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5287发布日期:2021-06-04 17:3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程作业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带水切割陶粒加气混凝土,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切割泥浆。通常这些切割泥浆会被直接排入下水装置,或者做个简单的过滤处理再排入下水装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无法对切割泥浆进行回收利用,还会影响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包括:用于抽出切割泥浆的第一污水泵;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还包括:用于减小切割泥浆的流速的缓冲水管、搅拌罐体、溢水管路和贮水池;缓冲水管连通至第一污水泵;搅拌罐体连通至缓冲水管;溢水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搅拌罐体且另一端连通至贮水池;搅拌罐体内设有若干用于对切割泥浆进行沉降且相互连通的挡圈;挡圈的底部连通搅拌罐体;缓冲水管连通至若干挡圈中的一个;搅拌罐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将沉降的高浓度泥浆抽出并输送至生产配料中的第二污水泵。
5.进一步地,搅拌罐体内设有两个挡圈;两个挡圈中的一个套设于另一个的外周;两个挡圈的上部相互连通;缓冲水管连通至两个挡圈中的被套设在内的一个的下部;连通至缓冲水管的挡圈的上部连通至另一个挡圈的下部;另一个挡圈的上部连通搅拌罐体。
6.进一步地,搅拌罐体的底部还设有搅拌叶片。
7.进一步地,搅拌叶片通过搅拌轴连接至搅拌罐体的底部;搅拌叶片转动连接至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通过v字型顶头固定至搅拌罐体的底部。
8.进一步地,搅拌叶片的转动频率设置为每小时转动两圈。
9.进一步地,搅拌罐体的底部还设有向泥浆吹送高压气体以阻止泥浆的板结的吹风管。
10.进一步地,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还包括用于贮存生产配料的贮存计量罐;第二污水泵的一端连通至搅拌罐体的底部且另一端连通至贮存计量罐。
11.进一步地,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溢入贮水池内的水进行再次处理的第二处理系统;贮水池连通至第二处理系统。
12.进一步地,缓冲水管为具有大口和小口的喇叭型;第一污水泵连接至小口;搅拌罐体内的若干挡圈中的一个连接至大口。
13.进一步地,大口的一端的周向设有锥形缓冲帽盖;锥形缓冲帽盖的内周面与大口的内周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不仅
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影响,还能够对切割泥浆进行回收利用。由于陶粒加气混凝土的切割泥浆为碱性水泥混凝土泥浆,沉淀速率较快,切割泥浆经搅拌罐体内进行沉降后,进入生产污水配方计量秤体,有效降低了粉煤灰的掺入比,将沉降后沉淀的切割泥浆再投入到生产配料中,降低了生产配料中粉料的配合比,可节约75%的粉煤灰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切割泥浆的回收再利用。再者,通过在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和沉淀,既保证了沉淀的高浓度切割泥浆在使用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的示意图。
16.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10,第一污水泵11,缓冲水管12,大口121,小口122,锥形缓冲帽盖123,搅拌罐体13,溢水管路14,贮水池15,挡圈16,第二污水泵17,搅拌叶片18,搅拌轴19,v字型顶头20,吹风管21,贮存计量罐(未示出),第二处理系统(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18.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10,包括:用于减小切割泥浆的流速的第一污水泵11缓冲水管12、搅拌罐体13、溢水管路14和贮水池15。第一污水泵11用于将汇聚在一起的切割泥浆输送至搅拌罐体13内进行沉降过滤。缓冲水管12用于对第一污水泵11输送的切割泥浆进行缓冲,以减小切割泥浆的流速,使得切割泥浆能够缓速流入搅拌罐体13内,进而保证切割泥浆沉降的效率。
