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6210发布日期:2021-06-18 16:33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脚手架支撑体系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时,脚手架搭设的稳固性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至关重要。搭设脚手架时,架体立杆需要支撑在下部的平台或平台模板上,为增加立杆钢管与平台的接触面积,通常做法是直接将钢管立在一块钢板上,钢板与平台地面没有任何的连接固定,这样不能保证脚手架立杆的稳固性;如果为增加稳定性而将钢管用钢筋焊接在底座钢板或平台模板上,又不利于施工中脚手架高度的调整,后续拆卸时的钢筋切割也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脚手架立杆底座,通常由多个特定形状的锚固组件组合起来协同对脚手架立杆钢管进行固定,这些锚固组件再固定在一个水平基座上;为加强与地面的稳定连接,基座被设计成特定形状如倒“u”形从而夹住地面上的稳固物体,或者进一步借助连接组件如螺栓等与地面固定。这些立杆底座需要施工场地满足多种苛刻使用条件,同时制作成本高,组成结构复杂,在复杂的现场施工条件下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应用广泛的脚手架立杆垫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包括混凝土垫块、钢筋骨架和铁钉,所述混凝土垫块形状为正柱体或正截锥体,垫块上顶面中央设置一个圆形凹槽,其直径大于相应脚手架立杆钢管的外径;所述钢筋骨架浇筑于混凝土垫块内部;所述铁钉均匀分布于混凝土垫块底部,且一半埋设于混凝土垫块底部内,另一半外露于混凝土垫块底面之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土垫块上顶面中央设置一个直径大于脚手架立杆钢管的外径的圆形凹槽,其目的在于实际使用时脚手架立杆放置于凹槽内,并且与之紧密贴合在一起,使立杆被稳定地固定到该垫块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铁钉一半埋设于垫块底部内,另一半则外露出来,其目的在于实际使用时通过把铁钉外露部分钉入平台地面或平台木模板上,从而将混凝土垫块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切实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垫块的最小水平截面积等于或大于0.15m2,目的在于充分保证其稳定性,垫块高度则根据具体使用场景来确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垫块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目的在于充分保证其坚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骨架为框架结构,其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或正截锥体,利用施工现场废弃钢筋段通过绑扎丝绑扎而成,在钢筋骨架上顶面水平方向上两根钢筋较长,在垫块相对的两边外露出来,该钢筋骨架增强了混凝土垫块的坚固程度,其外露部分主要作为搬动垫块时的把手,在极端条件下还能作为焊接点与其它固定物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不仅结构简单,能根据使用尺寸在施工现场随时预制加工,制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而且使用方便,坚固耐用,便于拆除,可广泛运用各种施工场景,能够提升脚手架是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立杆垫块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立杆垫块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中:1-圆形凹槽、2-混凝土垫块、3-钢筋骨架、4-铁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脚手架立杆垫块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脚手架立杆垫块包括混凝土垫块2、钢筋骨架3和铁钉4;混凝土垫块2的形状为圆柱体,其水平截面积为0.15m2,其高度根据具体使用情形来定,浇筑垫块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混凝土垫块2的上顶面中央设置一个圆柱形凹槽1,其直径略大于脚手架立杆钢管的外径,实际使用时脚手架立杆放置于凹槽1内,立杆钢管与凹槽1紧密贴合在一起,使之被稳定地固定到该垫块上;呈长方体结构的钢筋骨架3被浇筑于混凝土垫块2内部,利用施工现场废弃钢筋段通过绑扎丝绑扎而成,骨架3上顶面水平方向上两根钢筋较长,在垫块2相对的两边外露出来,这样在增强垫块2坚固程度的同时,钢筋骨架3的外露部分能作为搬动垫块2时的把手,甚至在极端条件下还能作为焊接点与其它固定物连接,进一步加强垫块的稳定性;铁钉4被均匀埋设于混凝土垫块2底部,并且其一半长度被浇筑于垫块2内,另一半则外露于垫块2的底部之外,实际使用时将铁钉4的外露部分钉入平台地面或平台木模板上,从而把混凝土垫块2牢牢地固定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又浑然一体,能根据使用尺寸在施工现场随时预制加工,制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在使用时又操作简单,坚固耐用,拆除方便,应用广泛,能极大提升脚手架的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混凝土垫块2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圆柱体,也能够设计成其它正柱体如四棱柱、六棱柱,或正截锥体如截圆锥、截棱锥,或其它合适的形状;又如钢筋骨架3可以设计成立方体或长方体结构,或其它形状的稳定框架结构;再如铁钉4能被其它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配件所替换。

显然,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块(2)、钢筋骨架(3)和铁钉(4),所述混凝土垫块(2)形状为正柱体或正截锥体,上顶面中央设置一个圆形凹槽(1),其直径大于相应脚手架立杆钢管的外径,所述钢筋骨架(3)浇筑于混凝土垫块(2)内部,所述铁钉(4)的一半埋设于混凝土垫块(2)底部内,另一半外露于混凝土垫块(2)底面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块(2)的最小水平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0.15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块(2)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3)为框架结构,框架的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或正截锥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3)的上顶面水平方向上两根钢筋外露于混凝土垫块(2)相对的两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立杆垫块,包括混凝土垫块(2)、钢筋骨架(3)和铁钉(4),所述混凝土垫块(2)形状为正柱体或正截锥体,上顶面中央设置一个圆形凹槽(1),其直径大于相应脚手架立杆钢管的外径,所述钢筋骨架(3)为框架结构且浇筑于混凝土垫块(2)内部,其上顶面水平方向上两根钢筋外露于混凝土垫块(2)相对的两边,所述铁钉(4)埋设于混凝土垫块(2)底部,其一半埋设于混凝土垫块(2)底部内,另一半外露于混凝土垫块(2)底面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又浑然一体,制作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在使用时又操作简单,坚固耐用,拆除方便,能极大提升脚手架的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飞;杨秀莲;张玉田;张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