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1953发布日期:2021-07-13 15:3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吊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室内吊顶装置的存在必不可少;但人们在吊顶装置普及的同时发现了些许问题,即其与龙骨的连接可能由于人为安装的误差,导致吊顶的前部与后部发生一定的倾斜,对后续的装修工作造成困难,并造成龙骨载荷分配不平衡;并且同一批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吊顶装置可能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无法全部适应的需求。

并且可能由于上部渗水,吊顶与龙骨的直接接触导致吊顶本体(主要为墙体或木板)发生受潮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

为此,提出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包括八个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两侧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后表面对称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卡块,所述固定基座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扭杆基座,所述扭杆基座的前部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扭杆,所述第二扭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所述固定基座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所述扭杆基座的后部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扭杆,所述固定基座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三卡块,所述连接基座与固定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骨梁,所述第二扭杆的外表面下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外表面对称焊接有六个第四加强筋,所述连接套筒的下表面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表面焊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钢架,所述固定钢架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对称焊接有滑动壳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基座的前表面对称一体成型有七个第一加强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扭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二扭杆相适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扭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扭杆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卡块的上表面焊接有五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基座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钢架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四个通槽,所述通槽的下表面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壳体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支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面对称焊接有十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支架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外部框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部框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粘接有两个防潮垫,所述外部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吊顶板体,所述吊顶板体的前表面与侧面一体成型有凸缘,所述吊顶板体的后表面与另一侧面开设有凹合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利用连接基座与固定基座,以及第一扭杆和第二扭杆的配合,以及连接轴与滑动壳体的配合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的龙骨梁以至不同环境的需求。

二、两组卡块、三组加强筋以及紧定螺栓的互相配合可以将整体装置稳固贴合于龙骨梁,并且上部固定装置与吊顶本体分开,可以在预先找平以及三者互相配合的情况下规避掉传统技术中吊顶产生倾斜的问题。

三、通过外部框架以及防潮垫的配合将吊顶本体保护,避免受潮问题;同时凸缘和凹合槽的互相配合可以使得不同吊顶之间直接卡接配合,优化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基座与固定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区连接基座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基座与固定基座仰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钢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与吊顶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基座;101、第一卡块;102、第一加强筋;2、固定基座;201、扭杆基座;202、第一凸台;203、第三卡块;204、第二加强筋;3、第一扭杆;301、第二卡块;4、第二扭杆;401、第三螺母;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紧定螺栓;8、龙骨梁;9、连接套筒;901、第四加强筋;10、连接轴;11、限位块;12、固定钢架;1201、通槽;1202、滑动壳体;13、固定支架;1301、第二凸台;14、固定螺栓;15、外部框架;1501、防潮垫;16、吊顶板体;1601、凸缘;1602、凹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防潮吊顶,包括八个连接基座1,连接基座1的两侧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基座2,连接基座1的后表面对称一体成型有两个第一卡块101,固定基座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扭杆基座201,扭杆基座201的前部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扭杆4,第二扭杆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6,固定基座2的前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202,扭杆基座201的后部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扭杆3,固定基座2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三卡块203,连接基座1与固定基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骨梁8,第二扭杆4的外表面下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套筒9,连接套筒9的外表面对称焊接有六个第四加强筋901,连接套筒9的下表面焊接有连接轴10,连接轴10的下表面焊接有限位块11,连接轴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钢架12,固定钢架12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对称焊接有滑动壳体120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基座1的前表面对称一体成型有七个第一加强筋102;第一加强筋102可以加大连接基座1承受外部附加载荷的能力,更加稳固的提高工作水平。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扭杆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母401;第三螺母401可以负责将第二扭杆4稳固连接于固定基座2.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凸台20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7,紧定螺栓7的前表面与第二扭杆4相适配;第二扭杆4是本装置内承受最大的受力点,且其使用螺纹牙间的配合则更需要进行防松处理。紧定螺栓7的配合可以避免第二扭杆4产生牙间松动,达到紧定螺纹连接的功效。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扭杆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01,第一扭杆3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5;第二卡块301与第一螺母5的互相配合可以使得连接基座1与固定基座2稳固配合于龙骨梁8。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卡块203的上表面焊接有五个第二加强筋204,第二加强筋204的外表面与固定基座2焊接;第二加强筋204可以加大第三卡块203承受外部附加载荷的能力,更加稳固的提高工作水平。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钢架12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四个通槽1201,通槽1201的下表面与限位块11相适配;当根据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变量,通过改变不同连接基座1互相的距离并使用通槽1201与限位块11的配合位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适应需求。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滑动壳体120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支架13;当根据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变量,通过推动通过滑动壳体1202于有固定支架13,且改变不同连接基座1互相的距离并使用通槽1201与限位块11的配合位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适应需求。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支架13的两侧面对称焊接有十个第二凸台1301,第二凸台130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固定支架13的下表面通过固定螺栓14螺纹连接有外部框架15;通过十组螺栓的配合可以将上部的双层找平安装进行精确继承,并加大吊顶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部框架15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对称粘接有两个防潮垫1501,外部框架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吊顶板体16,吊顶板体16的前表面与侧面一体成型有凸缘1601,吊顶板体16的后表面与另一侧面开设有凹合槽1602;外部框架15本身是塑料材质,可以防止水气侵蚀,且防潮垫1501也可避免水气流入吊顶内部;凹合槽1602与凸缘1601的互相配合可以使得不同吊顶之间直接卡接配合,优化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工作人员首先要获得所要安装吊顶的建筑内部的具体尺寸数据,安装或建筑自带龙骨梁8上后,将八个(或根据环境实际情况适量增加或减少)连接基座1与固定基座2先放置于龙骨梁8的上部与下部,利用第一扭杆3与第二扭杆4将每个连接基座1与固定基座2连接紧固,同时使用第一螺母5与第二螺母6稳固连接防松,其中第二扭杆4是本装置内承受最大的受力点,且其使用螺纹牙间的配合则更需要进行防松处理。紧定螺栓7的配合可以避免第二扭杆4产生牙间松动,达到紧定螺纹连接的功效。

随后将在下部露出的第二扭杆4利用连接套筒9配合连接于连接轴10,而连接轴10则利用限位块11与固定钢架12的通槽1201相适配,而固定钢架12可以通过推动通过滑动壳体1202于有固定支架13,且改变不同连接基座1互相的距离并使用通槽1201与限位块11的配合位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适应需求。

与固定支架13连接外部框架15本身是塑料材质,可以防止水气侵蚀,且防潮垫1501也可避免水气流入吊顶内部;凹合槽1602与凸缘1601的互相配合可以使得不同吊顶之间直接卡接配合,优化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