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4739发布日期:2021-04-09 13: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房,特别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



背景技术:

在很多偏远的地方,由于交通和地形的限制,不方便搭建砖混结构的房屋;并且房屋大多是临时用房,需要拆装方便,所以集成房成为了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集成房搭建的地方大多是野外,很难通电和供热,居住非常不便。现在有些集成房安装有太阳能或光伏发电,但是由于屋顶的面积有限,一般只能设置一种设备,很多时候不能及时供电和供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解决了现有集成房空间利用不足,无法同时供电和供热,以及供电或供热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包括框架,框架侧面安装有墙板和门窗,框架顶部设有钢结构檩条,框架底部设置有地板;所述钢结构檩条上直接安装有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使用耐候密封胶与钢结构檩条连接并起到防水作用,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下方铺设隔热层,并隐藏于室内吊顶内,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连接储能系统,提供能源,储能系统为太阳能的集成房中的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墙板上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太阳能热水装置。

以上结构,通过在框架顶部钢结构檩条上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为集成房供电,在墙板上安装太阳能集热装置,为集成房供热,供电和供热系统分开设置,充分的利用了屋顶和墙板的空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集成房供电或供热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防过载保护器和接地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蓄电池组和、逆变器、防过载保护器和接地装置。

以上结构,光伏电池阵列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控制器对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当负载需要电能时,蓄电池组的电能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送往负载;蓄电池组充满电后,控制器使用浮充功能控制蓄电池组不被过充;当蓄电池组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组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组。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包括一整块光伏电池阵列板,直接安装于房屋钢结构,不再另行采用其他屋顶材料,完全取代房屋屋顶。

以上结构,光伏双玻电池组件阵列板取代了传统的房顶材料,光伏双玻电池组件阵列能够吸收更多的光照,充分的利用屋顶的光照面积;同时,下方的隔热层有效的杜绝了房屋因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引起的室内高温,房屋冬暖夏凉。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电池阵列组件包括多块光伏电池阵列板,多块光伏电池阵列板之间呈倒v形结构或单斜坡平面结构安装在房顶上。

以上结构,倒v行结构或单斜坡平面结构的光伏双玻电池组件,都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能够及时将光伏电池阵列板上的水排掉,且不易掉落杂物影响发电。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管、汇热管和热交换器;所述集热管并列安装在墙板内,集热管的两端通过汇热管连接,汇热管连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别连接冷水进水口和太阳能热水装置。

以上结构,集热管内的工质吸收热量,经过汇热管,进入热交换器,然后回到集热管中,工质的热量被传递给热交换器内的水,从而实现热水供给和供暖。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包括蓄水保温箱,蓄水保温箱上设有热水出口,热水出口连接室内的热水管。

以上结构,蓄水保温箱能够存储热水,为室内提供热水。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下安装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包括水平供热管和竖直供热管,水平供热管和竖直供热管之间连通,并分别连接热水出口。

以上结构,供热装置包括水平供热管和竖直供热管,通过将供热管铺设在地板下,在供热管中通热水,从而对室内进行供暖,特别适用于户外的寒冷天气。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括支撑层,支撑层表面设有吸热层,支撑层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和集热管,集热管位于保温层和吸热层之间;所述集热管在竖直方向上并排安装,集热管内有工质。

以上结构,由于支撑层表面设有吸热层,支撑层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和集热管,吸热层吸收热量,传递给集热管,集热管传递热量,用于室内供热;保温层的设置既能够将室外的热量部分隔绝,防止热量大量传递到室内,导致室内温度极速升高,又能在室外温度过低的时候,防止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室外,导致室内温度极速降低,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插座、家用电器和开关。

以上结构,集成房中还配置有照明设备、插座、家用电器和开关,方便集成房内的照明和用电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集成房的供电和供热,通过房顶的光伏发电设备进行供电,通过安装在墙板上的太阳能集热装置进行供热,同时实现了供电和供热。

2、利用光伏双玻电池组件阵列板取代了传统的房顶材料,光伏双玻电池组件阵列板既具有本身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又能作为房顶使用,节省了房顶材料,安装和使用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供电和供热充足,由于发电和集热装置的分开设计,两套系统之间不需要进行电转成热,以及热转成电,从而避免了转换之间的能量损耗,并且与现有设计相比,吸收、转换的热量和电能更多。

