱本体之间,所述高跨门式钢架主体和所述低跨门式钢架主体上分别上设有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和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

优选的,所述高跨屋架梁主体与所述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相平齐,所述低跨屋架梁主体与所述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相平齐。为了保证对过渡跨钢架本体正常稳定的安装操作。

优选的,所述柱间支撑共设置有多个且呈交叉分布。为了减少抗风柱平面内计算长度。

优选的,所述低跨屋架梁主体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所述低跨门式钢架主体内部的高度相匹配。为了保证对过渡跨钢架本体正常的安设应用。

优选的,所述不落地抗风柱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不落地抗风柱呈对称分布。为了解决高跨抗风柱落地影响房间使用功能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本体为钢构件。为了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过渡跨钢架本体包括固定柱本体、高跨屋架梁主体、低跨屋架梁主体不落地抗风柱和柱间支撑,通过将过渡跨钢架本体设立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和低跨门式钢架主体之间的位置并双向连接,使得高跨屋架梁主体与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平齐,低跨屋架梁主体和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平齐,在一榀钢架内形成两个屋面梁,解决了等宽不等高门式钢架厂房高低跨过渡处需设伸缩缝的问题,通过令不落地抗风柱生根于高跨屋架梁主体低跨屋架梁主体之间,在有效抵抗山墙风荷载的同时,其旁侧设有的柱间支撑可减少抗风柱平面内计算长度,从而解决了高跨抗风柱落地影响房间使用功能及设缝引起系列的问题,使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能够被正常应用,保证了对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用过渡跨钢架结构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柱本体;2、高跨屋架梁主体;3、低跨屋架梁主体;4、不落地抗风柱;5、柱间支撑;6、过渡跨钢架本体;7、高跨门式钢架主体;8、低跨门式钢架主体;9、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的过渡跨钢架结构,包括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以及过渡跨钢架本体6,过渡跨钢架本体6的两侧分别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和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相连接,过渡跨钢架本体6包括固定柱本体1、高跨屋架梁主体2、低跨屋架梁主体3、不落地抗风柱4和柱间支撑5,高跨屋架梁主体2、低跨屋架梁主体3和固定柱本体1共同构成外框结构,不落地抗风柱4设于外框结构的内部,柱间支撑5位于不落地抗风柱4和固定柱本体1之间,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和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上分别上设有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9和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过渡跨钢架本体6由固定柱本体1、高跨屋架梁主体2、低跨屋架梁主体3、不落地抗风柱4和柱间支撑5共同组成,其中过渡跨钢架本体6的两侧分别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和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相连接,并且高跨屋架梁主体2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上的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9相平齐,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上的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相平齐,在一榀钢架内形成两个屋面梁,而不落地抗风柱4的部分生根于高跨屋架梁主体2和低跨屋架梁主体3之间,用以抵抗山墙风荷载,在固定柱本体1和不落地抗风柱4之间设有交叉分布的柱间支撑5,柱间支撑5的存在可减少抗风柱平面内计算长度,使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能够被正常应用,保证了对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用过渡跨钢架结构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本实用新型根据附图对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高跨屋架梁主体2与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9相平齐,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相平齐,相平齐的高跨屋架梁主体2与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9以及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保证了对过渡跨钢架本体6正常稳定的安装操作。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柱间支撑5共设置有多个且呈交叉分布,柱间支撑5的设计,可减少抗风柱平面内计算长度,从而解决了高跨抗风柱落地影响房间使用功能及设缝引起系列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与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内部的高度相匹配,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的边侧相连接,保证了对过渡跨钢架本体6正常的安设应用。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不落地抗风柱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不落地抗风柱4呈对称分布,不落地抗风柱4的设计,可有效解决了高跨抗风柱落地影响房间使用功能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固定柱本体1为钢构件,钢制的固定柱本体1具备较高的强度,增强了结构的耐久性,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本结构包括过渡跨钢架本体6,过渡跨钢架本体6由固定柱本体1、高跨屋架梁主体2、低跨屋架梁主体3、不落地抗风柱4和柱间支撑5共同组成,其中过渡跨钢架本体6的两侧分别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和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相连接,并且高跨屋架梁主体2与高跨门式钢架主体7上的高跨门式钢架屋面梁9相平齐,低跨屋架梁主体3与低跨门式钢架主体8上的低跨门式钢架屋面梁10相平齐,在一榀钢架内形成两个屋面梁,而不落地抗风柱4的部分生根于高跨屋架梁主体2和低跨屋架梁主体3之间,用以抵抗山墙风荷载,在固定柱本体1和不落地抗风柱4之间设有交叉分布的柱间支撑5,柱间支撑5的存在可减少抗风柱平面内计算长度,解决了在高低跨分界处做结构伸缩缝时,伸缩缝两侧是两榀钢架,高跨侧需要做落地抗风柱来抵抗山墙风荷载,而落地抗风柱会给厂房空间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保证了对等宽高低跨门式钢架厂房用过渡跨钢架结构高效稳定的使用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