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7567发布日期:2021-05-07 20: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用铁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常规±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干”字形塔,极导线的布置方式通常为水平排列(两导线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地面)的布置方式,这导致其占用的走廊较宽,走廊拥挤地段拆迁量较大。直流线路的“走廊宽度”是指线路中心两侧离地1.5m处地面合成场强不大于15kv/m的范围。采用“干”字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其线路强拆区走廊宽度近50m,在走廊拥挤地区拆迁费用很高。而现有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f型直线塔,其地线支架在铁塔左右侧各布置一个,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因民众不理解导线与地线的区别,要求以外侧地线以外7m作为拆迁补偿范围的情况,导致拆迁范围存在很大的争议,给工程顺利实施带来阻碍。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走廊资源日益紧缺,亟待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垂直排列的杆塔型式,有效降低走廊拥挤地区的拆迁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走廊拥挤地段,强拆区走廊宽度大的导线水平排列“干”字形直线塔,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垂直排列的f型直线塔,缩减输电线路拆迁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及地线支架;所述导线横担包括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且导线横担均设置在塔身的同一侧;所述上导线横担与塔身顶部节间相连,下导线横担与塔身变坡以上第二节间相连,所述导线横担下方均设有v型绝缘子串;所述地线支架包括内侧地线支架和外侧地线支架,所述内侧地线支架与所述上导线横担第一段的第一节间相连,所述外侧地线支架与所述上导线横担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节间相连,所述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均背离所述塔身方向而朝向直线塔的外侧。

其中,所述上导线横担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挂点分别位于该横担的根部及端部;所述下导线横担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内侧挂点设置在该横担根部偏外侧1.0~2.0m处,该v型绝缘子串的外侧挂点位于该横担的端部。

较优地,所述内侧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与外侧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小为8m。

较优地,所述外侧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位置设置为使得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θ不大于-2度。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所述。

1、两个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均设置于导线横担的一侧,可有效的避免工程实施阶段因民众对拆迁补偿范围的不同理解而对工程造成的阻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相对常规“干”字形直线塔,在走廊拥挤地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f型直线塔可将线路拆迁范围降低至16-18m,有效减少拆迁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常规“干”字形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f型直线塔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f型直线塔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f型直线塔第二种实施例的拆迁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形直线塔主要包括有塔身1、导线横担2及地线支架3,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f形直线塔的两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导线横担2包括了上导线横担21和下导线横担22,上导线横担21与塔身1顶部节间相连,下导线横担21与塔身1变坡以上第二节间相连。如图,所有的导线横担均设置在塔身1的同一侧,且导线横担的下方均设有v型绝缘子串4。即本实用新型将原“干”字形直线塔中一字形排列的导线横担改为可呈上下布置的两部分,使得导线横担下方设置的导线呈上下竖直的垂直方式排列(相对于地面)。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地线支架也都设置在直线塔的同一侧。如图2,地线支架3包括内侧地线支架31和外侧地线支架32,内侧地线支架31与上导线横担21第一段的第一节间相连,外侧地线支架32与上导线横担21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节间相连,同时2个地线支架3的地线挂点均背离塔身方向而朝向直线塔的外侧。其中,上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的水平部分即为其各自的第一段。

如图2所示,考虑到鞭击效应,上导线横担21上的内侧地线支架31的地线挂点与外侧地线支架32的地线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小可为8m。

如图3所示,上导线横担21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挂点分别位于该上导线横担21的根部及端部。而下导线横担22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内侧挂点41设置在该下导线横担22根部偏外侧1.0~2.0m处,如可优选为1.5m处;该v型绝缘子串的外侧挂点42位于该下导线横担22的端部。

此外,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外侧地线支架32的地线挂点的位置设置应满足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要求。其中的保护角指的是地线与导线的连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所示),地线在导线的内侧为正角,外侧为负角。如为满足工程防雷的要求,可将外侧地线支架32的地线挂点位置设置为使得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θ不大于-2度。

如图4所示,在走廊拥挤地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f型直线塔,将地线支架全部设置在直线塔的同一侧,可以减小拆迁争议范围,给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可将线路拆迁范围降低至16-18m,有效减少了拆迁费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f型直线塔结构除了可主要用于特高压(如:±1100kv或±800kv)直流线路外,还可用于低电压等级的直流线路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包括塔身(1)、导线横担(2)及地线支架(3),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横担(2)包括上导线横担(21)和下导线横担(22),且所述导线横担(2)均设置在塔身(1)的同一侧;所述上导线横担(21)与塔身(1)顶部节间相连,下导线横担(22)与塔身(1)变坡以上第二节间相连,所述导线横担(2)下方均设有v型绝缘子串(4);

所述地线支架(3)包括内侧地线支架(31)和外侧地线支架(32),所述内侧地线支架(31)与所述上导线横担(21)第一段的第一节间相连,所述外侧地线支架(32)与所述上导线横担(21)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节间相连,所述地线支架(3)的地线挂点均背离所述塔身方向而朝向直线塔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型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横担(21)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挂点分别位于该横担的根部及端部;所述下导线横担(22)下方的v型绝缘子串的内侧挂点(41)设置在该横担根部偏外侧1.0~2.0m处,该v型绝缘子串的外侧挂点(42)位于该横担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型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地线支架(31)的地线挂点与外侧地线支架(32)的地线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小为8m。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f型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地线支架(32)的地线挂点位置设置为使得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θ不大于-2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F型直线塔,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及地线支架,导线横担包括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且导线横担均设置在塔身的同一侧;上导线横担与塔身顶部节间相连,下导线横担与塔身变坡以上第二节间相连,导线横担下方均设有V型绝缘子串;地线支架包括内侧地线支架和外侧地线支架,内侧地线支架与上导线横担第一段的第一节间相连,外侧地线支架与上导线横担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节间相连,地线支架的地线挂点均背离塔身方向而朝向直线塔的外侧。相对常规“干”字形直线塔,在走廊拥挤地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F型直线塔可有效降低线路拆迁范围,进而减少拆迁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明;刘玮;邹峥;王睿;张耀民;施菁华;钟晶;付骞;程鹏;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