4、整个集成房的光照利用效果提高了,之前没有使用的墙板光照面积被使用,在不影响房顶光伏发电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解决了现有房顶利用面积不够,以及供电和供热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太阳能集热装置和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中光伏电池阵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用电设备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标记:1为框架,2为墙板,20为支撑层,21为吸热层,22为保温层,23为集热管,24为汇热管,25为热交换器,26为蓄水保温箱,27为冷水进水口,28为热水出口,29为水平供热管,30为竖直供热管,3为门窗,4为钢结构檩条,5为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50为光伏电池阵列板,51为开关,52为插座,53为照明设备,54为家用电器,55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集成房,包括框架1,框架1侧面安装有墙板2和门窗3,框架1顶部设有钢结构檩条4,框架1底部设置有地板;所述钢结构檩条4上安装有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5,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5连接光伏离网供电装置,光伏离网供电装置为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墙板2上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太阳能热水装置。

整个集成房的主体是钢结构的框架,包括四个支撑柱,以及连接四个支撑柱之间的钢连接横杆,构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然后在框架的基础上,顶部安装钢结构檩条,底部安装地板,四个侧面安装墙板,然后在一面上安装门窗,形成一个居住空间。为保证有足够的供电和供热,在钢结构檩条上直接安装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进行光伏发电,供室内的电器使用;同时在墙板上安装太阳能集热装置,利用墙板上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来吸收太阳光热量,为室内提供热水,以及供暖;供电和供热两个系统之间独立工作,能够把集成房的墙板空间利用起来,在不减少光伏发电的光照面积的前提下,还能进行供热,减少电量消耗,从而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电量使用,解决现有野外供电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应用在集成房上,特别适用,客户使用效果很好。

在实施例中,光伏离网供电装置包括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防过载保护器和接地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光伏电池阵列组件、蓄电池组、逆变器、防过载保护器和接地装置;光伏离网供电装置还是采用现有常用的光伏发电设备,保证供电的稳定。

为保证能够充分利用房顶的光照空间,将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设计成由无数光伏电池板集成的一整块光伏电池阵列板,光伏电池阵列板直接安装于房屋钢结构,不再另行采用其他屋顶材料,完全取代房屋屋顶,没有遮挡,光照面积很充足。

如图2所示,为充分利用墙板的吸热,墙板2包括支撑层20,支撑层20表面设有吸热层21,支撑层20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2和集热管23,集热管23位于保温层22和吸热层21之间;所述集热管23在竖直方向上并排安装,集热管23内有工质,工质包括水、sio2、甲醇、cuo或zno等。

如图3所示,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管23、汇热管24和热交换器25;所述集热管23并列安装在墙板2内,集热管23的两端通过汇热管24连接,汇热管24连接热交换器25,热交换器25分别连接冷水进水口27和太阳能热水装置;集热管内的工质吸收热量,从集热管进入汇热管,再从汇热管到热交换器回到集热管,在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水,生成热水。

为保证热水的长时间供应,还加装了蓄水保温箱26,蓄水保温箱26上设有热水出口28,热水出口28连接室内的热水管;蓄水保温箱26将热交换器25中出来的热水进行保温存储,供室内长时间热水和供暖需要。

如图4所示,室内的供暖主要通过在地板下安装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包括水平供热管29和竖直供热管30,水平供热管29和竖直供热管30之间连通,并分别连接热水出口;蓄水保温箱的热水通过热水出口,经过管道进入水平供热管29和竖直供热管30中,室内与供热管进行热传递,从而达到供暖的目的。

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上积水,将光伏双玻电池阵列组件设计成多块光伏电池阵列板50,多块光伏电池阵列板50之间呈倒v行结构或单斜坡平面结构安装在顶板上,光伏电池阵列板有一定的斜度,利于积水的排出。

如图6所示,为了生活需要,在集成房内会配置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53、插座52、家用电器54和开关51;这些用电设备都通过导线55连接光伏发电设备,实现集成房的用电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