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7458发布日期:2021-08-17 13:5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渗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仪。



背景技术:

混泥土渗透仪是用于检测混凝土渗透性能的一种专用仪器,其通常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顶部的筒状试模,使用时将混凝土盛装在试模内进行检测。为了便于在检测完成后,将试模内的混凝土快速的去除,通常需要在试模的内壁上涂抹脱模剂,传统方式通过人工进行涂抹,但这种方式效率极低。为此,公开号为cn211235429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渗透仪,其通过毛刷插入试模内,从而在试模的内壁上涂抹脱模机,但由于其毛刷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进行脱模剂的涂抹,导致涂抹的效果并不好,无法保证试模的整个内壁上均匀的涂上脱模剂,进而导致后续的托模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混凝土渗透仪。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渗透仪,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顶部的多个试模,所述机箱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架,所述顶架通过立柱与机箱连接;

所述顶架与机箱之间设置有竖向的导杆和丝杆,所述导杆和丝杆的位置与顶架的两端相对,所述导杆和丝杆上分别套设有一个升降套,所述导杆上的升降套与导杆滑动配合,所述丝杆上的升降套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丝杆的上端与固定设置在顶架上的升降电机传动连接;两个升降套之间还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固接,所述升降板上对应试模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涂抹组件;

所述涂抹组件包括竖管,所述竖管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板上,竖管的下端设置有与试模内腔相配合的海绵清洗头,所述海绵清洗头相对的竖管侧壁上设置有侧孔,所述竖管外还套设有稳定套,所述稳定套呈帽状,稳定套的顶面设置有管孔,所述竖管穿设在管孔内并与稳定套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稳定套的下端设置有阶梯状的肩台,所述肩台的内径与试模上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竖管外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稳定套与升降板之间;所述升降板的上方还设置有横管,所述竖管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横管连通,所述旋转接头下方的竖管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升降板的一端还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构成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上止盘和下止盘,所述轴承位于上止盘和下止盘之间。

优选的,所述顶架上设置有药剂箱,所述药剂箱的底面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横管连通,所述出药口内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高效稳定的在试模内涂抹脱模剂,便于后续的脱模操作,提高了渗透仪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检测之前,先在试模内涂抹脱模剂,涂抹时,升降电机启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与导杆配合,带动两个升降套沿着导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下移后,首先是稳定套的肩台套设在试模的顶部,接着升降板继续下移,带动竖管以及竖管下端的海绵清洗头伸入试模内;与此同时,旋转电机依次通过主动轮、传动皮带、从动轮、竖管带动海绵清洗头转动,脱模剂从外界补入横管内,经过旋转接头、竖管、侧孔,被海绵清洗头吸收,并在海绵清洗头不断转动的过程中涂抹在试模的内壁上。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清洗头的转动进行脱模剂的涂抹,涂抹的均匀度更好,可确保试模的整个表面均被脱模剂覆盖,同时,由于稳定套套设在试模上,能够形成对竖管下端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竖管在转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混凝土渗透仪,与传统的渗透仪箱体,本实用新型也包括机箱1和设置在机箱1顶部的多个试模2,试模2内作为混凝土块深水型实验的具体场所。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机箱1的上方还设置有顶架3,所述顶架3通过立柱4与机箱1连接,顶架3作为本实用新型位于顶部的构件的安装基础。例如:本实用新型可适配一个盛装脱模剂的药剂箱23,当配备有药剂箱23时,药剂箱23可直接设置在顶架3上,所述药剂箱23的底面设置有出药口24,所述出药口24通过连接软管与涂抹组件的进药口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就是,出药口24通过连接软管与横管25连通,所述出药口24内设置有阀门。当然,在不设置药剂箱23的情况下,涂抹组件的横管25也可以直接连通其他给药源头。

所述顶架3与机箱1之间设置有竖向的导杆5和丝杆6,所述导杆5和丝杆6的位置与顶架3的两端相对,所述导杆5和丝杆6上分别套设有一个升降套7,所述导杆5上的升降套7与导杆5滑动配合,所述丝杆6上的升降套7与丝杆6螺纹配合,所述丝杆6的上端与固定设置在顶架3上的升降电机8传动连接。两个升降套7之间还设置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套7固接,通过升降套7的移动,带动升降板9移动。所述升降板9上对应试模2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涂抹组件。

如图3和4所示,所述涂抹组件包括竖管10,所述竖管10通过轴承11安装在升降板9上,为了提高竖管10在升降板9高度方向上的稳定性,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竖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上止盘21和下止盘22,所述轴承11位于上止盘21和下止盘22之间。竖管10的下端设置有与试模2内腔相配合的海绵清洗头12,所述海绵清洗头12相对的竖管10侧壁上设置有侧孔13,用于脱模剂从竖管10内流入海绵清洗头12。海绵清洗头12能够插入试模2内,通过旋转实现脱模剂的涂抹,由于竖管10的长度相对较长,海绵清洗头12在转动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另一大特点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竖管10外还套设有稳定套14,所述稳定套14呈帽状,稳定套14的顶面设置有管孔,所述竖管10穿设在管孔内并与稳定套14构成转动配合。所述稳定套14的下端设置有阶梯状的肩台15,所述肩台15的内径与试模2上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竖管10外还套设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位于稳定套14与升降板9之间,用于驱动稳定套14在涂抹组件升起时复位。

关于竖管10转动的驱动方式,本实用新型,结合图1和3所示,所述升降板9的上方还设置有横管25,所述竖管10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26与横管25连通,所述旋转接头26下方的竖管10上设置有从动轮17,所述升降板9的一端还设置有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19,所述主动轮19与从动轮17之间通过传动带20连接,构成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检测之前,先在试模2内涂抹脱模剂,涂抹时,升降电机8启动,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与导杆5配合,带动两个升降套7沿着导杆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9上下移动;升降板下移后,如图2和4所示,首先是稳定套14的肩台5套设在试模2的顶部,接着升降板9继续下移,带动竖管10以及竖管10下端的海绵清洗头12继续伸入试模2内;与此同时,旋转电机18依次通过主动轮19、传动皮带20、从动轮17、竖管10带动海绵清洗头12转动,脱模剂从药剂箱23补入横管25内,经过旋转接头26、竖管10、侧孔13,被海绵清洗头12吸收,并在海绵清洗头12不断转动的过程中涂抹在试模2的内壁上。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清洗头12的转动进行脱模剂的涂抹,涂抹的均匀度更好,可确保试模2的整个表面均被脱模剂覆盖,同时,由于稳定套14套设在试模2上,能够形成对竖管0下端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竖管10在转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