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6125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配电箱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箱防护棚。



背景技术:

施工用电安全在建筑施工要做到重中之重,配电箱的防护棚起到很大的作用,二级用电箱连接一级用电箱,必须放在施工现场规划好的位置,不能随意挪动,外面设有临时用电防护棚。二级配电箱防护棚的棚身是由四面的防护护栏拼接组成,栏杆外侧立杆方矩管,里侧立杆边方矩管焊接而成,棚顶是由四面的特殊边框拼接组成,边框是由方矩管焊接而成,延伸的支架由的方矩管组成。棚身与棚顶的相连由每面伸出的支架各自镶入棚身立杆里面,防护棚主框架由的方矩管焊制,防护棚正面设有栅栏门。

目前都是固定式通过防护棚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对于工程用地来说,可能随时会使用某一块地方,但是对于固定不可移动的防护棚来说,使其给工程带来不便,影响工程进度,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且多数防护棚设施比较简陋,防护不到位,容易砸坏配电箱。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配电箱防护棚,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防护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都是固定式通过防护棚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对于工程用地来说,可能随时会使用某一块地方,但是对于固定不可移动的防护棚来说,使其给工程带来不便,影响工程进度,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且多数防护棚设施比较简陋,防护不到位,容易砸坏配电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底座承台,所述底座承台顶部四角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防护栅栏,所述防护栅栏左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棚门,所述防护栅栏右侧壁上设置有警示牌安装座,四根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一级防护顶棚,所述一级防护顶棚上方设置有二级防护顶棚,所述底座承台四角内部设置中空,所述中空内部设置有微型液压顶,所述微型液压顶顶部设置有万向轮,解决目前都是固定式通过防护棚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对于工程用地来说,可能随时会使用某一块地方,但是对于固定不可移动的防护棚来说,使其给工程带来不便,影响工程进度,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且多数防护棚设施比较简陋,防护不到位,容易砸坏配电箱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柱、防护栅栏均为钢管结构,使得整体防护棚更加坚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承台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承台中心处上方设置有配电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栅栏与支撑柱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微型液压顶和万向轮的共有直径小于中空的直径,且微型液压顶在中空内上下运动,对承载台进行顶起作用,方便承载台进行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底座承载台内部设置有中空,中空处设置有微型液压顶和万向轮,组成伸缩顶起装置,使得防护棚在固定和移动之间进行切换,根据工程进度随时调整防护棚位置,利于施工的施工面积,方便施工,保证用电的安全,通过一二级防护顶棚设置提高了整个防护棚的安全系数,使得整体更加坚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承台2、支撑柱3、防护栅栏4、防护棚门5、警示牌安装座6、一级防护顶棚7、二级防护顶棚8、中空9、微型液压顶10、万向轮11、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底座承台1,所述底座承台1顶部四角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防护栅栏3。所述防护栅栏3左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棚门4,所述防护栅栏3右侧壁上设置有警示牌安装座5,四根所述支撑柱2上方设置有一级防护顶棚6,所述一级防护顶棚6上方设置有二级防护顶棚7,所述底座承台1四角内部设置中空8,所述中空8内部设置有微型液压顶9,所述微型液压顶9顶部设置有万向轮10,解决目前都是固定式通过防护棚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地面上,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随着工程进度的加快,对于工程用地来说,可能随时会使用某一块地方,但是对于固定不可移动的防护棚来说,使其给工程带来不便,影响工程进度,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且多数防护棚设施比较简陋,防护不到位,容易砸坏配电箱的问题。

支撑柱2、防护栅栏3均为钢管结构,使得整体防护棚更加坚固。

底座承台1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底座承台1中心处上方设置有配电箱11。

防护栅栏3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微型液压顶9和万向轮10的共有直径小于中空8的直径,且微型液压顶9在中空8内上下运动,对承载台进行顶起作用,方便承载台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防护棚占用工程用地影响工程进度时,通过微型液压顶9在中空8内进行伸出,顶起底座承载台1,使得底座承载台1脱离地面,这时万向轮10接触地面,通过人工即可随意推动防护棚,使其推至需要移动的位置后,收缩微型液压顶9在中空8内收缩,当万向轮10脱离地面时,底座承载台1接触地面进行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底座承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承台(1)顶部四角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防护栅栏(3),所述防护栅栏(3)左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棚门(4),所述防护栅栏(3)右侧壁上设置有警示牌安装座(5),四根所述支撑柱(2)上方设置有一级防护顶棚(6),所述一级防护顶棚(6)上方设置有二级防护顶棚(7),所述底座承台(1)四角内部设置中空(8),所述中空(8)内部设置有微型液压顶(9),所述微型液压顶(9)顶部设置有万向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防护栅栏(3)均为钢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承台(1)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承台(1)中心处上方设置有配电箱(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栅栏(3)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液压顶(9)和万向轮(10)的共有直径小于中空(8)的直径,且微型液压顶(9)在中空(8)内上下运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配电箱防护领域的一种配电箱防护棚,包括底座承台,所述底座承台顶部四角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防护栅栏,所述防护栅栏左侧壁上设置有防护棚门,所述防护栅栏右侧壁上设置有警示牌安装座,四根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一级防护顶棚,所述一级防护顶棚上方设置有二级防护顶棚,所述底座承台四角内部设置中空,所述中空内部设置有微型液压顶,通过在底座承载台内部设置有中空,中空处设置有微型液压顶和万向轮,组成伸缩顶起装置,使得防护棚在固定和移动之间进行切换,根据工程进度调整防护棚位置,利于施工的施工面积方便施工,保证用电的安全,通过一二级防护顶棚设置提高了整个防护棚的安全系数,使得整体更加坚固。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亨;潘阳;王瑞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欣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