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6630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防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



背景技术:

一些工地施工时,为保证安全性,常需要使用护栏将工地围起来。采用常规防护栏,施工时须割除固定锚栓,施工结束后不便于恢复。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完成作业后,未及时恢复临边护栏,安全隐患较大。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栏不便于收缩,在转运的时候极为不便;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栏高度不能随意调节,在应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时十分不便。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通过设置齿轮、齿条和棘轮,能够根据工地需要调节框架的高度;通过设置防护网和框架,能够展开和收起防护网,使用结束后能够收缩,便于移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包括框架、支撑腿、齿轮箱、转轴、齿轮、棘轮、卡块、立柱、锁止件和端帽;

支撑腿为筒状结构;框架为四方框状,框架底部设置有齿条,齿条位于支撑腿内,框架横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挂环;齿轮箱设置在支撑腿侧面,齿轮箱与支撑腿连通;转轴转动设置在齿轮箱上,转轴贯穿齿轮箱;齿轮设置在转轴上,齿轮位于齿轮箱内,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棘轮设置在转轴上,棘轮位于齿轮箱内;卡块贯穿齿轮箱设置在棘轮上,卡块与齿轮箱滑动连接,卡块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拉环;立柱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柱平行设置在框架内,立柱与框架滑动连接,立柱绕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滑槽,立柱上设置有第二挂环;端帽设置在立柱上端,端帽与框架滑动连接;锁止件为弹簧结构,锁止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挂环和挂钩,第三挂环设置在第一挂环上,挂钩设置在第二挂环上;两个立柱之间滑动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包括多根铰接连接的金属条,防护网横向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与立柱滑动连接,滑动件位于第三滑槽内;滑动件底部设置有卡箍,卡箍与立柱滑动连接,卡箍上设置有螺钉,螺钉与立柱滑动连接,螺钉位于第三滑槽内。

优选的,框架底部的横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立柱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框架滑动连接,滑动块位于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框架上部的横杆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端帽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框架滑动连接,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齿条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支撑腿内,第一限位块为方形块状结构或圆形块状结构。

优选的,支撑腿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为金属板,底板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腿上端部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内周面等于齿条外周面。

优选的,转轴上设置有摇把,摇把为z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多个本实用新型配合安装,围在施工工地外侧即可,将锁止件上的挂钩挂在第二挂环上即可,如果有工作人员需要经过本实用新型或需要打开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挂钩从第二挂环上取下,然后推动取下挂钩一端的立柱,向另一侧推动,立柱带动端帽在框架上移动,立柱和端帽分别带动滑动块和滑块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滑动,然后将取下的挂钩挂在另一侧的第二挂环上即可,使用结束后再取下挂钩,将立柱向原先一侧移动,立柱带动收缩的防护网展开,即可实现防护功能;如果工地需要更高的防护网,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摇把,摇把带动转轴转动个,转轴带动齿轮和棘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滑动,棘轮周期性顶起卡块,卡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周期性下落,卡住棘轮,防止其倒转,实现防护网的抬升;需要降低防护网时,只需拉动拉环,拉环带动卡块向上移动,棘轮不受卡块的限制,框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使用结束后,将各个部件拆卸,收起防护网,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展开和收起防护网,还能够根据工地需要调节框架的高度,使用结束后能够收缩,便于移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中支撑腿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中齿轮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中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101、齿条;102、第一滑槽;103、第二滑槽;104、第一限位块;105、第一挂环;2、支撑腿;201、底板;202、限位部;3、齿轮箱;4、转轴;401、摇把;5、齿轮;6、棘轮;7、卡块;701、第二限位块;702、拉环;8、立柱;801、第三滑槽;802、第二挂环;9、锁止件;901、第三挂环;902、挂钩;10、端帽;1001、滑块;11、防护网;12、滑动件;13、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度能够调节的伸缩防护栏,包括框架1、支撑腿2、齿轮箱3、转轴4、齿轮5、棘轮6、卡块7、立柱8、锁止件9和端帽10;

支撑腿2为筒状结构;框架1为四方框状,框架1底部设置有齿条101,齿条101位于支撑腿2内,框架1横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挂环105;齿轮箱3设置在支撑腿2侧面,齿轮箱3与支撑腿2连通;转轴4转动设置在齿轮箱3上,转轴4贯穿齿轮箱3;齿轮5设置在转轴4上,齿轮5位于齿轮箱3内,齿轮5与齿条101啮合连接;棘轮6设置在转轴4上,棘轮6位于齿轮箱3内;卡块7贯穿齿轮箱3设置在棘轮6上,卡块7与齿轮箱3滑动连接,卡块7上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01,第二限位块701上设置有拉环702;立柱8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柱8平行设置在框架1内,立柱8与框架1滑动连接,立柱8绕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滑槽801,立柱8上设置有第二挂环802;端帽10设置在立柱8上端,端帽10与框架1滑动连接;锁止件9为弹簧结构,锁止件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挂环901和挂钩902,第三挂环901设置在第一挂环105上,挂钩902设置在第二挂环802上;两个立柱8之间滑动设置有防护网11,防护网11包括多根铰接连接的金属条,防护网11横向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12,滑动件12与立柱8滑动连接,滑动件12位于第三滑槽801内;滑动件12底部设置有卡箍13,卡箍13与立柱8滑动连接,卡箍13上设置有螺钉,螺钉与立柱8滑动连接,螺钉位于第三滑槽801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框架1底部的横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02;立柱8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框架1滑动连接,滑动块位于第一滑槽102内,设置滑动块和第一滑槽102,便于立柱8与框架1的滑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框架1上部的横杆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03;端帽10上设置有滑块1001,滑块1001与框架1滑动连接,滑块1001位于第二滑槽103内,设置滑块1001和第二滑槽103,便于端帽10与框架1的滑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齿条101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4,第一限位块104位于支撑腿2内,第一限位块104为方形块状结构或圆形块状结构,设置第一限位块104,保证齿条101不会从支撑腿2内滑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腿2底部设置有底板201,底板201为金属板,底板201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设置底板201,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腿2上端部设置有限位部202,限位部202的内周面等于齿条101外周面,设置限位部202,保证齿条101不会从支撑腿2内滑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4上设置有摇把401,摇把401为z形结构,设置摇把401,便于通过转动摇把401来转动齿轮5,使用起来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多个本实用新型配合安装,围在施工工地外侧即可,将锁止件9上的挂钩902挂在第二挂环802上即可,如果有工作人员需要经过本实用新型或需要打开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挂钩902从第二挂环802上取下,然后推动取下挂钩902一端的立柱8,向另一侧推动,立柱8带动端帽10在框架1上移动,立柱8和端帽10分别带动滑动块和滑块1001在第一滑槽102和第二滑槽103内滑动,然后将取下的挂钩902挂在另一侧的第二挂环802上即可,使用结束后再取下挂钩902,将立柱8向原先一侧移动,立柱8带动收缩的防护网11展开,即可实现防护功能;如果工地需要更高的防护网11,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摇把401,摇把401带动转轴4转动个,转轴4带动齿轮5和棘轮6转动,齿轮5带动齿条101向上滑动,棘轮6周期性顶起卡块7,卡块7在重力的作用下周期性下落,卡住棘轮,防止其倒转,实现防护网11的抬升;需要降低防护网11时,只需拉动拉环702,拉环702带动卡块7向上移动,棘轮6不受卡块7的限制,框架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使用结束后,将各个部件拆卸,收起防护网11,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展开和收起防护网11,还能够根据工地需要调节框架1的高度,使用结束后能够收缩,便于移动,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