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3538发布日期:2021-08-03 13: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配式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



背景技术:

国外有多种类似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体系,如德国“double-wallprecastconcretebuildingsystem”、澳大利亚预制混凝土装配技术(npc)、日本pc及pcf(预制剪力墙外模板,precastconcreteform)技术、美国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结构(precastconcreteshearwallpanelstructure)等。目前,许多国家的标准条文涉及到了装配式结构,都有相关预制混凝土墙板结构的原则性条文。尤其在美国预制与预应力协会(pci)在编写的《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手册》,对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情况、材料要求、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初步设计方法、部品设计方法及构件的标准化、节点连接形式、温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防火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我国对装配式房屋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在二十世纪70~80年代间主要集中在大板装配住宅结构上,北京市的大板装配住宅建筑,从1959年至1984年底共建成172.6万m2,其中高层(12-13层)48.9m2,多层223.7万m2,并编制了行业标准《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但是在推广中暴露了以大板块体最大限度预制和外墙块体拼缝灌缝后仍有渗漏以及保温隔热性能差等诸多缺陷,使大板装配住宅从具有一定量的推广到几乎绝迹。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方针政策的推动和住宅技术发展的需求,住宅科技进步加速发展,我国住宅工业化生产研究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在多地挂牌,在国家推动和企业支持的平台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适用于高层住宅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多个大型集团企业开始探索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新路子。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上的面层施工,往往采用传统的施工方式,并没有达到国家提倡的绿色住宅标准,往往隔音隔热效果不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不能很好的结合绿色施工,成为了目前施工上的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包括混凝土预制层,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中部贯穿插接有钢筋,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上端开有凿毛槽,所述凿毛槽上端浇注连接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上端固定连有叠合板,所述叠合板设有两层且中部填充有粘接剂层,所述叠合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腔中部贯穿插接有地暖管道和电路线管,所述保温层中贯穿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保温层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为泡沫布层,所述缓冲垫层上端面活动卡接有木地板层,所述保温层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腔体,所述复位弹簧腔体内腔活动卡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形变块,所述金属形变块上端面涂装有防腐层,所述金属形变块下端面中部通过卡接块固定连接有形变撞针,所述传感器壳体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壳体和中心壳体,所述中心壳体位于形变撞针正下方且内部活动卡接有压电陶瓷模块,所述内部壳体左部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内部壳体右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探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筋为带肋钢筋且两两一组平行设置,所述混凝土预制层的水泥标号范围为c30~c60,所述钢筋的直径范围为5mm~10mm,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中的钢筋可以为预应力钢筋。

更进一步的,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层且厚度不超过1cm,所述叠合板为压缩板或玻璃网格布,所述粘接剂层为凝胶材料,所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2~4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管道与电路线管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末端与混凝土预制层1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为沉头螺栓且上端面与保温层上端面平齐。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矩形壳体且设置在地暖管道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形变块为双金属铰接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上端与金属形变块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温度传感器和压电陶瓷模块处于同一闭合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1.该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通过设置混凝土预制层、钢筋、找平层及其附属组件的结构,达到了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标准化的板面层基础的效果,为后续的板面层功能化设计和布置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基础,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强度与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设计、施工和使用的需求;

2.该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通过设置保温层、缓冲垫层、木地板层及其附属组件的结构,达到了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场景和建筑物所处环境进行独特的功能设计的效果,能够充分满足举家室内和商用室内的不同需求,其中固定螺栓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将各个功能层牢固的结合起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翘边、脱模等现象的效果,能够增强整个构造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3.该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通过设置传感器壳体及其附属组件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在地暖管道启用时,通过加热金属形变块将散逸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形变撞针和压电陶瓷模块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提供电能,其中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业主的其他物联网装置联网也能够与手机等移动端设备联网,从而方便使用者实时掌握地暖管道的温度状态以及整个板面层构造的压力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壳体的侧剖视图。

图中:1混凝土预制层、11钢筋、12凿毛槽、13找平层、14粘接剂层、15叠合板、16保温层、17缓冲垫层、18木地板层、19固定螺栓、2地暖管道、21电路线管、3传感器壳体、31位弹簧腔体、32复位弹簧、33金属形变块、34防腐层、35卡接块、36形变撞针、4内部壳体、41中心壳体、42压电陶瓷模块、43无线传输模块、44温度传感器、45温度传感器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面层构造,包括混凝土预制层1,所述混凝土预制层1中部贯穿插接有钢筋11,所述钢筋11为带肋钢筋且两两一组平行设置,所述混凝土预制层1的水泥标号范围为c30~c60,所述钢筋11的直径范围为5mm~10mm,所述混凝土预制层1中的钢筋11可以为预应力钢筋,所述混凝土预制层1上端开有凿毛槽12,所述凿毛槽12上端浇注连接有找平层13,所述找平层13为水泥砂浆层且厚度不超过1cm,达到了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标准化的板面层基础的效果,为后续的板面层功能化设计和布置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基础,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强度与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设计、施工和使用的需求,所述找平层13上端固定连有叠合板15,所述叠合板15设有两层且中部填充有粘接剂层14,所述叠合板15为压缩板或玻璃网格布,所述粘接剂层14为凝胶材料,所述粘接剂层14的厚度为2~4mm,所述叠合板1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6,所述保温层16内腔中部贯穿插接有地暖管道2和电路线管21,所述地暖管道2与电路线管21的最小间距不小于20cm,所述保温层16中贯穿插接有固定螺栓19,所述固定螺栓末端与混凝土预制层1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9为沉头螺栓且上端面与保温层16上端面平齐,所述保温层16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17,所述缓冲垫层17为泡沫布层,所述缓冲垫层17上端面活动卡接有木地板层18,达到了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场景和建筑物所处环境进行独特的功能设计的效果,能够充分满足举家室内和商用室内的不同需求,其中固定螺栓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将各个功能层牢固的结合起来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翘边、脱模等现象的效果,能够增强整个构造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所述保温层16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壳体3,所述传感器壳体3为上端开口的矩形壳体且设置在地暖管道2的正下方,所述传感器壳体3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腔体31,所述复位弹簧腔体31内腔活动卡接有复位弹簧32,所述复位弹簧32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形变块33,所述金属形变块33为双金属铰接块,所述金属形变块33上端面涂装有防腐层34,所述金属形变块33下端面中部通过卡接块35固定连接有形变撞针36,所述传感器壳体3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壳体4和中心壳体41,所述中心壳体41位于形变撞针36正下方且内部活动卡接有压电陶瓷模块42,所述内部壳体4左部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43,所述内部壳体4右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4,所述温度传感器44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探头45,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45上端与金属形变块33固定连接,达到了能够在地暖管道启用时,通过加热金属形变块将散逸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形变撞针和压电陶瓷模块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为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提供电能,其中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与业主的其他物联网装置联网也能够与手机等移动端设备联网,从而方便使用者实时掌握地暖管道的温度状态以及整个板面层构造的压力状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