19.作为具体的结构,缓冲水管12连通至第一污水泵11,以对第一污水泵11输送的切割泥浆进行缓冲。搅拌罐体13连通至缓冲水管12,以供经缓冲后的切割泥浆流入进行沉降。溢水管路14的一端连通至搅拌罐体13且另一端连通至贮水池15,从而将搅拌罐体13内经过沉降后位于搅拌罐体13的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水排入贮水池15。
20.进一步地,搅拌罐体13内设有若干挡圈16。若干挡圈16用于对切割泥浆进行沉降且相互连通。缓冲水管12连通至若干挡圈16中的一个,以将切割泥浆输送到该挡圈16中进行第一次沉降。在该挡圈16中进行第一次沉降后的切割泥浆再溢入其他的挡圈16进行第二次沉降,以次类推从而实现多次沉降。若干挡圈16中的其他一个连通至搅拌罐体13,从而将经过多次沉降后的较为干净的水排出至搅拌罐体13内。上述的“若干挡圈16中的其他一个”是指进行最后一次对切割泥浆进行沉降的挡圈16。以上的挡圈16的底部都是连通搅拌罐体13的,切割泥浆沉降的高浓度泥浆都通过挡圈16的底部沉降在搅拌罐体13的底部。
21.更进一步地,搅拌罐体13的底部还设有第二污水泵17。第二污水泵17用于将沉降在搅拌罐体13的底部的高浓度泥浆抽出并输送至生产配料中,进行回收利用。
22.具体而言,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10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影响,还能够对切割泥浆进行回收利用。由于陶粒加气混凝土的切割泥浆为碱性水泥混凝土泥浆,沉淀速率较快,切割泥浆经搅拌罐体13内进行沉降后,进入生产污水配方计量秤体,有效降低了粉煤灰的掺入比,将沉降后沉淀的泥浆再投入到生产配料中,降低了生产配料中粉料的配合比,可节约75%的粉煤灰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切割泥浆的回收
再利用。再者,通过在搅拌罐体13内进行搅拌和沉淀,既保证了沉淀的高浓度切割泥浆在使用中的均匀性。
2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搅拌罐体13内设有两个挡圈16。两个挡圈16中的一个套设于另一个的外周。缓冲水管12连通至两个挡圈16中的被套设在内的一个的下部,以将切割泥浆输送到该挡圈16中进行沉降。同时,从挡圈16的下部输入切割泥浆能够保证挡圈16上层的经过沉降后的水的洁净度。连通至缓冲水管12的挡圈16的上部连通至另一个挡圈16的下部,以将经过第一次沉降后的较为干净的水排入另一个挡圈16。该另一个挡圈16的上部连通搅拌罐体13,以将经过第二次沉降后的较为干净的水排入搅拌罐体13。排入搅拌罐体13的较为干净的水在搅拌罐体13内进行第三次沉降,以进一步提高沉降效率。经过第三次沉降后的水通过溢水管路14排入贮水池15。在该方案中,连通至缓冲水管12的挡圈16为φ1500挡圈16,另一个挡圈16为φ3000挡圈16,而搅拌罐体13为φ5000的罐体。这样能够逐步提高沉降效率。
2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搅拌罐体13的底部还设有搅拌叶片18。转动搅拌叶片18一方面能够阻止已沉降的高浓度泥浆浮起来,另一方面还能够防止沉降后的泥浆发生板结。
25.进一步地,搅拌叶片18通过搅拌轴19连接至搅拌罐体13的底部。搅拌叶片18转动连接至搅拌轴19的一端。搅拌轴19的另一端通过v字型顶头20固定至搅拌罐体13的底部,这样在搅拌叶片18转动时能够防止搅拌轴19发生摇摆,保证结构稳定性。
26.具体地,将搅拌叶片18的转动频率设置为每小时转动两圈。
2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搅拌罐体13的底部还设有吹风管21。通过吹风管21能够向搅拌罐体13底部的泥浆吹送高压气体以阻止泥浆板结。
2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10还包括贮存计量罐。贮存计量罐用于贮存生产配料。第二污水泵17的一端连通至搅拌罐体13的底部且另一端连通至贮存计量罐,以将搅拌罐体13底部的高浓度泥浆输送至贮存计量罐,混入生产配料,进行再次的回收利用。
2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用于沉降并回流混凝土切割泥浆的系统10还包括第二处理系统。贮水池15连通至第二处理系统,以将溢入贮水池15内的水输入第二处理系统进行再次处理,以实现对贮水池15内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3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缓冲水管12为具有大口121和小口122的喇叭型。第一污水泵11连接至小口122。搅拌罐体13内的若干挡圈16中的一个连接至大口121。第一污水泵11将切割泥浆从小口122输入缓冲水管12。进入小口122的切割泥浆再从大口121进入搅拌罐体13,能够减缓切割泥浆的流速。
31.进一步地,大口121的一端的周向设有锥形缓冲帽盖123。锥形缓冲帽盖123的内周面与大口121的内周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流至大口121的切割泥浆在缓冲帽盖的缓冲作用下,其流速进一步减小。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