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1673发布日期:2021-12-11 09:5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


背景技术:

2.在后浇带施工中,模板的支撑通常采用在平板上设置固定块固定立板位置,设置斜撑防止立板上部位移或倾斜,再在两块立板之间设置横向木方支撑,并且用三道加固措施来确保立板的位置与质量。使用此种方法,斜撑在安装和拆除时都比较复杂,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该模板构造大大加强了支撑的刚性,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而且还提高材料的周转利用率,便于施工。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包括底模,所述底模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模的支撑方木,所述底模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和所述第二侧模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横撑、通心设置的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所述横撑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其中一个活动的置于所述第一方钢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所述定位块的另一个活动的置于所述第二方钢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所述第一方钢用于对第一侧模限位,所述第二方钢用于对第二侧模限位,所述第一方钢与所述第二方钢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分别设有活动的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模的顶面固定。
6.优选地,所述第一方钢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模的一端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方钢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模的一端面滑动接触。
7.优选地,所述第一方钢和所述第二方钢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模和所述第二侧模之间,所述第一方钢和所述第二方钢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模且平行设置。
8.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模和所述第二侧模分别开设有若干用于穿设钢筋的连接孔。
9.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模与所述第二侧模均与所述底模垂直设置。
10.优选地,若干所述支撑机构均布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模和所述第二侧模之间。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板构造主要是用于后浇带施工,该模板构造包括了用于支撑和连接的底模,由于模板较平整,用模板支架直接支撑,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移位,所以在底模的底面两端设计了两根支撑方木,便于支撑底模和连接模板支架;该底模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则分别用于支挡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入到后浇带作业区域,同时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设计的支撑机构包括横撑、通心设置的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横撑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块,两块定位块分别置于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对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进行限位,并且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的另一端的腔体内设有可分别在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的腔体
内活动的固定块,两块固定块的另一端与底模的底面固定,横撑通过两块定位块分别连接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而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则通过固定块与底模连接,并且第一方钢和第二方钢分别用于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接触,对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进行限位,从而最终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横撑来支撑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达到使用的效果。该模板构造大大加强了支撑的刚性,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而且还提高材料的周转利用率,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的结构部分爆炸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的支撑机构爆炸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的整体连接效果示意图;
15.图中,1

底模,2

支撑方木,3

第一侧模,4

第二侧模,5

横撑,6

连接孔,51

第一方钢,52

第二方钢,53

定位块,54

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后浇带模板构造,包括底模1,底模1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模1的支撑方木2,底模1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均包括横撑5、通心设置的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横撑5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块53,定位块53的其中一个活动的置于第一方钢51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定位块53的另一个活动的置于第二方钢52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第一方钢51用于对第一侧模3限位,第二方钢53用于对第二侧模4限位,第一方钢51与第二方钢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端的空心腔体内分别设有活动的固定块54,两块固定块54的另一端分别与底模1的顶面固定。该模板构造包括了用于支撑和连接的底模1,由于模板较平整,用模板支架直接支撑,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发生移位,所以在底模1的底面两端设计了两根支撑方木2,便于支撑底模1和连接模板支架;该底模1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则分别用于支挡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入到后浇带作业区域,同时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机构;设计的支撑机构包括横撑5、通心设置的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横撑5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块53,两块定位块53分别置于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对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进行限位,并且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的另一端的腔体内设有可分别在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的腔体内活动的固定块54,两块固定块54的另一端与底模1的底面固定,横撑5通过两块定位块53分别连接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而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则通过固定块54与底模1连接,并且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分别用于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接触,对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进行限位,从而最终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横撑5来支撑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达到使用的效果。
18.进一步的,该模板构造主要是用于后浇带施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首先在施工的后浇带的施工区域的下方支设上底模1,并且在底模1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底模1的支撑方木2,方便模板支架支撑。支撑好底模1以后,将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安装在底模
1的上方,用于支挡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入到后浇带施工区域。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分别开设有若干用于穿设钢筋的连接孔6,将后浇带两侧且需要与后浇带的钢筋连接的连接钢筋,分别使其穿过与之相对应的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的连接孔6,然后通过钢钉将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与底模1连接起来,定位固定好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后,再将支撑机构的固定块54分别通过钢钉固定在底模1的顶面,并且在固定的时候,需要让固定块54与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于安放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
19.进一步的,固定好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的若干固定块54以后,随后分别将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安放在固定块54的上方,并且第一方钢51的一侧面与第一侧模3的一端面滑动接触,第二方钢52的一侧面与第二侧模4的一端面滑动接触,使固定块54分别置于各自与之相对的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的腔体内,然后再调节各个连接件水平度与垂直度,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通过钢钉与底模1固定连接,但是还是可以轻微的调节其垂直度,这在施工时是可以实现并且常见的。所以,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设置在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分别垂直于底模1且平行设置;第一侧模3与第二侧模4均与底模1垂直设置;这样设计以及调节好各个连接件以后,然后经过检验且验收合格以后,方能在后浇带施工区域的两侧浇筑混凝土,考虑到后浇带的长度可能长度不一,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要求以及需要安装设计若干用于分别支撑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的支撑机构若干个,并且将若干支撑机构均布的设置在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之间,以此来支撑第一侧模3和第二侧模4的侧部的混凝土,防止进入到后浇带施工区域。
20.进一步的,待后浇带施工区域两侧的混凝土达到拆模的要求以后,先取下横撑5,然后分别拆除第一方钢51和第二方钢52,再拆除底模1,然后取下固定在底模1上的若干固定块54,收集起来,以便于下次再使用这些连接件。该模板构造大大加强了支撑的刚性,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而且还提高材料的周转利用率,便于施工。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