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8478发布日期:2021-04-21 04:3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2.遮阳篷一般包括篷架、叶片顶板、联动条、驱动机构等部件,其传动关系为:驱动机构带动联动条移动,联动条带动叶片顶板打开。
3.传统的遮阳篷是采用正反转的方式打开叶片顶板,例如正转使叶片顶板打开,反转使叶片顶板关闭,这就会遇到一种情况,有时候使用的人操作不当,在叶片顶板已经关紧的情况,继续反转,这样会使百叶传动机构、叶片顶板等部件发生干涉、碰撞,很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技术方案。
5.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6.连杆,所述连杆用以带动联动条活动;
7.摇臂,所述摇臂用以带动连杆活动;
8.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用以带动摇臂转动,所述摇臂通过单向旋转可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运动;以及
9.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以为蜗轮蜗杆组件提供动力。
10.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联动条转动安装。
11.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通过设置的连杆轴与联动条转动安装。
12.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摇臂转动安装。
13.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与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出轴传动配合。
14.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手动摇杆。
15.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摇杆与蜗轮蜗杆组件的输入轴挂装传动配合。
16.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电机。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摇臂可以绕蜗轮蜗杆组件进行360
°
连续旋转,使叶片顶板连续开合,关闭叶片顶板时无需朝反方向转动手动摇杆,能够避免本实用新型在
关闭时受到损坏,而且本实用新型无论正转还是反转均可实现开合,非常顺手、实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此时叶片顶板半开;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此时叶片顶板全开;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三,此时叶片顶板半开;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所示,一种多叶片顶遮阳篷的360
°
双向驱动机构,包括连杆3、摇臂5、蜗轮蜗杆组件6及动力源,所述连杆3用以带动联动条4活动,所述摇臂5用以带动连杆3活动,所述蜗轮蜗杆组件6用以带动摇臂5转动,所述摇臂5通过单向旋转可带动所述连杆3往复运动,所述动力源用以为蜗轮蜗杆组件6提供动力。
24.作为优化:所述连杆3与联动条4转动安装。更为具体的,所述连杆3通过设置的连杆轴7与联动条4转动安装。
25.作为优化:所述连杆3与摇臂5转动安装。
26.作为优化:所述摇臂5与蜗轮蜗杆组件6的输出轴600传动配合,例如两者固定配合或通过键配合。
27.作为优化:所述动力源为手动摇杆8,更为具体的,所述手动摇杆8与蜗轮蜗杆组件6的输入轴601挂装传动配合。
28.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蜗轮蜗杆组件6的结构为公知技术,包括罩壳、蜗轮、蜗杆及蜗轮轴,蜗杆作为蜗轮蜗杆组件6的输入轴601,其下端具有环状结构,能够供手动摇杆8挂住,方便手动摇杆8带动输入轴601转动,蜗轮轴作为蜗轮蜗杆组件6的输入轴600。
29.工作过程:正转或反转手动摇杆8,手动摇杆8带动蜗轮蜗杆组件6工作,蜗轮蜗杆组件6带动摇臂5转动,摇臂5带动连杆3转动,连杆3通过连杆轴7带动联动条4移动,联动条4再带动叶片顶板开合,摇臂5、连杆及联动条4构成一类似曲柄滑块的机构,摇臂5可以绕蜗轮蜗杆组件6进行360
°
连续旋转,使叶片顶板连续开合,关闭叶片顶板时无需朝反方向转动手动摇杆8,能够避免叶片顶板在关闭时受到损坏,而且本实用新型无论正转还是反转均可实现开合,非常顺手、实用。此外,所述摇臂5通过单向旋转可带动所述连杆3往复运动,当摇臂5与连杆3之间的角度为零度时,连杆3通过联动条4带动百叶顶板完全打开,当摇臂5与连杆3之间的角度为180度时,连杆3通过联动条4带动百叶顶板完全闭合。其中,摇臂5与连杆3的角度就是摇臂5的中线与连杆3的轴线之间的角度,零度意味着摇臂5与连杆3重合,此时摇臂5的转动中心轴与连杆轴7之间的距离最小,180度意味着摇臂5与连杆3展开并连成直线,此时摇臂5的转动中心轴与连杆轴7之间的距离最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可以为电机,以电动取代手动,更加省力。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